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网高中(学科网历史试卷答案)干货满满
全国I卷(试题与答案来自湖南省考试院湘微网)全国II卷(来自学科网)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
全国I卷(试题与答案来自湖南省考试院湘微网)
全国II卷(来自学科网)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 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 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 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学.科网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
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
”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应了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用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
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
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
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治基础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
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
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C.行驶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D
.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
“开采煤铁事宜”——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材料二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的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在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
(1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和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0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表1 钟表的演变古代日晷被成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中世纪末期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近代早期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准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
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20世纪50年代根据原子物理学原子制造出原子钟,精准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一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
“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
对此改革,“官吏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材料二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
(7分)46.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州人一边哀叹欧洲衰落了,一边思考欧洲向何处去的问题,整个20年代,有关欧洲统一的文章、著作、杂志在英、德、法等国相继出版,呼吁建立欧洲合众国,如挪威生物学家弗里约夫·豪森在给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信中说:“在所有欧洲国家联合在欧洲合众国旗帜下之前,欧洲的持久和平是不可能的。
”当欧洲联合的呼声在民间日益高涨之际,学&科网法国总理白里安于1929年在国联大会上提出了以法、德和解为基础的“欧洲联邦”计划,后来又发表备忘录,着重强调政治行动,主张建立欧洲各国参加的政治机构然而,他的欧洲联合方案提出后,其他欧洲国家都态度冷漠,甚至表示反对。
最后,“欧洲联邦”计划不了了之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
(9分)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莫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6分) 全国III卷(网友提供)
北京卷(来自学科网)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2.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
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C.知府D.枢密副使14.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
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学&科网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A.对其思想评价受明代通俗文学左右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C.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15.猜谜语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右图所列谜语出现于晚晴,其内容谜面谜底生涯在镜中照相处海军浜成汤国旗商标为他人作寄书邮达尔文唐顺宗传位太子立宪A.折射出民众接触的西方文化元素趋于多样。
B.表明了西方文化的影响仅停留在器物层面C.反映了中国古典文化受到广大民众的冷落D.可佐证全盘西化观念盛行于大众日常生活16.毛泽东曾说:“本人信仰共产主义,主张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惟目前的内外压迫,非一阶级之力所能推翻,主张用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中产阶级左翼合作的国民革命,实行中国国民党之三民主义。
”这一论述A.阐明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理论B.说明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理由C.指明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D.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纲领17.有同学以14年抗战为题材,制作了“抗战史事示意图”(图7),其中五个序号代表五个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 “宝岛回归” ②“家园沦陷” ③“血战台儿庄”④“全民族抵抗的枪声” ⑤“中共七大召开”A. ①②③④⑤B.④③⑤①②C.②③④⑤①D.②④③⑤①18.据图8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服务网点锐减B.死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北京服务业发展C.经济体制改革极大激发了北京市场活力D.加入世贸组织使北京商品供应更加多样19.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20.
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A.皇帝制度 B.司法陪审制 C.完备法典 D.陶片放逐法21.图9取材于欧洲画家斯泰达努斯的画作《新发现》(NOVA REPERTA
)。图中所描绘的新发现
A.有助于罗马帝国的海外扩张 B.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C.宣告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诞生 D.标志着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22.图10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图中①处应填写。
A.罗斯福新政 B.“铁幕”演说 C.马歇尔计划 D.欧洲煤钢联营23.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认为,争取权利的最佳方式“不是对罪恶的消极的不抵抗”,而是“对罪恶的积极的非暴力抵抗”下列历史人物与他有类似主张的是。
A.华盛顿 B.孙中山 C.凯末尔 D.甘地37.(38分)儿童:成长、保护与发展材料一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年龄段称谓称谓由来(摘自《礼记》等)1-3岁孩提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10岁以前。
孺子孺子早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满10岁幼学人生十年曰幼,学13-15岁(男)舞勺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种文舞)15岁左右(男)束发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15岁(女)及笄十有五年而笄(笄礼)
15-20岁(男)舞象成童,舞《象》(一种武舞),学射、御满20岁(男)弱冠二十曰弱,冠(冠礼)(1)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表中能够反映礼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的称谓有哪些?简析在先秦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
(10分)材料二大约在17、18世纪,新的儿童观念逐渐形成卢梭认为:“在自然的秩序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儿童时代有属于它自己的独特观察、思维、感知方式” 18世纪末,童工约占西方工人总数的1/10
,平均每天工作13-14小时,1821年,法国爆发了反对雇佣童工的抗议19世纪,英法等国先后颁布一系列法律,限定童工的最低工作年龄及工作时间、并规定儿童要接受教育1884年,伦敦防止虐待儿童协会成立在此前后,英法等国先后制定法律,保护儿童免受肉体及精神侵害;剥夺虐待儿童的家长的监护权。
1904年,法国设立儿童福利部,1908年,英国设立儿童法庭,1924年,第一份《儿童权利宣言》提出儿童应受特殊保护1946年,联合国设立儿童基金组织1989年《国际儿童公约》确认每个儿童均有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
现已有196个国家签署该公约(2)阅读材料,概括18-19世纪儿童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概括20世纪以来儿童保护的新特点(14份)材料三古人云:孝者,“百行之本”“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
材料四三纲之根本义,阶级(等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之说为大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父子母子不必有尊卑的观念,却当有互相扶助的责任。
同为人类,同做人事,没有什么恩,也没有什么德要承认子女自有人格,大家都向“人”的路上走——吴虞《说孝》(1920年)材料五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力,国家根据未成年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孝亲尊师善待人”——《中小学生守则》(3)阅读上述材料,对“孝”这一观念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
(14分)资料来源于网络文章转自历史学科教育——END——获取更多信息敬请关注“青史考研帮”
青史考研帮院校 真题资料经验资讯
长按指纹 > 识别图中二维码 > 添加关注青史考研帮,最专业的历史学考研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