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物介绍卡片(历史文物介绍手抄报)居然可以这样
唐永徽三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建塔,历时两年建成。新建佛塔名雁塔,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因此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
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建塔,历时两年建成。
新建佛塔名雁塔,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因此慈恩寺塔又被称为大雁塔,荐福寺塔称为小雁塔,一直流传于今。
最初的大雁塔仿西域窣堵坡形制,砖面土心,不可攀登。
除了保存从天竺取回的贝多罗树叶梵文经,大雁塔内还存有舍利子万余颗。
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现在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楼阁式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
大雁塔基座皆有石门,门楣门框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及砖雕对联。底层南门洞两侧嵌置碑石,人称“二圣三绝碑”,也佐证了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
在唐代,新进士及第后,有大唐天子于杏园赐宴,于曲江聚会饮酒,慈恩塔下题名等风俗活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曲江流饮”和“雁塔题名”。
大雁塔保存的文物中最值得一提的要属贝叶经,即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经卷。由于古印度没有纸张,书写常以贝叶代之,玄奘沿着丝绸古道取回的657部真经均为贝叶经。
大雁塔四层塔室内就供奉着两片长约40厘米、宽约7厘米的贝叶经,上面刻写着密密麻麻的梵文,据说现全世界认识该文字的学者不足10位,非常罕见。
大雁塔的修建,是佛塔这种古印度佛教的建筑形式随着佛教而传入中国的结果。
大雁塔是唐长安城保留至今的标志之一。今天也被认为是古都西安的标志。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大雁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大雁塔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雁塔看起来朴素,却享有鼎鼎大名,几乎每个到西安旅游的人都要去看一看大雁塔它坐落在长安城东南部,是上千年的城市地标,还成为现代西安市徽的设计图形青少年了解和学习中华悠久历史,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