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历史天气查询1月份(历史天气查询2023年1月份气温)快来看

2023-09-07Aix XinLe


· 翔安气象月刊 ·总第107期 2023年7月刊2023年7月1日共4版顾问:黄惠镕 主编:潘金镇 副主编:蔡瑞瑶厦门市翔安区气象局主办NO.01版天气信息和展望2023

历史天气查询1月份(历史天气查询2023年1月份气温)快来看

 

· 翔安气象月刊 ·总第107期 2023年7月刊2023年7月1日共4版顾问:黄惠镕         主编:潘金镇         副主编:蔡瑞瑶厦门市翔安区气象局主办NO.01版天气信息和展望2023年6月份天气信息

一、2023年6月天气概况统计2023年6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最高气温出现在1日,为新圩镇面前埔村37.1℃月累积降雨量最大为新圩镇319.6毫米二、2023年6月日最高气温和月降水情况日最高气温:。

月降水:

2023年5月份天气展望2023年7月份天气展望一、常年7月气候概况7月,翔安开始进入夏季或台风季,气温继续升高,是翔安最热的一个月常年平均气温 28.3℃,比6月升高1.9℃;月内降水多由台风或者午后对流天气引起,常年降水量130.5毫米,比6月少72.7毫米。

7月主要灾害性天气:台风、暴雨、高温、干旱等二、7月气候趋势预测1.总趋势:预计翔安2023年7月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2.气温:预计7月平均气温30.0~31.0℃,比常年偏高1.0~2.0℃,月内高温日数5~10天,明显多于常年。

极端最高气温37.0~39.0℃,局部高于39.0℃3.降水:预计7月降水量150~170毫米,北部靠山地区180~220毫米,比常年偏少1~2成相对明显降水过程大致出现在2~4日、20~21日和25~29日。

4.台风:预计7月可能由一个台风影响翔安,影响时段可能出现在下旬。三、九龙江上游降水量预测预计九龙江上游地区(以龙岩、漳平、华安为代表站)2023年7月降水偏少1~2成,量级详见下表。

四、气候专项影响对策建议1.7月易发高温天气,请注意防暑降温,科学调度电力;2.7月可能有台风影响翔安,请注意防范;3.充分利用我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科学防灾。

NO.02版防灾减灾顾问:黄惠镕         主编:潘金镇         副主编:郑江伟厦门市翔安区气象局主办看”“听”结合早预防 强化防洪避灾意识山洪是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且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等特点。

那么山洪来临前有什么征兆吗?大家要注意了,当发现这些山洪来临前的明显征兆时,应迅速果断撤离现场“看”若溪流水位极速上升,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降水引发山洪;若溪流水位骤降,可能是上游暴雨致山体崩塌阻塞河道,导致断流;如遇原本清澈的溪流突然变浑浊,可能是上游暴雨将泥沙、石块带入水中,形成山洪泥石流。

此外,还应注意观察是否有井水浑浊、地面突然冒浑水等现象,或是动植物是否出现异常反应等“听”若出现异常的山鸣声,类似火车轰隆隆的声音或闷雷声,可能发生山洪泥石流那么山洪灾害如何预防?山洪灾害季节性强,主要集中在汛期,因此公众要及时关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尽量避开山区、河道等危险区,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防护准备以确保安全。

如果公众来到山区、河道游玩,要注意观察所处地区的山势水势,事先了解所处地区山洪隐患情况,留心观察山洪灾害标识和安全转移避险路线,确定好应急措施与安全转移的路线和地点此外,在出行前尽量避免前往危险地区,并远离山区河道。

山洪易发区如何加强防范?山洪防治的首要工作是确定山洪易发区,一般将山洪易发区划分为危险区和警戒区科学确定灾害特征雨量是山洪防治及制定山洪防御方案的关键依据,一般可根据当地下垫面条件和对历史山洪灾害形成及演变过程的分析,确定警戒雨量和危险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要求,要密切跟踪山丘区天气变化,开展雨情水情实时监测,研判分析山洪灾害风险,加强跨区域、上下游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强化临灾预警,切实解决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此外,还应加大山洪灾害的相关常识和防御山洪灾害知识的普及工作,增强广大群众的自我防护能力和意识,让群众用科学实用的防洪知识来避灾、救灾。

遇到山洪如何自救?当突然遭遇山洪袭击时,要沉着冷静地以最快速度撤离,且有组织地迅速向山坡、高地处转移撤离现场时,应选择就近的安全路线沿山坡横向跑开,不要顺山坡往下或沿山谷出口向下游跑若未能及时撤离,被洪水困于低洼处的溪岸、土坎等地,应先用通信工具向当地政府和防汛部门报告洪水态势和受困情况,寻求救援。

