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发现考古中国全集(探索发现考古中国全集2)怎么可以错过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考古网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ID:zhongguo kaogu)。2020年1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考古网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ID:zhongguo kaogu)2020年1月1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论坛·2019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
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公布了201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六项入选项目,分别是:山东省滕州市西孟庄龙山文化遗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红河遗址、陕西省神木市石峁遗址皇城泰达台遗址、山西省绛县西五壁遗址、枣树林春秋与曾国号。
湖北省随州市墓地,乌兰县泉沟青海吐蕃时期壁画墓山东省滕州市西孟庄龙山文化遗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孟庄遗址展现了保存较为完整、结构清晰的龙山文化聚落发现墙体、坑坑、房址、灰坑、墓葬、炉址以及大量的柱洞,分布、组合得十分有规律,形成自成一体的单元,形成有围墙的聚落。
可分为两期,下层方墙阶段和上层圆墙阶段方形栅栏很可能建于龙山初期,一直使用到龙山初期早期后期为圆栅所取代,一直延续到龙山中期圆栅被废弃为止
西孟庄遗址龙山文物分布图如果这反映了当时的一种基本聚落形式,将为我们了解龙山文化的基层聚落结构以及基层人们的生活、经营方式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定居点龙山文化如果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聚落,那么识别其性质就非常重要。
它首次表明龙山文化时期的聚落发生了非经济意义上的功能分化,这对于我们分析和估计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西孟庄遗址出土的陶鼎和陶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红河遗址(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7年及此前的四次发掘明确,红河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与鞍钢西文化属于同一类,是鞍钢西文化的典型遗址,是鞍钢西文化的中心聚落。
2018年至2019年第五次发掘共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鞍钢溪文化遗址12处、夏商时期民居遗址1处、两周时期白金堡文化遗址12处、清代墓葬81处对三个新石器时代晚期环坑的解剖、清理及其河段清理,基本明确了其形态结构、开挖建造的时代和顺序、开挖建造的过程、使用和废弃的过程。
东区夏商及新石器时代遗存首次揭示并厘清嫩江流域史前聚落形态,对于我国史前考古聚落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环路的出现和大型民居的使用,说明了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渔猎文明的聚落格局这同时缩短了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发展进程与中华文明核心区的时间差。
它将嫩江流域进入文明社会的时间提前了一千多年,从而改写了黑龙江流域的文明史
遗址中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陕西省神木市石峁遗址皇城台大台遗址(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队神木市石峁遗址管理办公室)世茂遗址由皇城台、内城、外城三部分组成城市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是中国已知的龙山晚期至夏初最大的城址。
2018年,皇城平台东部发现大型建筑平台上面散落着大量的建筑基础,暂称为“大平台”经过2018年至2019年的发掘,大平台的轮廓逐渐清晰大平台平面大致呈圆角方形,边长约130米它有一个夯土核心,周围环绕着石墙。
目前,大平台南侧挡土墙已基本露出,周围已全部暴露,西、北护墙位置也已确定南挡墙上发现了70多处精美石刻,其中一些也被纳入南挡墙上
皇城台大平台基金会大平台基础最迟于公元前2000年建成并使用墙上石刻的现象应该与石峁遗址中发现的石雕现象具有同样的精神内涵,“墙内藏玉”,以人头奠基,体现了石峁先民在地基上的精神滋养皇城台中大平台基础的发现和确认,正式拉开了皇城台聚落划分和功能性质探讨的序幕,为皇城台在世茂城遗址中的核心地位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南挡土墙上的6号石雕山西省绛县西五壁遗址(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运城文物保护研究所)西五壁遗址二里头、二里岗时期遗存分布面积约70万平方米;中心区位于遗址东部,面积约40万平方米,包括北部的住宅和墓地,南部中心区面积约40万平方米。
集中分布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铜冶炼遗迹获得大量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周、宋时期的遗物和遗物,其中以二里头、二里岗时期的炼铜遗存最为重要
西五壁遗址东发掘区(上为北)在二里头、二里岗时期的灰坑中,还发现了铸造小型工具的残留陶模和残留石模,这表明西五壁遗址除了能够冶炼铜外,还能够铸造一些工具新建二里头时期炭炉、二里岗下层炼铜炉等二里头、二里岗时期炼铜遗迹,。
与此前发现的铜冶炼遗存一起,丰富了西五壁遗址的内涵,代表了一个大型、专业化程度较高的铜冶炼作坊。它详细研究了早期铜的冶炼工艺技术和生产方法,甚至对夏代进行了探索。信息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二里岗时期炼铜炉遗址湖北省随州市枣树林春秋曾国公墓(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随州博物馆曾都区考古队)考古队共发掘春秋曾国墓葬86座,其中大型甲字形墓葬5座,中型墓葬19座,小型墓葬62座其中五座大型甲字形墓葬分为三组,由北向南排列。
三组大墓的墓主分别是曾公秋夫妇、曾厚宝夫妇、米甲夫妇、曾厚德夫妇墓地出土青铜器2000余件,其中青铜礼乐器近600件,青铜礼乐器铭文近6000字。这是新世纪考古发现的最大一批春秋时期青铜器铭文。
M190(曾公秋)青铜礼器套装枣树林墓地弥补了春秋中期曾国的缺失环节它利用最完整的考古发掘材料,构建了中国周代封建国家最重要的文化序列也构建了江汉地区青铜文化的标杆在曾国乃至周考古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M190(曾公秋)青铜编钟组合青海省乌兰县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海西自治州民族博物馆、乌兰县文化体育旅游广电局)墙墓(1号墓)为砖木混合结构的长方形多室墓,有墓道墓室由前室、后室和两侧室组成。
前室墓门一侧的壁画表现的是武士牵马迎客的情景其他壁画有狩猎、宴会、舞蹈和音乐,顶部描绘了各种飞禽走兽后室西侧木棺外坑底坑壁上,发现一个暗室,内有一个长方形木箱盒子内放着一顶珍珠冠、龙凤狮图案的鎏金王冠,以及镶嵌绿松石的四片冠。
金杯指的是金杯
前室东墙牵马迎客图根据出土文物特征及壁画内容和风格,推测该墓葬为吐蕃时期,碳14测年为公元8世纪泉沟一号墓是青藏高原迄今为止唯一一座有吐蕃时期壁画的墓葬该墓主人可能与吐蕃时期当地王室关系密切,这表明吐蕃时期在柴达木盆地北缘建立了高级行政和军事建筑。
这些墓葬显示出浓厚的唐文化和吐蕃文化的双重影响,对于解释吐蕃统治时期汉藏文化的融合过程以及青海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大交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隐藏的木盒中的镀金王冠和金杯除了上述6个201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外,还评选出7个入围项目,分别是:陕西省汉中市比格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浙江省义乌市桥头新石器时代遗址、内蒙古化德县司马沟新石器时代遗址、滕州市汉代东周墓地、山东省胡家草场汉墓、湖北省荆州市、吉林省图们市山镇磨盘村遗址、重庆市江津区石佛寺遗址。
此外,作为中国考古“走出去”的成果之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孟加拉国奥迪奥奈辛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在维哈拉普尔古城纳蒂什瓦尔遗址进行了考古项目。孟加拉国。该项目入选2019年国外考古新发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