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知识的英文(许多知识的英文高级词汇)干货分享
本文对汪榕培先生在英语词汇学领域的贡献做了简要概述,着重探讨了其英语词汇学著述的四大特点,即实用性、本土性、趣味性和创新性。本文也对汪榕培先生在英语词汇学乃至英语语言学上的理论贡献做了探索。
关于本文发表于《东北亚外语论坛》2017年第3期,p90-96。本帖以作者定稿采编,与刊物最终发表有出入,可点击“阅读原文”下载本期刊物PDF参阅。
汪榕培先生的英语词汇学事业邵斌谭俐娜(浙江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摘要】本文对汪榕培先生在英语词汇学领域的贡献做了简要概述,着重探讨了其英语词汇学著述的四大特点,即实用性、本土性、趣味性和创新性本文也对汪榕培先生在英语词汇学乃至英语语言学上的理论贡献做了探索。
【关键词】汪榕培;英语词汇学;语言学汪榕培先生在2017年9月11日永远地离开我们了但是,作为中国的英语词汇学学科的开拓者,他的名字无疑会永远镌刻在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史上,而他留下的词汇学遗产更是宝贵的财富,值得后来者去挖掘和探索,去继承和发扬。
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汪先生在英语词汇学领域出版著作21部、发表论文86篇(详见文后附录)这些论著始于1982年,终于2017年,时间跨度长达35年,自始至终贯穿其教学生涯对于汪先生而言,英语词汇学不仅是自己深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更是长期以来不离不弃的一份事业。
汪先生在英语词汇学上著作等身,煌煌数百万言,其中蕴含的思想值得细细品读本文在此只是对汪先生的英语词汇学事业做一点不够全面的梳理和归纳,更全面的评价尚留待以后的进一步论述一、汪先生的英语词汇学著述梳理对于自己的词汇学研究,汪先生(
1998)曾夫子自道:“我对英语词汇学的研究始自1964年师从葛传椝先生的时候,当时的研究方向就是英语词汇现在时间已经过去30多年,我对英语词汇的兴趣始终不减”以2017年作为终点计算,汪先生对英语词汇学的兴趣持续长达半个世纪。
就著作而言,汪先生最早的词汇学著作是1983年出版的《实用英语词汇学》(与李冬合著),这是中国第一部英语词汇学著作,他的最后一部著作则是2015年主编出版的《多元视角下的英语词汇学研究》其著作大体可分为以下。
6类:一是教材,又可分为本科生教程,如《英语词汇学教程》(1997)和《英语词汇学》(2008),以及研究生教程,如《英语词汇学高级教程》(2002)和《高级英语词汇学》(2011);二是与教材相配套的词汇学的英文文献选编,如《英语词汇学教程读本》(
2005)以及《高级英语词汇学文献选读》(2010);三是与教材相配套的词汇练习,如《实用英语词汇学练习集》(1987)和《英语词汇学实践》(2008);四是有关英语词汇学的小短文汇集,如《说东道西话英语》(
1994)和《英语词汇探胜》(1999);五是有关英语词汇学的专著以及论文汇编,如《英语成对词》(1988)、《英语词汇学研究》(2000)以及主编的《多元视角下的英语词汇学研究》(2015);六是与英语词汇学密切相关的语言学著作,如《八十年代国外语言学的新天地》(
1992)和《九十年代国外语言学的新天地》(1997)可谓是异彩纷呈,琳琅满目就论文而言,汪先生的第一篇词汇学论文是1982年发表的“英语外向复合人称名词小议”,最后一篇论文是2017年发表的是“英语词汇学及其新进展。
——汪榕培教授访谈录”总计86篇从其形式来看,大体可分为以下6类:学术论文33篇、译文43篇、书评5篇、讲话稿2篇、导读2篇、访谈1篇其学术论文的内容涉及复合词、同义词、反义词、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成对词、词汇的分类关系、数字式略语、词义变化、词汇的最新发展、短语动词、搭配、成语、诅咒语、核心词汇、词汇的国别研究、中国英语、双语词典、词汇学的研究方法、新词的认知阐释等等。
可见,汪先生对英语词汇的研究是非常全面的,几乎覆盖了词汇研究的所有领域汪先生(1998)谈及自己的英语词汇学研究时曾有言:“‘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我对英语词汇学的研究成果虽然有限,研究英语词汇的乐趣却是无穷无尽的。