山洪流速急、涨势猛,不要轻易游水转移,以防被山洪冲走如已被卷入洪水之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漂浮的东西寻求机会逃生。当发现高压线铁塔歪斜、电线低垂或者折断时,要远离避险,防止触电。

NO.03版农业气象火龙果专题气象服务摘要:目前我区火龙果处于开花期~膨大期~采收期,7月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月内可能出现三次明显降水过程,需注意午后雷阵雨和高温天气可能带来影响,适时遮阳、病虫害防治和采收。

一、未来天气预报与预测未来十天天气预报降水:未来十天多分散性雷阵雨,降水时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气温:7月4~9日受副高加强影响,我区部分镇街将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2023年7月气候趋势预测。

1.总趋势:预计翔安2023年7月平均气温偏高,降水量偏少2.气温:预计7月平均气温30.0~31.0℃,比常年偏高1.0~2.0℃3.降水:预计7月降水量150~170毫米,北部靠山地区180~220毫米,比常年偏少1~2成。

主要降水过程出现在2~4日、20~21日和25~29日二、影响评估目前我区已进入火龙果开花期~膨大期~采收期,相关天气影响:7月平均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多午后分散性雷阵雨,对火龙果开花座果可能造成影响;上旬有高温天气,对火龙果枝条、果造成晒伤;高温高湿适宜病虫害发展,需注意可能带来病虫害影响。

三、农事生产关注与建议1.多午后雷阵雨、4~9日有高温天气、温湿度高、晴雨反复,利于病虫害发展,注意做好病虫害防治及降温防晒措施,避免枝条、果晒伤得病、虫子啃食果子、裂果等造成降低产量和质量2.建议农户根据天气的影响适时采收售卖,采收时建议避开降水时段。

NO.04版气象科普节气释义小暑,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此时天气开始炎热,却没有达到极致。

小暑的标志是出梅,入伏,到7月22日或23日结束此时正值初伏前后小暑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也有节气歌谣曰:“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指出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已经到来,但还未达到极热的程度俗话说:“热在三伏”。

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的28天之后,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物候特点我国古人将小暑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一候温风至:小暑日后,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

二候蟋蟀居宇:五日后,由于炎热,蟋蟀离开了田野,到庭院的墙角下以避暑热三候鹰始鸷:再过五日,老鹰因地面气温太高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小暑时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诗经·七月》中描述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气候农事小暑时节光照、雨水、气温的高企,为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快速生长创造了条件“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对于人来说三伏天热得浑身难受,但是对于正在茁壮成长的庄稼来说,这个时节热量足、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正是快速生长的重要阶段。

对于辛勤的农民来说,暑来伏到,正值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大忙时节,农田里割稻插秧、中耕除草、灭虫除害、防涝抗旱四项农事尤为急迫“小暑小割,大暑大割”“割”是截断,指收割,意思是小暑大暑正是早稻收割之时。

在长江以南耕种双季稻地区,小暑时节早稻处于灌浆后期,早熟品种大暑前就要成熟收割收割之后,田地要马上进行耕地整地,包括耕翻、耙地、耖田因为水稻插下后得六十多天才能成熟,需要在小暑之后为晚秧苗施足“送嫁肥”,并于大暑立秋的伏天里(华南地区可延迟到处暑时节)进行插秧,确保晚稻在寒露时节能够收割。

出伏后就不宜再栽插水稻,季节太晚,栽了也不会有收成,故民间流传有“过伏不栽稻,栽了收不到”的农谚,否则避不过寒露风就会导致减产,甚至绝收从小暑到立秋这一段时间,农民既要抢收,又要抢种,被称为“双抢”过去手工劳动效率低下,一切工作都要为“双抢”服务,有些农村学校会放农忙假,进城打工的人员也会请假回乡“双抢”。

“要想庄稼好,田间锄草要趁早”草是庄稼的敌人草长在庄稼地里,与庄稼争抢养料、阳光和雨露,影响作物通风透光,还会使作物发生病虫害老话说“夏天多锄草,子粒长得饱”“小暑拔三稂,一拔大精光”“稂”指害禾苗的杂草,杂草的繁殖能力很强,一棵杂草结的种子多达数万粒。

小暑时节,高温高湿土壤环境为杂草滋生、疯长创造了适宜生长条件,这些“寄人篱下”的黄瘦杂草,对作物的开花结籽祸害极大,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因此,谚语说“伏里三天遍插锄,中耕除草人倍忙” 农民人手一锄,唱着《除草歌》——“入伏锄头不离手,拐儿粒子结到梢”。

