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探索发现考古中国全集(探索发现考古中国定陵传奇)学到了吗

2023-09-24Aix XinLe

如果从公元前221年嬴政称帝开始算起,到1912年溥仪退位宣告中国帝制的结束,在这2132年的时间里,大大小小一共出现了422位皇帝。

探索发现考古中国全集(探索发现考古中国定陵传奇)学到了吗

 

在开始我们的考古探索之前,先来考虑一个问题,我国古代一共出现了多少个皇帝?如果从公元前221年嬴政称帝开始算起,到1912年溥仪退位宣告中国帝制的结束,在这2132年的时间里,大大小小一共出现了422位皇帝(当然也有其他的说法)。

这么多的皇帝,他们或许治国有方,或许荒淫无度,死后都被埋葬在了精心所选的风水宝地之中,形成了我国独特的帝陵文化在众多的帝陵之中,有两座陵墓尤其“特立独行”一座是秦始皇陵,它到现在还没被系统发掘,所以如今也没人知道,这座皇陵中究竟埋藏着哪些惊天文物;另一座是明十三陵中的。

定陵,它是明朝万历皇帝的陵墓,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比起秦始皇陵,定陵这座辉煌的地下宫殿被发掘后,或许是因为准备不充分,技术不完善,出土文物没有得到很好保存,导致很多无数珍贵文物被损毁。

也就是在定陵发掘之后,考古学界才有了“不主动发掘帝王陵”的规定今天,定陵的地宫已经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还能进入参观但物是人非,大家眼前的那个地宫,早就不是万历皇帝下葬时的样子那么,定陵在发掘过程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不主动发掘帝王陵”的规矩又是怎么来的?让我们一起回到现场去一探究竟。

其实一开始,故事的主角并不是定陵1955年,以研究明史著称、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向国务院写了一封请求发掘明长陵的报告长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也是十三陵的首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长陵发掘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了郭沫若、沈雁冰、夏鼐、郑振铎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

可是,对长陵的调查刚刚开始就陷入了困境这是一次科学的考古发掘,所有的流程必须严格按照考古程序来这第一步便是勘探具体勘探什么呢?每个朝代的帝王陵墓都有自己独特的形制,而陵墓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文物如果能够在发掘墓葬的同时,完整地将帝陵的形制保留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考古发现。

根据明代帝王陵形制,勘探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找到通往地宫的隧道,这样才能在保证陵墓完整的情况下进入玄宫可是考古队员们之前从来都没有发掘过明陵,对于明陵的形制也只能从史书中获取些许信息在一番折腾之后,考古队依然没有找到地宫入口的蛛丝马迹。

于是,发掘委员会决定先找一个小的陵墓进行“试掘”他们选择了明献陵,里面埋葬的是朱棣的长子,宋仁宗朱高炽但是半个月过去了,勘探工作还是一无所获后来,经过研究,委员会决定将发掘目标转向定陵定陵是明代万历皇帝的陵墓,营建的时代距今约300年,在明十三陵中的规模仅次于长陵。

定陵虽然历史上曾遭受过三次大火,但一些地面建筑仍然保存了下来通过这些地面建筑,或许能够找到陵墓构造的线索这一次,考古学家们从宝城前开始勘查什么叫“宝城”呢?其实就是帝王陵墓地宫上面的城楼中国古代帝王陵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封土都采取了宝城、宝顶的形式,建筑方法是在地宫之上砌筑高大的砖城,砖城的城墙上还设置了垛口和女墙,宛如一座小城,这就是“宝城”。

地宫入口的秘密,很有可能就藏在宝城之中最开始的几天,考古队一无所获这一天,当队员们勘探到宝城的一角时,队长赵其昌突然发现,在离地面三米多高的城墙上方,有几块城砖塌陷下来,露出一个直径约半米的圆洞!由于当时没有梯子,附近又找不到大块的石头和木料,队员们便搭人梯上到了洞口。

经过观察发现,这个洞口像是个门券的上端,光照处可辨别砖砌的痕迹但是在场的人,都无法判断门券的真伪于是,他们请来了夏鼐先生现场勘探根据多年的经验,夏鼐先生推测,这就是通往地下玄宫的入口这一论断,让大家都舒了一口气。

