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秘境追踪第四季(探索发现秘境追踪第四季玉碎之谜)学到了吗
在咱们济南,有一座建于公元前97年的汉代王陵,这座王陵规模巨大,墓葬总面积达1447平米,据说在已发掘的汉王陵中规模是最大的。
在咱们济南,有一座建于公元前97年的汉代王陵,这座王陵规模巨大,墓葬总面积达1447平米,据说在已发掘的汉王陵中规模是最大的更让人震惊的是,它的墓室是凿石22米深而建成的,深藏于巨石深处的墓室面积更是达到了约100平米,此外它还有一条80多米长的穿石墓道,这在我国已发掘的历代岩石墓中也是罕见的。
所以,1995-1996年,当这座汉王陵开始发掘时就震惊了全国
这座汉王陵就是闻名全国的“双乳山汉墓”,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归德镇双乳山村,也被称为“济北王墓”,它的主人是西汉时期诸侯国济北国的最后一代王刘宽关于刘宽,《汉书·济北王传》上有这么一小段文字:“子宽嗣十二年,宽坐与父式王后光、姬孝儿奸,悖人伦,有祀祭祝诅上,有司请诛。
上谴大鸿胪利召王,王以刃自刭死”大意是,济北王刘宽,在即位后的第十二年,和自己父亲的王后和爱妃乱伦,并且在祭祀时诅咒皇帝,皇帝派人抓他进京,王拔剑自刎而死没想到,墓葬的主人,竟然是位因乱伦等罪名而自杀的诸侯王。
然而,关于双乳山汉墓,令人震惊的,还远远不止这些……神秘的诅咒济南长清的双乳山村是一个小村落村西古道边,有一块石碑,碑文写道:“庄前旧有双乳山一座,虽非出名大山,庄中赖以平安凡接脉之处与庄内有关,向传如有开动接脉之处,庄中即出不意之祸。
是以屡次禁止多年,无人开动取石”石碑上的文字似乎是某种神秘的诅咒,是谁下了这样的诅咒,双乳山究竟为什么不能动呢?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双乳村人口激增,村民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这下子就有人打起了村里那座小小的石头山——双乳山的主意,村民们开始开采山石,外运牟利。
村民们圆着他们的发财梦,但是就在这红红火火的背后,却隐隐传来一丝不和谐的音符几位村民相继染病,而且这些得病的人后来或死或疯,竟然都不得善终,村头增加了几座新坟尽管人们都知道村民生病、死亡和石碑不可能有关系,但碑上的诅咒还是给双乳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加上许多迷信的说法,村民觉得似乎就是那个诅咒的惩罚。
在一种恐惧和敬畏的复杂心情中,人们停止了采石动作然而许多年过去后,村里的年轻人又开始动起了双乳山的念头,他们不顾老人们的一再劝阻,以更快的速度吞食着双乳山就在这个时候,山上有了惊人的发现古墓迷局1995年6月的一天,山东大学考古系的任相宏教授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传来的是当时长清县文物局何局长焦急的声音,他说,县里双乳山村的村民开采石头时,在双乳山的石层中,发现了类似人工开凿的石壁,何局长请任相宏教授马上到长清县一趟,看一看会不会是发现了古墓。
为了躲避黄河的泛滥,当地许多村民把家安在了双乳山上,也就有了现在的双乳山村,据村民介绍,历史上这里有两个突出的山包,从远处看类似双乳,因此被当地人叫做双乳山后来由于村民开山采石,把两个山包基本都削平了,已经看不到双乳山当初的样子了。
任相宏赶到了双乳山村,何局长派人把他带到了现场村民开采石头已经把这里被破坏得很厉害,山上的土层早已经被挖开,土层下面的岩石已经暴露出来,而且,岩层已经被村民用炸药和凿子开采得千疮百孔在村民开山的现场,有两段石壁,石壁中央好像是一条通道,如果这是人工开凿出来的话,那它应该是一座巨大陵墓的墓道。
但这只是一种猜测,必须寻找证据在已经被炸开的岩壁上,任相宏仔细地观察着突然,在一块岩石上,他看到了人工开凿的痕迹这条通道,可能真的就是墓道任相宏开始兴奋起来,他又绕到了岩壁的上方,在这里,他看到了更加令人吃惊的景象:这里露出了一段整齐的岩石墙壁,石壁上布满了凿子的凿痕。
从这些现象来说,是墓葬没有问题了,而且破坏的比较严重,当时第一印象就是这样的,墓葬任相宏在墓道的封土层上用洛阳铲进行探测,洛阳铲往下打了一段很深的距离,足足有14米,上面还有4米,加起来就是18米,就是墓道的最深处。
墓道必然和墓室相连,也就是说,墓室应该埋藏在比墓道还要深的地下任相宏说,墓室的深度比墓道还要深,这个深度一般情况下,这么大的规模,我们当时推断可能在4米左右任相宏所说的4米是指墓室继续往地下延伸的距离,加上墓道的深度18米,墓室应该在地下22米深的地方。
22米,相当于今天十层楼房的高度,说明这座墓的规模十分宏大,陵墓的规格一定非常高而且从墓道的情况判断,陵墓是在石头之中开凿而成的,规模这么大的陵墓,它的开山凿石量必定巨大,也就是说,必须拥有强大的财力和物力,才有可能修建这样的一座陵墓,任相宏推测,陵墓的主人决非寻常人,可能是古代的某位帝王。
