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画(科学画报到哪里去了)怎么可以错过
八十年代的经典刊物,有的在苟延残喘,有的换了容颜,有的则已默默退隐。但随着近二年怀旧之风大盛,老刊物重出江湖的复刊之风正在兴起。继去年《飞碟探索》再次复刊后,今天,广受八十年代小读者如今老顽童喜爱的《少年科学画报》也宣布要怀旧一番啦!!
八十年代的经典刊物,有的在苟延残喘,有的换了容颜,有的则已默默退隐但随着近二年怀旧之风大盛,老刊物重出江湖的复刊之风正在兴起继去年《飞碟探索》再次复刊后,今天,广受八十年代小读者如今老顽童喜爱的《少年科学画报》也要打怀旧牌啦!!。
80年代《少年科学画报》即将重出江湖,邀您一起出谋划策!少年科学画报今天
2021年已经如约而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想邀请您,一起参与一场大策划:“为1980年~1982年的《少年科学画报》重出江湖出谋划策”!
1980年与2020年的《少年科学画报》
《少年科学画报》1980年第1期第1页
《少年科学画报》1979年~1985年合订本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那个科普漫画、图画书并不丰富的年代,有一段独属于那个时代孩子们的童年记忆制作蝴蝶标本、用磁棒调台收音机、看万花筒里的花花世界、自制“墨镜”看日食……
《少年科学画报》“小制作”栏目那时的物质不丰富,但快乐很简单;那时的漫画书不多,但每一个都记忆深刻;那时的科技亟待发展,但每一个眼神里都洋溢着热情与执着……现在,我们决定重新开启1980年~1982年的
《少年科学画报》!
1980年~1982年的部分杂志封面除了还原当年的杂志,我们还将还原当年编辑部的故事,还原当年为杂志撰稿、绘画的知名画家、作者的心路历程,以及还原属于那个时代的印记亲爱的新老朋友们,现在,我们将诚挚地邀请您。
与我们共同完成这件有意义的事情!请您扫描下方二维码,告诉我们属于您与《少年科学画报》有关的童年记忆,告诉我们您想让《少年科学画报》以怎样的形式重出江湖!
请扫描二维码创刊之初,《少年科学画报》坚持把科学故事与漫画表现形式相结合用精巧的构思、生动的语言、幽默的文字和精美的画面去融化科学的坚冰,让科学思想和理念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孩子们的心田,激发他们探求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少年科学画报》1981年1期这独特的表现能力背后是编辑团队和作者团队的艰辛付出。
1984年1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少年科学画报》创刊5周年活动,方毅、吴阶平、王大珩等出席没有现成的作者,文字编辑就到科研单位、报刊媒体去挖掘;没有画家知道科学知识、科学原理应该如何用绘画去表现,美术编辑就去慢慢学习和培养……
大家齐心合力,致力于打造一本出彩的少儿科普画刊。耕耘不辍,收获颇丰。《少年科学画报》一直活跃着一群负有使命感的优秀科学家、科普作家和知名画家。
桥梁专家茅以升和孩子们在一起许多两院院士和一线的科学大腕欣然为孩子们写稿他们之中有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鸟类学家郑作新,极地探险家秦大河,航天专家朱毅麟,天文学家卞毓麟、李元,兵器专家杨培根、李杰、焦国力,自动化专家张开逊,生物学家王世强等。
有知名科普作家金涛、李毓佩、郭治、王直华、吴浩源、鲍建成、郑延慧、裘树平、苏刚、尹传红等,他们帮助孩子们领悟科学的真谛,体会科学发现的乐趣,了解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成果画家是支撑《少年科学画报》半壁江山的功臣。
著名画家方成、丁午、缪印堂、苗地、沈培、吴文渊、毛用坤、徐宝信、庾东海、高泉、于福庚、毕树校、王金泰、胡亦、王惟震、舒家鼎、孙以增、孙晓刚等,被美术编辑请来给孩子们作画。
《少年科学画报》作者、画家团队内容需要表现什么,画家就画什么,在为孩子们工作的同时,他们也在认真地学习科学、领悟科学。
《小歪毛和魔术师》作品《小歪毛和魔术师》《小眼镜历险记》……一部部科普佳作接连推出;“小卫星转播站”“自然之迷”“科学家的故事”……一个个经典栏目引人入胜;小歪毛、X探长、萝卜头……一个个明星人物陪伴孩子们度过快乐的科学时光。
最后,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调研,根据您的真实反馈,我们将会集合来自80年代你们的记忆,你们的期待,开启1980年~1982年的《少年科学画报》科普时光宝盒的众筹活动!希望您无论多少岁,无论在哪里,每当打开这份
诚意满满的《少年科学画报》,都能想起那个朝气蓬勃、单纯美好的童真年代!- 感谢阅读 -
++++++++++++++我们继续忙活了,喜欢童年怀旧文化的朋友可以后台留言,入群交流探讨。。。
广而告之
1END1
【童话往事:中国译制动画片(1979-1992)丛书介绍】“童话往事”创作团队花费8年多的时间,采访了130余位当年的电视工作者和配音艺术家,期间还前往中国国家音像资料馆、上海音像资料馆、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广东电视台,以及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东省图书馆等全国十多家图书馆,调阅和查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及珍贵视频。
书中对1979年至1992年间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热播过的主要外国动画电影和电视动画片进行梳理与回顾内容包括这些动画片在原出品国的制作播出情况,以及引进中国后的译制、播出情况和社会反响、观众回忆等丛书涉及作品粗略统计约150部。
以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各省市两级电视台首播的时间顺序为序,每篇介绍一部片子,两卷总计约67万字、500余幅图表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中国大陆引进播出外国动画片的时间路线图1、对全书回顾的约150部外国动画片当年的引进人、译制者、配音员等历史亲历者,在每一篇撰文时均以不同方式进行了相应的采访,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史料,生动鲜活的采访内容定会令读者感触良多,让我们更好的了解那个年代人们的精神风貌。
2、在梳理和回顾每部外国动画片之余,做适当的延伸,通过大量的图表、注释、附章等形式,以及章节概述等,对当时与作品制作、引进、播出相关的历史、文化、社会事件、政策法规加以盘点介绍信息丰富,史料翔实,是从业人员及研究学者理想的参考资料;。
3、早年引进的一些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经典之作,由于部分作品较为冷门,作品情况及所属公司情况曾长期为国人或动画业界所忽视,国内鲜有介绍,此次,丛书就其制作发展史、作品特色、品牌营销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均属国内首次。
“影像 情感 童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