忙活了那么久,终于要见到曙光了……定陵的入口终于找到了,考古队全力投入到发掘工作中由于发掘工作量大,考古队还特意从附近的村庄雇佣了38名民工他们分成三队,在考古队的指导之下,挖下了第一锹土发掘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尽管走了一些弯路,考古队们总算是找到了通往地宫的石门。

这两扇石门,一看就价值不菲,用整块汉白玉做成,即使历经了三百年的沧桑,仍然洁白如雪每扇大门上都有九九八十一枚乳状门钉,门面上还雕着口衔圆环的“铺首”队员们轻轻向前推了一下石门,发现没有任何反应有人用手电筒往门缝里照了过去,只见一块石条把大门死死给顶住了。

这可难倒了考古队为了保证石门的完整无缺,又不能采用暴力手段把石门推开看来只能“智取”了根据常识,石条是不可能由奴仆在地宫里面顶住石门的,因为地宫是埋葬帝、后的处所,其他人是不能与帝、后同穴的因此只有一种可能,石条是由人在门外顶住石门的,应该有一种可以从外边拉住顶门石的工具。

那到底是什么工具呢?考古队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从有关明末崇祯皇帝入葬的记载中找了一些蛛丝马迹根据《肃松录》的记载,1644年,昌平州吏赵一桂,为埋葬吊死的崇祯皇帝和周皇后,用了一种叫“拐钉钥匙”的工具,打开了裕陵石门。

“拐钉钥匙”究竟长什么样,史书里没记载,这又难倒了考古队突然,有人灵机一动,找来了一根小手指粗的钢筋,把顶端弯成了半个口字形,立着从门缝里送进去,再转过来,套住顶门石的腰部,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套住顶门石腰部的一个牢固的“拐钉钥匙”。

靠着自制的“拐钉钥匙”,考古队终于打开了地宫的大门整个地宫的构造分为前、中、后殿和左右配殿五个部分经过一番搜索,大家终于在后殿的中部偏西处,发现了三口朱漆的棺椁!毫无疑问,这就是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皇后死后的栖息之地,这一年多的发掘,总算有了个圆满的结果。

不过那个时候,首先需要解决的是解开这三具尸体之谜他们是保存完好还是早已腐烂?穿的什么衣服?葬式如何?带着诸多疑问,考古队员们慢慢走向这三具棺椁大家发现,右侧的那具尸体损坏最严重,需要首先清理地宫一旦被打开,里面恒定的环境将不复存在,对尸体和文物来说,是个极大的隐患,所以说,当务之急是马上将损坏严重的文物清理掉。

原来,这具棺椁里躺着的是孝靖皇后孝靖皇后比万历皇帝早去世十年,最开始埋在了东井的平岗地,棺椁腐烂得比较快后来,她的孙子朱由校继位之后,追封她为了「孝靖温懿敬让参天胤圣皇太后],并把她的棺椁从平岗地迁出,一起葬到了定陵。

这一番折腾,导致棺椁的损坏尤为严重棺椁被打开的时候,孝靖皇后的尸身已经只剩骸骨了棺内还随葬了大量的锦缎、衣服、金银器等接着清理的,是左侧孝端皇后的棺椁孝端皇后是万历帝的原配,比他早三个月去世,万历帝去世后,他们一同被葬在了定陵。

最后清理的是万历皇帝的棺椁他的棺椁最大,长3.3米,高1.8米,棺内除了他的尸体外,塞满了各种陪葬品他最上层盖的是织锦被,被下放着袍服和织饰匹料万历皇帝身着刺绣衮服,腰系玉带,头戴乌纱翼善冠;下身穿黄素绫裤,足蹬红素缎高绣靴。

当然,万历和他的皇后们怎么也不会料到,死后三百年后,会以这样的方式再度回到人们的视线理想情况下,定陵的发掘解决了很多遗留的历史问题但是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考古学家们始料未及的……考古学界有一个规定:。

