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和历史的关系(档案与历史关系的认识)干货满满
( 一) 掌握档案的定义、 属性、 类型、 价值和作用( 二) 掌握档案工作的发展历史及阶段特征( 三) 熟悉档案工作的内容、 性质、 基本原则
( 一) 掌握档案的定义、 属性、 类型、 价值和作用( 二) 掌握档案工作的发展历史及阶段特征( 三) 熟悉档案工作的内容、 性质、 基本原则( 四) 了解档案工作标准化与现代化有关内容第一节 档 案
一、 档案的概念与性质( 一) 档案的定义有学术定义和法律定义之分, 学术定义的表述相对抽象, 同时涵盖范围较大; 法律定义一般采用列举型, 采用穷举方法说明对象, 《档案法》 所称的“档案” 指法律监管范围的档案, 从法律上明确了国家管理档案的范围, 专指“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 的档案”, 并非一般意义的档案。
档案法律定义,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2020 年) 第二条关于档案的表述为代表: “本法所称档案, 是指过去和现在的机关、 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人从事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 生态文明、 军事、 外事、 科技等方面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 图表、 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 二) 档案的属性档案性质又称档案属性, 档案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一般属性1.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 这是档案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根本所在2.档案的一般属性是信息性、 知识性、 文化性和社会性
档案的信息性: 档案不但具有信息的中介性、 可替代性、 可传输性、可分享性等一般属性, 而且具有原始性和回溯性等自身的某些特征档案的知识性: 档案是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记录, 是一种原生态的知识, 具有储存和传播知识的功能, 是社会的智力资源。
档案的文化性:档案记录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 地理、 风土人情、 传统习俗、 生活方式、 文学艺术、 行为规范、 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等档案的社会性:档案是社会活动中形成的, 具有社会活动的工具作用, 同时又具有社会记忆作用。
( 三) 档案与相关事物的联系与区别分析档案与文件、 图书、 文物、 资料的联系( 共性) 与区别( 差异)1.档案与文件: 联系主要是实存形态上的直接转化关系; 区别在于文件并不是档案的唯一来源, 二者阶段不同, 价值不同。
2.档案与图书: 联系是都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记录; 区别在于来源不同、 价值不同、 信息表现方式不同3.档案与文物: 联系是都是人类社会发展、 进步的产物, 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 区别在于产生的主观意志不同, 信息内容的要求不同, 实存形态不同。
4.档案与资料: 联系是记录方式、 载体形态相同; 区别在于来源不同, 价值不同, 保管要求不同(待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