历史文物介绍卡片(圆明园内的历史文物介绍)这样也行?
其实从圆明园被抢两年后的1862年就开始有大规模的圆明园旧藏文物拍卖,可以从这些文物拍卖中的点滴线索一点点地去拼凑圆明园曾经的旧藏文物。
圆明园是清王朝经营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皇家苑囿,拥有众多的文物收藏,清朝皇帝几乎把最宝贵的文物和典籍都收藏在圆明园内但圆明园究竟收藏了多少件文物,一直以来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现在最流行的说法是,圆明园收藏了150多万件文物。
但这个说法缺乏史料依据,因为圆明园陈设档至今还没有被发现,所以圆明园的文物收藏就成了圆明园最大的一个谜团其实从圆明园被抢两年后的1862年就开始有大规模的圆明园旧藏文物拍卖,可以从这些文物拍卖中的点滴线索一点点地去拼凑圆明园曾经的旧藏文物。
每次涉及圆明园文物的拍卖都会印有拍卖图录,这些拍卖图录都有非常详细的文物数据和照片,这些资料为研究和探讨圆明园流散文物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考资料。
圆明园流散文物拍卖价格前十名-1:清乾隆 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 2亿2千万元 2010年10月07日 香港苏富比圆明园在1860年10月18日被焚毁之前,英法联军在园内进行了长达三天的疯狂劫掠,小规模的掠夺更是从1860年10月6日起就开始了。
据当时法国海军上尉巴吕所写的见证材料记载:“第一批进入圆明园的人以为是到了一座博物馆,而不是什么居住场所因为摆在架子上的那些东方玉器、金器、银器,还有漆器,不论是材料还是造型,都是那么珍稀罕见,那简直就像欧洲的博物馆。
出于一种习惯上的谨慎,大家首先是仔细观察那些东西摆得那么井然有序,使你觉得只能看,不能动还是有人经不住诱惑,就先动手了”但到了7日和8日,军官和士兵们就再也不满足于参观和小偷小摸这么简单的行为了,大规模的劫掠开始。
据英国军官奥尔古德的记载:“所有可以带走的贵重物品,包括黄金、白银、珠宝、珐琅器、瓷器、玉石、丝绸和刺绣品,以及其他众多的艺术品或古董,都被联军夺走了”第二年,这些文物大部分都出现在英法的拍卖会上在伦敦,从1861年2月起,就有来自圆明园的大批物品,包括玉器、珐琅器、瓷器、丝绸和钟表,被一次次拍卖。
首次拍卖是由菲利浦拍卖行进行的,物品有“精美的东方瓷器”5月,克里斯蒂-麦森-伍兹(即佳士得)拍卖行拍卖了当时英国公使额尔金的私人秘书洛赫爵士(Henry Brougham Loch)带回的东西7月,另一位军官带回来的各种物品被拍卖。
12月,原属于中国皇帝的宫中服装以及一只御玺被拍卖在巴黎,1861年12月12日举行了圆明园文物的拍卖会另外,在1861年2月23日至4月10日,由英法混合委员会挑选并以军队名义晋献给拿破仑三世皇帝的艺术品在杜伊勒利宫的马尔桑楼底层展出,其中绝大多数为来自圆明园的“战利品”。
1862年2月26日法国杜鲁欧拍卖行(Hotel Drouot)举行四场拍卖会中的第一场,另外三场拍卖分别是2月27日、28日和3月1日这次的拍品中有《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四十景图咏在拍品目录上编为329号,配有大汉学家斯塔尼斯拉斯·于连(1797一1873,研究院研究员,法兰西学院教授) 的说明:“绢本绘画,系各宫殿实景,40页对幅,纸褙裱,各幅长八十厘米,宽七十四厘米。
孤本,系保留已焚毁宫殿图像之仅存者”《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最初定价为3万法郎,但叫价没有超过1万法郎,拍品被收回5月2日再次拍卖,仍然没有达到预期价格不过还是以4000法郎的价格卖给了一位巴黎的书商几天以后,帝国图书馆版画部主任获准以4200法郎的价格购得,这件孤品就这样进入了法国国家图书馆,编号为2500号。