”如今我们梳理汪先生的著述,则不难发现,正是他“即事多所欣”且“不量岁功”,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日积月累,聚沙成塔,最终成就了自己的英语词汇学名山大业二、汪先生的英语词汇学著述特点综观汪先生的词汇学著述,笔者发现汪先生的著作具有以下特点,可归纳为四点:实用性、本土性、趣味性和创新性。
实用性是汪先生的词汇学教程一直秉承的特点他的第一本词汇学著作冠名为《实用英语词汇学》,由此可见对“实用性”的强调该书前言中提到:“本书立足于实用,系统地介绍英语词汇的构成及其历史发展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扩大英语词汇,正确理解语义,灵活运用词语。
……此外,书后还附录英语常见常用的词根、词缀、拟声词、同义词和反义词等,也很有参考价值”(汪榕培、李冬,1983:前言)97版的教程,虽然书名中未出现“实用”二字,但汪先生提及,“我在修订的过程中,仍以‘实用’为主导思想,不纠缠于没有定论的理论问题,力求以深入浅出的论述和大量的实例向英语学习者介绍英语词汇学的基本知识,使他们把学习英语词汇学理论跟扩大英语词汇量、加深对词汇的理解结合起来。
”(汪榕培、卢晓娟,1997:前言)08版的教程“更加突出了介绍最新的理论与在实践中学习相结合的编纂理念,除了教材以外还辅以《英语词汇学实践》和《英语词汇学手册》(英文),为学生在实践和理论环节提供实用的材料”(汪榕培、王之江,。
2008:前言)这一点,汪先生在2017年的访谈中做了进一步阐释:“我设定的范围覆盖了词汇学研究的几乎全部重要方面,重点选择对词汇学习者有帮助的方面,并非从纯理论的角度来写,从我的第一本词汇学专著出版以来,所有词汇学著作均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对词汇的教与学中应当掌握的知识做了相关论述。
”(班柏、汪榕培,2017)由此可见,实用性是汪先生教程一以贯之的特点,其主要原因或许是汪先生将自己首先定位为外语教师正是这一非常朴素的定位,使得他不纠缠于词汇学领域五花八门的西方理论,而仅专注于对中国学生最有用的部分,在扩大学生词汇量以及正确使用词汇两点上做大了文章。
换言之,汪先生首先是教育家,其次才是词汇学专家,他将自己的教育理念融入到自己的词汇学事业之中当然,这里的“实用性”绝不能狭隘地理解为词汇的背诵与记忆,而是在理论指导下辅以大量实例从而帮助二语学习者来认识英语词汇的规律。
实用性的背后其实是“本土性”思想的体现汪先生在谈及典籍英译曾说过:典籍英译要“放眼世界,立足本土”(be global, act local)事实上,这一思想也在其词汇学事业中也有所体现汪先生清楚地意识到他的外语教育事业是在中国,他所要培育的是中国的外语学习者,让他们能熟练地运用英语,是英语教学最主要的目标,这与英美国家培养英语人才的定位有所不同。
汪先生也很清楚,就英语词汇学的本体研究而言,作为非母语者的中国学者与西方学者相比是不占优势的因此他大力提倡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语体进行研究,他认为“中国英语是客观存在”,认为“说点‘中国英语’也无妨”他在。
2013年到我校(浙江财经大学)进行学术讲座时,也提到“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作为世界英语(world Englishes)的一种,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中国英语”的提法始自葛传椝先生,但汪先生将其发扬光大,他是第一个对“中国英语”进行定义的中国学者。
此外,在英语词汇研究过程中,他对英语中的汉语借词、英汉缩略语对比以及双语词典编纂给予特别关注,这也是其本土化思想的体现虽说一辈子与英语打交道,但其立足点正是中国大地,其服务对象是中国学生,他想建立的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词汇学教学研究之路。
简言之,汪先生是具有爱国情怀、本土情怀的英语教育家趣味性也是汪先生著述的一大特点凡与汪先生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风趣幽默又具有“钱钟书式”语言智慧的人因此,他的著述与通常一板一眼的学术著作有所不同,而是呈现出其特有的趣味性风格。
“风格即人”用来形容汪先生著述,可谓恰如其分比如他在“博观约取厚积薄发”一文结尾写道:“偏偏我又不喜欢‘上纲上线’、板起面孔讲理论,如果非要‘论’一下不可的话(否则怎么能算是‘名家论要’呢),那么还是借用苏轼的一句名言吧:‘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之止于此矣’。