在这个地方,竟然有这么好的墓葬, 任相宏当时是比较兴奋的他用罗盘测量了墓的方位,他发现这座大墓的墓道正对北方,墓道一般代表了墓的朝向,也就是说,这座陵墓是面北而建的,而中国古代帝王的陵墓一般都是面南背北而建的,这显然与传统的陵墓修建习惯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任相宏一时也想不出答案。
任相宏不由得想到了村西口的石碑,碑上的诅咒似乎和这座陵墓有某种联系,有可能就是造墓者刻下的,石碑上的诅咒为这座陵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初步探查之后,任相宏继续在现场仔细搜寻因为,古墓的封土已经被挖开,墓道暴露无遗,任相宏推测,墓中的文物有可能会散落出来,在附近说不定能够发现什么线索。
在附近的一户村民家,村民说他在门前的泥土中捡到过一把像凿子似的东西,不过根本就无法使用,因为已经锈得很厉害了另一位村民说他在采石场捡到过几枚铜钱,这一带的农田里经常能找到铜钱,他根本就没当回事任相宏看到了铜钱,五铢钱。
五铢钱是西汉五年开始做的,元狩五年之前,是半两所以,任相宏判断,如果这些铜钱来自于这座古墓,那么,这座陵墓就应该是西汉时期修建的任相宏知道,西汉时期,下葬之时,会进行祭祀活动,这些铜钱,可能是祭祀时埋在封土中的,封土挖开后,铜钱也就暴露了出来。
如果双乳山上的陵墓真是西汉时期的,它的主人会是谁呢?回到山东大学的任相宏一直在思考在发掘之前,这是所有人最关心的问题在汉朝,济南地区从未作为都城,因此,它不可能是皇帝的陵墓,陵墓的主人极有可能是一位西汉时期的王。
任相宏一头扎进图书馆,从史料中,能不能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呢?《汉书》中记载,公元前178年,汉文帝把长清县这一带封为济北国的领地,济北王是这里的最高统治者,他的身份正好符合双乳山陵墓的规格,任相宏推测,双乳山陵墓的主人会不会是一位济北王呢?
在双乳山村北边5公里远的地方,任相宏发现了一个废弃的鱼塘,鱼塘比地面低了许多,由于一直有水,黄河的泥沙在塘底只覆盖了浅浅一层就在这个鱼塘的底部,任相宏有了重要发现在鱼塘的东边,保留了一排的窑,在窑的附近,有大量的建筑材料。
任相宏在鱼塘底部发现了许多古代的建筑材料,有半瓦当、圆瓦当、筒瓦、墙砖等,瓦当上的纹饰是卷云纹,砖上有菱形文、回形纹这些是汉代常见的一些砖瓦,任相宏断定这个窑是西汉时期的而且这个窑,当时的规模很大,专业性也很强,因为这个窑见到的一些遗留物,当时一些盆,没有见到过。
发现如此大型的建筑材料专业作坊,说明附近一定有城市的存在距离砖瓦窑不远的地方确实有一座古城遗址,由于黄河就从附近流过,泥沙早已把古城的一切埋在了深深的地下,只留下这残破一段的城墙,告诉人们这里曾经车水马龙,人声喧哗,当地人把这里叫做卢国故城。
在卢国故城附近有几个村子,它们的村名非常奇怪,有国街村、贺街村、赵街村等,用“街”字来作为村名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这些名字很有可能就是当年卢国故城中街道的名字,当卢国故城被黄河泥沙逐渐掩埋后,城里的居民迁到了附近地势高的地方居住,但城中街道的名字却被保留了下来,一直被使用到现在。
这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卢城洼当年可能确实是一个热闹非凡的城市史书记载,汉代济北国的国都就在长青县西南7.5公里处,因此,卢国故城很可能就是当年汉代济北国的都城汉代的诸侯王一般总是埋葬在自己都成附近,卢国故城就在双乳山汉墓北边5公里的地方,正是墓道对准的方向,陵墓面对家乡,这也正好能够解释墓道为什么朝北而不是面南,因此,双乳山汉墓是西汉济北王陵的可能性非常大。
墓主人之谜史料记载,历史上共有五位济北王,埋在双乳山上的会是其中的哪一位呢?任相宏想到了在双乳山上发现的五铢钱,他知道,这将是确定墓主人是谁的重要线索五铢钱是公元前118年铸造的,陵墓的封土中发现五铢钱,说明墓主人下葬的时间必定在公元前118年之后,在这个时间之后下葬的济北王只可能有两位:公元前97年去世的刘胡,以及他的儿子,公元前87年去世的刘宽。
任相宏:最终确立这个墓主人就这两个,要不就是刘胡,要不就是刘宽,就是他父子两个在双乳山附近,有一座福禄山,任相宏认为这可能也是一座汉代王陵,从封土来看,规模比双乳山陵墓要小一些,有可能这是在位11年的刘宽的陵墓。
任相宏认为,刘胡在位54年,有时间为自己修建更大的双乳山汉墓当时我们考虑,11年是不能做成这么大的墓穴的尽管汉代时期尽管生产的水平要比之前,周代高的多,但是11年要造这么大的墓穴,也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基本上倾向就是刘胡的。
那么,墓主人最后是如何确定为刘宽的?汉代王陵,一般都使用玉衣,这座王陵内为何没有找到金缕玉衣?贵为封地之王,在汉代被视为贵重物品的玉器,这座王陵内为何陪葬极少?墓主人脖子下的发掘出来的玉剑璏又为何物?为何是被砸碎陪葬的?
最让人震惊的是,这竟然是一座未来得及修完的陵墓,如此巨大的陵墓为什么没来得及修完呢?在墓穴的石壁上,发现了许多方形浅坑,而且越靠近墓室的底部越明显,这些浅坑的到底代表着什么含义?以上疑问请观看央视CCTV10拍摄的纪录片
《玉碎之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