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发现期刊(教育新探索期刊)居然可以这样
《探索与争鸣》杂志2020年征订开始啦!
◆ ◆ ◆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有学术的思想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官网地址 http://www.tsyzm.com◆ ◆ ◆ ◆注:自2018 年6月1日起,本刊只接受《探索与争鸣》网站投稿。
请收藏唯一真实官网地址www.tsyzm.com原编务邮箱tsyzm@sssa.org.cn 停止使用,原投稿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为编务邮箱和应急邮箱
1《探索与争鸣》杂志简介《探索与争鸣》是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理论刊物,系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近年来,《探索与争鸣》在学术期刊日趋专业化的格局下,积极探索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差异化发展之道,尤其是深耕思想市场,积极介入中国现实问题,走综合性、问题性、跨学科的发展路径,努力构筑刊物、论坛、新媒体、丛书、青年支持计划五位一体的现代学术媒体发展新格局,在全国同类学术期刊中独树一帜。
《探索与争鸣》一直坚持“思想温暖学术、学术关怀现实”的办刊理念,坚持做有学术的思想,在问题意识的指引下不断增强选题策划能力,积极介入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同时坚持“双百方针”,鼓励学术争鸣与创新《探索与争鸣》长期深耕技术与文明、城市与文明、社会与文明、政治与文明、思想与文明五大领域,目前已先后推出“圆桌会议”“学术争鸣”“人工智能与社会”“新文化运动”“重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心态”等特色栏目。
不少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报刊转载,发行量及刊发文章转载(摘)率在全国同类刊物中位居前列同时,《探索与争鸣》高度关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依托刊物、微信公号和名家,强化议题设置的能力,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话题,组织高品质的国际学术会议、圆桌会议或学术工作坊,并通过刊物予以呈现,将高端学术论坛与刊物紧密地结合起来,促进办刊质量与社会影响力双提升。
2内容精选《探索与争鸣》2019年圆桌会议一览表期数主题第1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重识中国与世界的关键第2期重新发现江南:新问题与新思路第3期中国城市的全球定位——全球城市的问题域和生长点第4期突破学科藩篱:技术时代中国人文学术的因应之道
第5期“五四·青年”专刊第6期中国70年社会变迁与结构转型第7期网络时代的知识付费与知识获取第8期①时间银行:新型互助养老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②新媒介语境下的科幻景观与科幻文化第9期①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高等教育新使命
②5G:“鸿蒙”初开的信息革命第10期媒介化生存与文学经典研究的当代性——长江学者七人谈2内容精选国际大16开,每月1期,每期 20 元,全年240元3纸刊订阅方式订阅方式一:邮局订阅(1)国内读者请向各地邮电局(所)订阅,国内邮发代号:4—496。
(2)海外读者请向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北京399信箱)订阅,国外邮发代号:4321—MO订阅方式二:汇款 or 转账读者如在当地订阅不便,请直接与《探索与争鸣》编辑部联系,选择以下汇款或转账的方式,并填写订单邮寄至汇款地址。
联系电话(传真):021-53060418(1)编辑部汇款:上海市淮海中路 622 弄 7 号社联大楼 401 室,《探索与争鸣》编辑部,邮编:200020(2)社联转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1001251129144001034,工商银行淮海中路第一支行(务必备注“ 《探索与争鸣》订刊款”)。
订单可下载、复制——
订单打印后请寄《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地址:上海市淮海中路622弄7号社联大楼401室 ◇ 如需发票,请选择邮局订阅:____________◇ 如需留存本订单,可寄复印件◇ 如需订单电子版,可联系编务邮箱:tansuoyuzhengming@126.com
◇ 联系人:冯奇 021-53060418
有学术的思想 有思想的学术 聚焦中国问题 秉持人文立场转载 | 合作 | 咨询 | 建议人文社科学者的平台欢迎一起“探索与争鸣”
更多精彩,尽在探索与争鸣Recommended reading点击下列标题 阅读更多杂志讯息| 《探索与争鸣》2019年10月新刊| 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 一个人的四十年| 从“佛系”到“油腻”:
青年的自嘲和嘲他| “马云爸爸”:数字时代的英雄崇拜与粉丝加冕|“狂人日记”百年祭| 重识中国与世界| 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 城市与文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