这是版画部当年最昂贵的入藏品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局部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海维亚统计,1861年至1866年间,伦敦进行了大约15次包含从北京掠夺物品的拍卖法国历史学家雷吉纳·蒂里埃统计,1861年至1863年间,在杜鲁欧拍卖行就进行了20多次圆明园文物的拍卖。
所以不难想象,法国人和英国人从北京抢劫的金银财宝数量相当在此后若干年中,又有大量的圆明园旧藏文物被拍卖、转手很多文物因为年代久远且并没有被刻意记载而与其他时期被掠夺的文物混在一起,无法考证所以现在经常提到的圆明园流散文物,大多是指有明确记载或有完整传承顺序的文物,这样的文物才能称为是圆明园流散文物。
在这些文物中,考证为圆明园旧藏文物的依据一般有以下几点:一、第一次抢夺后通过赠送或拍卖形式就直接进入欧美博物馆的藏品如法国的枫丹白露宫、法国荣军院军事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等,这些机构没有转手,文物来源清晰,可视为圆明园流散文物。
二、文物有明确的圆明园特征,或者是圆明园专属的文物如法国吉美博物馆藏“圆明园印玺”、法国国家图书馆藏《圆明园四十景图咏》、圆明园西洋楼十二生肖兽首、圆明园殿宇玉玺或册页,如拥有“慎德堂”、“九州清晏”、“纪恩堂”、“富春楼”等标识。
猴首三、圆明园文物掠夺者抢夺后在文物上雕刻有圆明园铭文的文物。如“圆明园西洋怀表”、“鎏金五彩化妆盒”、“珐琅麒麟”、“康熙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童子”、“清乾隆銅胎掐丝珐琅‘安佑宮,缠枝花卉盖盒”等。
四、有档案记载明确其为圆明园旧藏,如“颙琰童年像”、“道光帝《喜溢秋庭图》”、“南宋苏汉臣《百子嬉春图》页”等。
“颙琰童年像”局部五、盖有圆明园专用鉴藏印的书画作品,盖有“圆明园宝”、“长春园宝”、“淳化轩”、“淳化轩图书珍秘宝”的书画作品,如“王蒙《幽壑听泉图轴》”、“仇英《枫溪垂钓图轴》”、“钱选《归去来辞》图”等。
盖有圆明园专用鉴藏印的书画作品-韩干《照夜白》六、圆明园掠夺者将自藏文物整体拍卖给富商,并被后者加以标记收藏,后分几批进入国际拍卖市场,此类文物以此标记为圆明园旧物依据。如英国放山居旧藏。
英国放山居旧藏七、圆明园掠夺者后人将文物逐渐拍卖,但文物前后传承有序至今。如“乾隆玉蟠虁壶”、“乾隆御制碧玉泥金佛狮”等。
甘特上尉旧藏旧藏甘特上尉八、如欧美博物馆有陈列且被确定为圆明园旧藏的文物可与现有文物配套或成一对、一套、一批烧制等,现有文物可算为圆明园旧藏文物如“珐琅麒麟”、“粉彩霁蓝描金花卉花瓶”、“粉彩镂空花果纹六方套瓶”等。
进入20世纪中叶,随着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复苏,逐渐开始有人从欧美拍卖行购买圆明园流散文物这段时间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末,前后长达近30年,大量圆明园旧藏文物流到日本等国家和台湾地区但到了20世纪末,金融风暴席卷亚洲,日本等国家和台湾地区陷入困境,不少收藏家开始变卖自己的圆明园收藏品。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飞速提升,艺术品收藏投资逐渐成为大陆的新兴产业,更多大陆人加入到艺术品投资市场加之欧美国家经济的持续萎靡,很多老牌财团开始抛售自己手中拥有的圆明园旧藏文物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至2015年这15年时间内,国内外各大拍卖行共计拍卖了数十件确定为圆明园旧藏的文物,种类涉及瓷器、玉器、珐琅器、象牙制品、书画作品等,拍卖总价值超过50亿元人民币。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