见草就锄,所以显得格外忙碌,这正是《悯农》描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情景通过中耕耪锄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通气性和含氧量,促进作物根系吸收能力和新陈代谢能力,保持作物的旺盛长势俗话说“玉米见了铁,一夜长一节”,这里的“铁”是锄头等中耕除草农具,意思就是,要想玉米长得好,就要多给玉米松土、锄草。

“禾耘三道仓仓满”,从小暑到立秋,是稻田杂草最易生长的季节,要进行三次耘田,多采用效果较好却十分辛苦的跪耘这种方式是单膝或双膝跪在田中,双手在每棵稻的根部来回扒三四下,除去杂草、浮根,务使稻根四周泥平草净,并将扒下的杂草缠成团,塞进泥中。

可见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勤耕耘的劳动结晶“伏里潮湿虫易生,虫害一时谷粮空”在伏季里的高温高湿环境下,病害菌核孢子和虫卵容易在这个季节大量滋生,遭受虫害会导致谷粮空瘪造成减产,因此要十分警惕、严加防范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因虫害造成的损失占粮食总产量的14%。

我国先民在生态治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是以虫治虫小暑时节的棉花开始开花结铃,生长最为旺盛,却也是蚜虫、红蜘蛛的盛发季节,人们利用草蛉捕食多种棉花害虫,防范虫害的扩散、滋长二是稻田养鱼、养鸭治虫晚稻在小暑时节开始放鱼或放鸭治虫效果最佳。

三是利用青蛙治虫南方稻作区民间有蛙神崇拜习俗,稻农以蛙声的大小、早晚来预测年成之丰歉四是保护鸟类捕虫自古以来,人们就有保护家燕的传统,认为家燕来家筑窝会给家庭带来好运研究表明,一对家燕及其两窝小燕一个夏天能吃掉上百万只害虫。

“伏旱犹如鼠,伏涝猛于虎”,意思是就像农田里的田鼠一点一点地将粮食糟蹋殆尽一样,伏旱使作物一片一片地枯槁,让秋粮减产甚至颗粒无收伏季如果出现连阴雨,积水无法及时排出,会形成田间涝渍,使作物缺氧,引起植株生长发育不良而导致减产乃至绝收。

小暑时节,“南方伏旱,北方涝”从初伏开始,梅雨锋北移,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会迎来高温少雨天气,进入伏旱期农民对伏旱有深刻的认识,“春旱不算旱,伏旱减一半;伏天不受旱,一亩增一担”,应抓好伏前蓄水,减轻高温伏旱产生的危害。

而我国北方地区会迎来雨季,民间流传着“小暑大暑,灌死老鼠”的说法,表示此时雨水丰沛,雨量大到可以灌满老鼠洞北方地区对于伏涝害、湿害和水害往往准备不足,务必在伏季到来之前,及时疏浚农田周边沟渠,在地势低洼的农田里挖制排水沟,正如老话所说的“排水沟,窄又深,既抗旱,又防涝,旱涝丰收两牢靠”,以免“用时方恨少”。

(作者:唐志强,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历史历史天气查询1月份(历史天气查询2023年1月份气温)快来看

2023-09-07Aix XinLe185

历史天气查询1月份(历史天气查询2023年1月份气温)快来看
· 翔安气象月刊 ·总第107期 2023年7月刊2023年7月1日共4版顾问:黄惠镕 主编:潘金镇 副主编:蔡瑞瑶厦门市翔安区气象局主办NO.01版天气信息和展望2023…

艺术元旦手抄报内容大全(元旦手抄报 全国一等奖)万万没想到

2023-09-07Aix XinLe66

元旦手抄报内容大全(元旦手抄报 全国一等奖)万万没想到元旦手抄报图片大全精美元旦手抄报图片大全 元旦最早的元旦由来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

知识知识付费源码(云之道知识付费源码)快来看

2023-09-07Aix XinLe117

知识付费源码(云之道知识付费源码)快来看根据Gartner 统计,99% 的组织在其 IT 系统中使用了开源软件。每1000行代码有 14 个安全缺陷 开源软件安全不容忽视今年 3 月…

历史历史天气查询1月份(历史天气查询2023年1月份气温)新鲜出炉

2023-09-07Aix XinLe172

历史天气查询1月份(历史天气查询2023年1月份气温)新鲜出炉上海作为魔都再加上迪士尼和东方明珠等著名景点,每年去的人不在少数,这不眼下已经入秋了,但是上海的天气好是频频高温天气,于是2023年上海几月份天…

探索元旦手抄报内容大全(元旦手抄报内容大全资料)速看

2023-09-07Aix XinLe117

元旦手抄报内容大全(元旦手抄报内容大全资料)速看这幅漂亮的2018元旦手抄报通过礼物、糖果等元素小作者向我们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以及迎接2018元旦的喜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