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探索的金句(不断探索的名人例子)真没想到
用融媒体打造全新的“心灵读本”
《中华读书报》首届“出版融合优秀图书案例征集活动”由中国出版协会、中国编辑学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指导进行,以专栏形式展示优秀的出版融合创新案例 近日,《中华读书报》刊登《从“青春记忆”到“现代纸书”,如何实现数字化蜕变?》一文,详细介绍了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依托数传集团自主研发的RAYS出版融合云平台,为《读者》杂志带来的数字化蜕变。
以下为原文转载:
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使用技术平台:RAYS出版融合云平台使用技术模块:视频、图文等
“如果有一本杂志,能把读者一秒带入旧时光,那一定是《读者》”作为以文摘见长的杂志,《读者》自1981年创刊以来,一直深受广大学生和文学爱好者等群体的追捧在“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指引下,每期《读者》杂志都经过了精挑细选与精心打磨——编辑要在3万余篇稿件里精选50余篇进行刊发,而每篇稿件也至少要经过50多天的推敲打磨才会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
从时事、科技、教育到文学、音乐、影视……杂志内容海纳百川、包罗万象,成为广大读者们拓展知识、接受信息的桥梁,温润心灵、培养情操的沃土青春、经典、温暖,是《读者》的标签作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它承载了几代人的青春记忆,是书写无数人生故事的国民刊物。
依托品牌影响构建线上线下联动的融合传播体系为了紧跟行业数字化发展脚步,近几年来,《读者》杂志也开始谋求转型融合发展,构建线下与线上结合的融合出版传播体系,持续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精神食粮。
线下,读者传媒推出了“读者小站”、“读者书房”、“读者阅读角”、“读者乡村文化驿站”等公共文化空间,持续创新与引领新的阅读方式和文化风尚,并延伸出《读者》大字版、校园版、繁体字版、乡土人文版、海外版、盲文版、藏文版等多个系列,为不同年龄背景、语言背景、文化背景的读者们输出有针对性的优质内容。
线上,以《读者》内容为依托,读者传媒打造了读者新媒体矩阵,建立起了《读者》杂志数字化阅读、内容发布、阅读购买分享的闭环运营体系,并取得一系列硕果例如,入驻“学习强国”平台后,《读者》订阅人数超过4000万,创设“每日一读”专栏,累计阅读量近4.4亿;在喜马拉雅频道上架音频900余集,订户数达560万,累计播放量9.6亿次;微信公众号粉丝数达到700万……。
遇见新《读者》,与名家畅聊阅读不久前,当读者们拿到刚发行的15期《读者》杂志,一份意外的惊喜随即引发了巨大反响翻阅至著名作家刘震云的作品节选,一个链接作者与读者的二维码映入眼帘扫一扫即可进入“读者树洞”小程序,通过短视频的形式,听作家亲自讲述创作背景和创作理念,全新的阅读体验和深度思考由此展开。
同时,在杂志内页也可看到相应内容的整版介绍这样前所未有的内容呈现,正是《读者》联合RAYS融合云平台倾力打造的“与您共读”原创线上栏目
多年来,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的《读者》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以丰盛的内容、立体化的阅读形式给读者带来“悦”读体验,为读者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的知识综合服务24期“与您共读”栏目的创作,可以看作是《读者》杂志迈向出版数字化创新的又一次成功探索。
匠心融合,短视频释放巨大能量一个短视频何以爆发出如此巨大的能量?这要从“与您共读”的栏目创意和文化内涵说起该栏目是依据杂志特性和读者群体特点,为《读者》量身定制的原创内容产品从选题、脚本创作、采访到视频剪辑,都倾注了大量心血。
从2022年8月15期起,策划团队每期都会结合文化热点和读者反馈,邀请当期一位文章作者向读者讲述文章的创作背景,与读者交流阅读与写作的话题同时,团队也将根据名家的成长历程、创作经历、作品内容以及与《读者》的渊源,挖掘更多、更精彩的创作故事,传递思想的力量,发挥名人效应,拉近作者与读者间的距离。
随后,团队会贴合线上阅读场景特点和碎片化阅读习惯,将采访内容进行模块化、精致化的剪辑制作,最后多渠道发布至此,作者和读者间的交流桎梏被打破,线上线下的内容资源被打通,数字化阅读模式得以重新定义
此番融合创新,不仅完善了《读者》全新的线上运营生态,也为传统杂志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效借鉴迄今,除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震云外,策划团队还邀请了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著名作家戴建业、何建明,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客座教授敬一丹,青年作家笛安,知名主持人鲁豫,歌手王源等担任共读嘉宾。
嘉宾们从自己的人生阅历出发,分享自己与《读者》的不解之缘,以及对阅读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些嘉宾涉及各领域各年龄段的代表人物,其读书分享在读者中形成了广泛的示范效应,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和互动效果
平台赋能,打造立体交互式融媒体刊物在“读者树洞”小程序中不仅有“与您共读”栏目,《读者》还联合RAYS平台,依据杂志内容定位、价值导向、用户分层、阅读兴趣、产品优势等,对内容资源进行高效统筹和匹配,最终量身定制了金句卡片阅读、人文通识课等创新服务内容,全力打造出一本多维立体交互的融媒体刊物。
在金句卡片板块中,读者可以浏览从创刊以来的精选《读者》金句,并一键查看原文出处,对卡片进行收藏、点赞、分享、评论,其真实反馈有助于反向赋能于内容建设人文通识课板块,则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精神食粮借助“读者树洞”小程序,编辑们可以在后台实时查看线上内容与服务的数据沉淀,进一步了解读者们的行为习惯、阅读偏好、消费兴趣等,从而在线上线下的运营中,促进内容与服务迭代,令小程序成为连接作者、读者、编辑的桥梁,成为加快《读者》新媒体矩阵建设的重要窗口。
创刊以来,“读者”品牌已连续19年入选世界品牌实验室“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高达422.57亿元未来,依托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读者》将进一步发挥内容资源优势、传播渠道优势,不断地探索创新发展模式,为读者们带来更多优质的作品。
(作者:王丹,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