”(汪榕培,2000)读着这一段文字,我们仿佛又见到了举着烟谈笑风生的汪先生他的词汇学教程处处可见趣味精神,比如谈及截短词时,汪先生的著述做了如下阐释:“截短词所指的事物或概念一般与原词一样,但也有个别截短词演变出新的词义。
如fan(体育运动、电影等爱好者)来自fanatic(狂热者,人迷者)称一个人为fan,他可能欣然同意,但如果说他是fanatic,他会勃然大怒又如miss现在指未婚女子,特别是未婚的青年女子,它的前身。
mistress却是‘已婚女主人或某某夫人’的意思”(汪榕培、王之江 2008:37)通过两个有趣的例子,加上让人身临其境的描述,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掌握这个知识点,可见汪先生的著作是深谙趣味之道的胡壮麟先生在评价汪先生。
97版的教程时也指出,“语言学著作,特别是词汇学书籍,因为讨论的对象都是具体的词汇,又要带及许多语言学词汇,一不留神,便会写得烦琐枯燥《教程》的优点是它具有相当高的趣味性,成功地处理了这一难点”比如《教程》中为解释。
lie(躺)和lie(说谎)这一对完全同形异义词,举了这样一段父亲教育儿子的幽默文字:Father (reprovingly): “do youknow what happens to liars when they die? ”
Johnny: “Yes, sir, they liestill”这里,父亲告诫儿子说谎者不得好死,而Johnny的回答却是说谎者纹丝不动地躺着(也指说谎者仍然说谎)这样的举例使读者对完全同形异义词的概念留下深刻的印象(胡壮麟,。
2000)笔者想指出的是,汪先生著述的趣味性与其平时对英语词汇知识的积累有关,他饶有兴趣地观察着英语词汇,并时时刻刻做一个记录词汇的有心人,这从他的《英语词汇学探胜》以及《说东道西话英语》等科普著作便可看出。
他兴致勃勃地打量着英语词汇,这份热心在英美本土或许也只有David Crystal可堪比拟而且两位先生都善用趣味性的笔法阐释英语词汇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只有真正喜欢语言的人,才会在语言游戏中低回徘徊,留恋不已,偶有所得,便形诸于笔,自醉其中,而欣然忘己。
就本质而言,汪先生著述的趣味性其实源于他善于观察生活、体味生活对生活的热爱,对语言的敏感,两者合二为一因此,汪先生是一个真正地把语言和生活结合起来的外语人最后需提及的是汪先生著述的创新性汪先生的著述与时俱进,让年轻人也感到望尘莫及。
他曾跟笔者说过,英语词汇学教程,每5年都得更新一次,可见他对创新性的追求他的教材中处处可见当时的新材料,比如08版教材对“词缀变化的时代性”给出了一个最新的例子:据报道,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一年一度玩具界盛事“国际玩具博览会”上,美联社。
2006年2月13日发出的一则消息说:“玩具制造商曾埋怨iPod成了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玩具,现在他们终于把这款‘数码随身听’融入他们的市场推广策略”香港的媒体也在同一时间报道说,现在世界玩具的一大特色是形形色色配合。
iPod的新玩意:专为iPod而设的卡通扬声器,可连接iPod随音乐舞动的电子宠物iCat、iDog,iDrum和iMix既是保护iPod而设的盒子,又可以让用户创作音乐……玩具商也赶紧投入iPod-friendly。
的浪潮看来iPod衍生的词汇会越来越多(除上面已列举的,还有iPhone,音乐网站iTunes等),就像互联网普及化后的“e-”字潮一样,说不定哪一天英语词汇中又会多一个词缀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语词缀法构词的新发展和新规律(汪榕培、王之江,。
2008:22)考虑到图书出版的周期性,汪先生在写这段文字时,所引用的几乎是当年正在发生的事而10年后各种“苹果”产品大行其道,i-成为一个词缀,似乎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欣赏其著述的时候,不得不佩服汪先生对语言的预见性,而预见和创新显然是密不可分的。
这里不妨再试举两例一是21世纪前10年西方出版了两本重要的英语词汇学巨著,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汪先生介绍给国内学界,可见他在文献追踪方面的与时俱进由D. A. Cruse等主编1,900余页的《词汇学国际手册:词和词汇的本质与结构》(。
Lexicology: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theNature and Structure of Words and Vocabularies,2002, 2005),以及由
