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的偶然性有哪些
\x26amp;nbsp; \x26amp;nbsp; \x26amp;nbsp; \x26amp;nbsp;2019年10月31日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党校第6
2019年10月31日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党校第67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院路校区)第四次党课在主M202开课。
本次的主讲老师韩晓青老师是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副教授、教研室副主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撰稿人、厅局级班《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主讲老师近年来,韩晓青老师受邀为地方党委中心组、国企、高校等讲授有关党史、党建的课程。
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共党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南亚研究》等权威报纸、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理论文章数十篇,是人民网、光明网等媒体的特约评论员壹课前观看视频
首先,同学们一起于课前观看了主题为《小平小道——改革路之源》的红色故事会视频选段视频向我们描述了邓小平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进行劳动期间的经历,回顾了邓小平注重接触工人群众、深入了解中国国情后酝酿出关于改革开放思想的过程,用他人的视角展现了邓小平简朴平易、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精神。
贰奏唱国际歌 同学们在铿锵的伴奏声中高唱国际歌,第四次党课正式开课。
叁正式上课 本次党课的主题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韩晓青老师回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走过的28年里的一个个危机时刻和重大关头,并概述了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曲折性探索历程
韩晓青老师首先指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强调了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并解释了“中国特色”道路之内涵,即它是古今中外未曾有过,马克思和列宁也没有提过的概念,它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开辟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接着,韩老师从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探索的两个阶段出发,生动地向我们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在道路探索的具体过程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初步探索和继续探索在初步探索阶段中,中国共产党人不畏惧死亡,为实现民族解放流血牺牲,但是由于片面注重群众运动而忽视了武装斗争导致革命失败。
在继续探索阶段中,虽然存在着阻碍革命新道路发展的因素,但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还是取得了巨大进展:从南昌起义到秋收起义,从八七会议到古田会议,从“三湾改编”到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在一次次重要关头进行调整,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最终在遵义会议时,中国革命从全局上开始了“走自己的路”,为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最后,韩晓青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思考的问题,他希望我们结合自己的理解,感悟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探索的历程对我们的启示 本次党课韩老师带我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探索的艰辛历程和伟大历史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在重要讲话中强调的:“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探索历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依据现实分析思考的创新思维、坚定的革命立场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也同样应该坚定社会主义立场,坚定理想信念,结合实际,开拓创新,并将这些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第四次党课至此圆满结束。
出品 | 知心助航工作室来源 | 学生党校第67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编辑 | 张慧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