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蛙(胡子蛙图片)学会了吗
它长约180公里,宽约50公里,呈东西走向,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割开来。苗岭山脉呈断续分布,六枝县老王山、贵定县云雾山、雷山县雷公山并称苗岭的
在贵州东南部,矗立着巍峨连绵的山脉它长约180公里,宽约50公里,呈东西走向,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分割开来苗族世代聚居于此苗岭山脉呈断续分布, 六枝县老王山(郎山)、贵定县云雾山、雷山县雷公山并称苗岭的三大名山。
雷公山是苗岭的主峰,地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台江、剑河、榕江四县之间,十多座海拔1800米以上的山峰环伺雷公山四周
雷公山海拔2178.8米,是清水江和都柳江水系主要支流的发源地;山北清水江水系汇入了长江,山南西江水系则汇入了珠江雷公山的海拔落差在1000 米左右,在雷公山东侧的小丹江河谷,海拔落差则接近1600米,巨大的海拔高差, 使这里的河溪对山谷形成了强烈的切割作用。
居住在雷公山周边的苗族和侗族先民是大地的雕刻者,他们在雷公山的山坡上造就了层层叠叠的梯田景观和鳞次栉比的吊脚楼雷公山下的雷山县,是苗族文化的中心,是苗族历史上历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如今,雷公山周边人口约40万, 其中90%是苗族,中国最大的千户苗寨西江就坐落在雷公山脚下。
千百年来,苗族人视雷公山为“母亲山”如今,行走在雷公山这亚热带的湿润山区里,依旧可以看到苗族人沿袭着远古的习俗:鼓藏节、苗年、游方节依旧是苗族人最盛大的节日;跳芦笙、踩铜鼓、斗牛、斗鸟及对歌,依旧是最为苗族人所喜爱的狂欢;在雷公山半山腰及山脚下的苗寨中,飞歌、芦笙、锦鸡舞、锦衣银裳、超短裙依旧是苗族人多年未变的风景。
在古老的冰川世纪,雷公山是个幸运儿在寒冷的第四纪冰川侵袭大地时,它不仅没有遭受第四纪冰川的洗劫,而且成为许多古老孑遗生物的避难所,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近些年,科学家们在雷公山陆续发现了各类生物近2000种,它成为贵州乃至我国中亚热带森林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珍稀动植物资源保存较多的一个重要地区,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物有43种,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异形玉叶金花、秃杉、水青树等珍稀植物都在雷公山大量分布。
比如雷山髭蟾这种髭蟾因模式标本产地在雷公山而得名这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蟾类,当地人叫它“胡子蛙”在繁殖季节,雄蟾上唇后缘会长出黑色角质刺,并带有迷人的光泽雷山髭蟾至今仍是一种谜一样的生物,就像雷公山一样充满了未知。
冬季雷公山开始变得萧瑟,雷山髭蟾却开始下河繁殖它挑在那时繁殖,是因为它的许多天敌已经开始冬眠如此说来,雷山髭蟾在雷公山应该很多才对,但事实上它依旧是个珍稀物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因为雷山髭蟾的天敌还有人类。
这种“胡子蛙”是当地人的美味,而且它的卵甚至刚孵化出的蝌蚪,也是当地人的美食遭受此等厄运,雷山髭蟾想不濒危都难
好在雷公山山大沟深,总有当地人涉足不到的山涧溪流,于是雷山髭蟾终于等到了科学家发现并保护它们的日子今天,食用雷山髭蟾的习俗正在缓慢改变到了冬季,雄性雷山髭蟾会在溪流底部平坦的大石块下面鸣叫,若你听到溪流中传来低沉的“咯、咯、咯”的叫声,没错,那就是雄性雷山髭蟾为吸引雌蟾前来交配唱的歌。
文字根据线上传播方式对原作有部分删改。撰文:陈旭。摄影:陈沛亮。内容来自:《地道风物.黔东南》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