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简述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原创
现代科学的最新发展对现代哲学认识论 在生物科学领域,有机论科学观对现代科学的反思在于,它以有机论的自然观代替机械论的自然观,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概念
现代科学的最新发展对现代哲学认识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有机论科学观对现代科学的反思在于,它以有机论的自然观代替机械论的自然观,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概念是“涌现”涌现性所描述的特征是指,“实体在某个层次上的性质和规律由于经由演变而产生出新奇性,或仅由由于事物所拥有的性质不为其部分所拥有,所遵循的规律不为其它部分所遵循,是不可能由那些较低层次的性质和规律来预测的”。
涌现性揭示出来的事物特征表明,机械还原的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对于事物内部跨越层次的、非线性的规律是无法观察到并给予解释的在生物学中进行的科学研究进展,发现了这样不同以往的观察生物学家发现,生命无法被简化为仅仅是有机体的物理化学过程,无法以古典的科学观来描述它所标示出来的对象一一生命。
仅仅通过物理化学过程的分析,无法完整地认识生命,更无法描述生命的运转过程,必须找出新的科学观察形式“经典科学的各门学科,如化学、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力图从可观察宇宙中分离出要素一一化学分子和酶、细胞、基本感觉、自由竞争的个人等等,指望在概念上或在实验上把它们放在一起就会产生并且能够理解整体或系统一一细胞、心理和社会。
”从物理学、化学的角度观察,“生命系统的构成除了分子以外并没有其他物质”,但是,“生命系统具有的一些功能属性,单单通过分子生物学是不能发现或理解的,因为这些功能属性并不存在于分子本身”这样似乎自相矛盾的现象促使自然科学家尝试建构新的认识观。
现代科学的最新发展对现代哲学认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提出了一系列的颠覆性的挑战,使得古典认识论体系面临诸多质疑近代科学中的机械论、还原主义与客观主义、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等受到了冲击和批判在新的科学成就的影响下.现代哲学认识论又面临新的转向了。
绝对客观知识追求的失败近代哲学思想家们纷纷以科学知识为真理的代表而进行认识论研究而作为真理的科学知识所具有的特征就是确实性,“放之四海而皆准,候诸百世而不惑”因此,哲学思想家们以知识的确实性为其哲学理论之鹄的。
有鉴于此,西方思想家们传承了一个观念,即只有在人的纯认识活动中才能获得确定性这就是理性的观念,人具有理性,在理性的指引下可以获得确定性理性的传统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以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为代表到近代科学的发展也没能解构理性的观念,只是对于理性的论证进行科学化。
因此,近代哲学认识论致力追求的确定性,到康德的三大批判为其极致然而,体漠甚至完全否定了关于存在的知识的确定性,经验科学的知识都是或然性的知识科学具备普遍性的精神与追求,但是无法保证每一个科学观点、理论都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性。
每一个科学观点、理论都处于不断地被审视、被证伪的考验中而且,现实的经验世界在纷繁、变化的表象背后是否就潜藏着规律与确定,这一点不是确定的被科学证明的规律这种知识具有更高的确实性,但也是有限的通过科学研究提炼出来的规律通常对于某一方面或某个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但是没终极规律可以解释全部经验世界,也不能预测经验世界的变化,因为现实是由多个方面、多种现象混杂的整体,其中充满了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经验世界是复杂的,而规律只是科学对复杂现象化简的结晶参考文献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林康义,魏宏涛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