P. Hanks主编的2, 400余页的《词汇学:语言学重要概念》(Lexicology:Critical Concepts in Linguistic, 2008)二是在美国的911事件过后,汪先生就撰写了一文“英语新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漫谈英语中的‘911’词汇”,于2003年发表后来给笔者的小书写的序言中,也指出“连911都可能成为新词”(邵斌,2006:1)由此可见汪先生追踪新语言现象之勤奋(预言者的“一语成谶”,也让我们作为学生的倍感难过,汪先生的卒日正是。
2017年9月11日)需指出的是,汪先生的这种与时俱进性是全方位的,他对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引进,对语料库语言学的阐释,乃至对多媒体教学的身体力行,都体现出其紧跟时代,甚至超前于时代的特点这一点也是他对于生活的态度,即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与兴趣,绝不守旧,勇于创新,这或许在他执掌大连外国语学院。
16年中所做的各项改革事业中更能体现笔者在2013年曾对汪先生进行采访(至今尚未成文),谈及英语词汇学的创新性问题,汪先生由该话题扩大至“钱学森之问”,并指出中国教育缺乏创新精神,正是“钱学森之问”的症结所在。
总之,汪先生著述的实用性、本地性、趣味性和创新性正是其为人的反映为学为人在汪先生身上是知行合一的正是其着眼于中国的外语教育,所以教材偏重实用性;正是其具有中国知识分子的情怀,所以著述具有本土性;正是其对人生的感悟具有超脱性,所以著述体现出趣味性;正是其紧跟时代,与时俱进,所以著述强调创新性。
三、汪先生对英语词汇学的理论贡献或有论者可能会认为,汪先生对于英语词汇学的研究面面俱到,但并未形成自己独有的理论建构这一点似乎确实如此然而,在此笔者需要作出三点解释一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外语学界的研究工作大多都是对西方理论的引进和学习,很多时候是“照着做”和“接着做”,迄今为止似乎也未有中国学者所建构的语言学理论能够在西方学界引起较大反响,能够“领着做”的。
这一局面在接下来的一二年中必将有所改观,但考虑到汪先生所处的时代,要求其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似乎有点过苛二是汪先生并非没有想过建构有中国特色的英语词汇学体系,其提倡的“中国英语”等概念原本有可能成为建构理论体系的话题,但汪先生本人属于博通型的“狐狸型”学者,而非专注于一点的“刺猬型”学者,故其个性不太可能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于一个小题目(邵斌。
2017)汪先生虽然并未建构“中国英语”的完整体系,但其首倡之功则功不可没,后来者在其基础之上可做进一步的工作三是事实上,汪先生一直在为建构中国的英语词汇学理论体系做准备他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译介大量的西方英语词汇学著述,涉及认知语言学的就有。
R.Langacker的“认知语法概观”、D. Geeraerts的“词汇语义学史略”、J. Taylor的“语言的范畴理论”以及D. A. Cruse的“原型理论与词汇语义学”他清楚地意识到,在语言学理论上西方学者是走在我们前头,所以我们要先引进,在此之上再建构属于我们自己的体系。
而这一历史重任,只能落在将来的中国外语研究者身上了四、结语本文对汪先生的英语词汇学贡献做了简单评述,事实上汪先生的贡献远不止此,他是将英语词汇学作为一种毕生的事业,在其中倾注了其所有的心血和汗水因为这些著述,汪先生的思想将长久不朽,永远散发着智者的光辉。
汪先生作为先行者的远见卓识,在未来的岁月里必将更加凸显本文在此仅是抛砖引玉,汪先生的词汇学思想仍有待后来的学者做更充分的总结与阐释附录:
关于作者邵斌(1978-),男,浙江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文學博士;研究方向:語料庫語言學;詞彙學;認知語言學;數字人文;谭俐娜,女,浙江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参考文献 1. 班柏、汪榕培.英语词汇学及其新进展——汪榕培教授访谈录.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7(4):115-120.