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这里我们再补充一点,事实上,不仅是帝王陵,连普通的古代墓葬,考古工作者们都很少去主动发掘现在,考古工作者做的比较多的,是配合一些城市基建工程所进行的被动性发掘,尤其是那些历史比较悠久的城市,往下一挖,很有可能碰到古代墓葬,这个时候就需要考古队去“救火”了。

“不主动发掘皇陵”这个文物保护理念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经历了发掘定陵的惨痛教训之后才逐步形成的当时,定陵的发掘过程中,在发现帝后的棺椁之前,一切的流程都是按照标准的考古学规范进行的,发掘过程也有很多收获,解决了很多历史疑问。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万历皇帝生前最喜欢的女人,其实并不是两位皇后,而是郑贵妃在他弥留之际,希望永远与郑贵妃在一起,于是遗命封郑氏为皇后,死后葬于定陵玄宫可是,三百年后定陵玄宫开启,并没有郑贵妃的影子,陪伴在万历皇帝身边的,分别是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

不过,这或许也可以理解万历皇帝生前就已经对他的臣子失去了威慑力,那么在死后,这种威慑力就更加荡然无存了当时朝中的大臣们都排挤郑贵妃,所以不履行这一愿望也是有可能的然而,由于当时的技术手段不是很先进,很多有价值的文物发掘之后都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

首当其冲的是出土的丝织品对于丝织品的保护,当时的考古队员都没有经验有人建议,丝织匹料可以像古画一样进行托裱,背后衬用韧性大的纸张,方便卷舒;还有人建议,在浆糊内加入防腐剂,方便长久保存但是,由于缺乏专业人士的现场指导,托裱工作进行得很粗糙,一些不当手法也加速了丝织品的腐化。

同样遭受悲惨命运的是还有帝后的三具棺椁现在大家去定陵地宫参观,去玄宫的后殿,你会看到那里摆着三口巨大的棺椁,但这却不是金丝楠木制作的,而是用白灰和水泥制成的复制品那么,真正的棺椁去了哪里呢?居然是被当时的工作人员扔到了城外的山沟里头!!。

1959年9月30日,当时正逢定陵博物馆开馆,时任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嫌地宫脏乱,要求工作人员将棺椁全部扔了出去一个星期后,定陵棺木被扔的消息传到了夏鼐耳中这位考古学大师气得全身发抖,马上打电话让博物馆重新捡回棺木,加以保护。

可是,空荡的山谷里早已不见了棺木的踪影定陵的发掘是考古史上的一场悲剧。正因为有了它的前车之鉴,整个考古学界才决定,不主动去发掘帝王陵墓。就让这些人类的伟大遗产完整地保留下来吧。

定陵里的龙椅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探索探索发现考古中国全集(探索发现考古中国定陵传奇)学到了吗

2023-09-24Aix XinLe125

探索发现考古中国全集(探索发现考古中国定陵传奇)学到了吗如果从公元前221年嬴政称帝开始算起,到1912年溥仪退位宣告中国帝制的结束,在这2132年的时间里,大大小小一共出现了422位皇帝。…

历史历史学科网高中(学科网历史试卷答案)干货满满

2023-09-24Aix XinLe72

历史学科网高中(学科网历史试卷答案)干货满满全国I卷(试题与答案来自湖南省考试院湘微网)全国II卷(来自学科网)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

探索探索发现考古中国全集(探索发现考古中国2004全集)太疯狂了

2023-09-24Aix XinLe101

探索发现考古中国全集(探索发现考古中国2004全集)太疯狂了考古系列精选纪录片合辑…

历史历史学科网高中(学科网历史试卷答案)深度揭秘

2023-09-24Aix XinLe11

历史学科网高中(学科网历史试卷答案)深度揭秘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君臣不用…

探索探索发现考古中国全集(探索发现考古中国2004全集)学到了

2023-09-24Aix XinLe77

探索发现考古中国全集(探索发现考古中国2004全集)学到了《考古中国:15位考古学家说上下五千年》精选14个代表中华文明的大遗址,涵盖都邑、陵墓、水下、高原、沙漠、窑址等众多场景,考古学家们讲述亲历的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