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不冻耳朵故事)居然可以这样
冬至、饺子、张仲景?觉得这几个词儿很难联系到一起吧?那等下让小编告诉广大吃瓜群众他们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吧!小
冬至、饺子、张仲景?觉得这几个词儿很难联系到一起吧?那等下让小编告诉广大吃瓜群众他们之间到底发生过什么吧!小编发si,这是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
吃瓜群众都知道滴,咱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华夏儿女的无穷智慧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某个区域内人们的智慧结晶,是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而出的,”说人话:发生了一些事儿产生了文化与习俗。
所以身在21世纪的你,很难将一些事物与古远的事情联系起来,比如:医圣张仲景与饺子。
从前,河南南阳有个名医叫张仲景他医术高明,什么病症都能药到病除,人们称赞他是妙手回春的医圣张仲景原在长沙做官,年纪大了,就告老还乡了还乡的时候,正逢农历腊月,寒风刺骨,雪花飘飘一路上,他看到那些为生计奔忙的穷人,。
面黄肌瘦,衣不遮体,有好些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心里非常难受。
他回到家后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心里总记挂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乡亲冬至那天,他来到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棚子,盘起大锅,说是专门舍药给穷人治冻伤舍的药叫“祛寒娇耳汤”: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的药材放在锅里煮熬;。
等熬好后,把羊肉和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下锅,分给来吃药的人们,每人给一大碗汤,两只“娇耳”人们吃了,只觉得浑身发暖,两耳起热从冬至这一天一直到除夕,人们的耳朵都被他医治好了
后来,每到冬至这一天,人们就会想起张仲景为大家熬药治病的情景,就仿照着“娇耳”的样子做出了一种食品为了区别“祛寒娇耳汤”中的“娇耳”,有的人便称它为“饺耳”,有的称它为“饺子”,也有人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
这也就形成了后来的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耳朵。所以,到了冬至这一天,好多地方都忙着包饺子吃。
怎么样?这个故事有没有让你突然想要向医圣张大大致敬?感动之余,是不是也想来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呢?注:本文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联系电话:0901-6268651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