2. 胡壮麟. 十年含辛,执着创新——评汪榕培、卢晓娟编著的《英语词汇学教程》. 汪榕培著. 英语词汇学研究, 2000:219-224 3. 邵斌. 漫话英语时尚新词.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 邵斌. 狐狸的快乐与先行者的寂寞——纪念汪榕培师[accessed on 18th Sept. 2017] http://www.sohu.com/a/192642083_488760. 5. 汪榕培. 走向21世纪的英语词汇学. 外语研究,1998(3).
6. 汪榕培. 英语词汇学研究.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7. 汪榕培、李冬. 实用英语词汇学.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 8. 汪榕培、卢晓娟. 英语词汇学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9. 汪榕培、王之江. 英语词汇学.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ABOUT NALLTS东北亚语言学文学和教学国际论坛(Northea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inguistics, Literature and Teaching, 简称
NALLTS),是由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发起、旨在提高东北亚地区语言学文学和教学学术水平的国际论坛这一论坛得到国际上许多高等院校,尤其英国、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院校的关注和支持,也得到了国内东北,西北等很多地区高校的响应,成立了以张绍杰为主席,刘永兵、李正栓、傅广生、马占祥、孙建成、杨跃、周玉忠、袁洪庚、姜毓锋、张思洁为副主席等众多院校外语学院领导为常务理事的组委会机构。
2016东北亚语言学文学和教学国际论坛于同年8月在宁夏大学举办,征集论文110篇,90篇入选东北亚语言学文学和教学国际国际会议文集( Proceedings of 2016 NALLTS ),进入CPCI-SSH检索。
本论坛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审改出版后,进入国际会议文献引文数据库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检索CPCI-SSH/ISSHP,(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Social Sciences & Humanities)。
CPCI-SSH是和SCIE、SSCI、A&HCI 同属美国Thomson Reuters科学信息研究所主管的七大国际重要科研索引之一CPCI(社科及人文会议录引文索引)汇集世界上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社会重要的会议、研究会和专题讨论会等多种学术会议录文献,收录来自于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领域的所有学科国际会议录文献。
中国知网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PCD)也收录了此文献集的论文此NALLTA论文集在很多高校被视为重要科研成果ENRP东师瑞普教育科技公司简介东师瑞普(沈阳\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ENRP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是分别在沈阳和北京注册的两个企业法人单位,是为了服务于“东北亚语言学文学和教学国际论坛(NALLTS)”和“商务翻译和教学研究国际论坛(SIBT)”等国际国内会议的协办或承办,开具正式的会务费发票和(文集期刊)版面费发票,也是服务于科研和培训及出版专著译着等的中介。
公司与美国新视野出版社合作,征稿和编辑进CPCI-SSH国际检索的国际会议文集,协办《东北亚外语论坛》NAFTS期刊和SIBT《商务翻译》期刊和图书的出版ENRP还服务于中华商务翻译学会的会务和商务翻译技能等级考试管理工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