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档案是指(历史档案是指哪个时期的档案)速看
引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档案遗产丰富珍贵,且自古就拥有体系完善的档案文献保管机构,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刻木为契”的历史传说
引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档案遗产丰富珍贵,且自古就拥有体系完善的档案文献保管机构,我国古代就有“结绳记事”、“刻木为契”的历史传说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中国的历史记载完整且丰富,其中原因与我国对历史档案文献保管的重视,具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一、古代档案思想档案思想是档案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古代尤其是宋代极其重视档案工作,形成了影响深远的档案思想,这些档案思想主要涉及档案的价值、档案工作的主要矛盾、社会地位与工作特点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其中,“为治之法,图籍为本”和“若缓而急”是具有代表性的档案思想
《安阳集》记载:“历古以来,治天下者莫不以图书为急,盖万事之根本,后世之模法,不可失也”将“图书”即档案的作用提升到“治天下”的高度,认为自古以来,统治者都将档案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档案是最急需的凭证,不可丢失。
韩琦之子韩缜继承了韩琦的档案思想,并将“图书”更正为“图籍”,提出“为治之法,图籍为本”,将宋代君臣的档案思想准确地表达了出来在此基础上,韩缜进一步提出“严立漏落之法”,对于遗失档案的行为要加重处罚与韩琦相比,。
韩缜所提出的八个字更加精确、简练,高度概括了韩琦与韩缜的档案思想,并将宋代的档案工作推到了以法治档的新阶段,充分揭示了档案对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与现代档案管理思想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国家的发展以及政治统治的需要,促进了档案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并决定着档案思想的价值取向,这些鲜明且深刻的档案思想促进了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档案工作的发展反过来又有助于国家的统治和管理二、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官制的沿革。
档案制度的制定充分体现了统治者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也体现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研究古代档案制度,可以发现古代档案制度与现代档案管理制度有很多相似之处,展现了古人的档案工作经验与智慧《庆元条法事类》中发现关档案管理和地方架阁库管理的条款,被称之为宋代档案架阁条法,。
是中国历代王朝的法典中绝无仅有的档案法规。架阁条法在档案管理方面的规定,主要包括有确保档案完整与安全的条敕、架阁库管理的条令、专门档案的收贮条令、赏格、旁照法等。
《周礼·春官》记载:“纪邦之大盟约、莅其盟书而登天府”在架阁库管理条令的部分,规定了架阁库管理的具体规范,包括“别库架阁”制度、“三年检简”制度、架阁库置官制度、立卷、插架和借阅制度、按察季点制度等,与现代档案管理制度有诸多相似之处。
条法还将文书分为现行文书、应加架阁文书、架阁库文书、常留文书和非常留文书、重害文书和非重害文书等类型,充分体现了文书的生命过程和价值轻重,对当代研究档案的价值与生命规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宋会要》等史料有关于金耀门文书库的管理制度金耀门文书库以按机构和职能分类保管档案为基本原则,要求各类档案不得混杂,体现了明显的全宗意识在库房管理中极其重视保护档案的安全与完整,在归档时有各种手续,主管人员更换时也要办理交接手续。
档案借阅有严格的借阅制度,需要经过层层审核,并且对于违反规定者有轻重不同的处罚长时间以来,“千文架阁法”一直被误以为是“千丈架阁法”,直到南宋吴曾在抄录北宋曾巩《隆平集》时,误把“千文”写成“千丈”的事情被发现。
三、中国古代档案管理官署的沿革我国古代已经出现了档案机构,研究档案机构的变化与发展,可以了解古代档案工作的发展以及其地位和作用中国古代档案机构在不同朝代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周代称之为府,有天府、盟府,春秋战国时期,有故府、楚府,汉代到宋代多称为阁,如石渠阁等,明清两代称之为库,近代才称之为馆。
档案的种类按性质可分为皇帝档案、金尧门文献馆和各级政府档案。帝国档案馆,类似于总统图书馆,是由最高统治者建立的,以保持自己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藏品主要包括档案和书籍,以及一些肖像、家谱和实物。
金尧门图书馆具有国家档案馆的性质最初,它是最高金融机构三系的图书馆后来因需要,改为专门存放三部档案的机构,并建立了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成为宋代建立的档案馆各级政府档案是宋代设立的专门机构,负责收集和管理中央机关和州、县产生的档案。
它们具有办公室档案的性质,是国家基层档案工作组织,反映了档案工作的深入发展按照建筑模式不同可以分为石室金匮式档案库和砖木结构式档案库,石室金匮式档案库是完全封闭的,数量较少,主要保存皇室极其珍贵和保密的档案;
砖木结构式档案库较为常见,主要保存政务档案,供政府机关内部使用。
《尚书·金滕》记载:“武王有疾,周公作策书告神请代武王死事毕,纳书于金滕之匮遂作金縢”北宋时期中央机关的档案工作是由主簿兼管的,到了北宋晚期,主管架阁库的专职官员被称为架阁官宋代设置架阁官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架阁库的管理,将重要档案集中起来,既便于工作,又有利于档案的保护。
宋徽宗时,设立管勾专门负责中央六部架阁文字,总称为“管勾六曹架阁文字”,到南宋时,改“管勾”为“主管”,并根据馆藏的数量,决定设官的数量宋代官名多有省称,常常省称为“架阁”在架阁官的选任上,要求必须是科举出身,或者是治学或其他方面有时望的卓异人才,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
架阁官的设置,既促进了档案的有序化管理,也加强了档案馆的建设
在宋代,诏书被用作皇帝统治世界的法律武器,诏书的格式经常被修改由于法律形式的变化,法律档案的编制空前加强宋神宗年间,设立了专门的编辑诏书办公室,供官员编写和发布诏书其次,使用故事并重视编辑会议的重要性宋代会要编修依据诸多材料,如国史、日历、实录、诏令等,具有档案资料汇编的性质。
由于会要能为处理朝政提供参考文献,因此宋代极其重视会要的编修,并且在会要编撰和保存等方面有严格的保密制度。再次,广征博采,重视当代史的编纂,这是宋代档案工作的重要特色之一。
宋代设起居院,选任专人编修起居注,记录内容包括皇帝的每日言行以及重要朝政在起居注和时政记的基础上,进一步编修日历、皇帝实录、国史等,广泛征集资料,并对他人所著史籍也非常重视最后,反复修改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评价事件的标准观点也随之变化,史书也一修再修。
建炎初年,宋高宗命范冲、常同负责编修《神宗实录》,范冲在编纂工作中,采取了保存档案原来面貌的态度和做法,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由此也可以看出宋代档案编纂工作的盛况结语随着档案管理机构的发展沿革,档案管理也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经验到理论、从探索到成熟的历程。
特别是发展到今天,档案管理的任务不单纯局限在保管上,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都越来越被重视如何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对档案管理机构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个崭新的机遇参考文献:[1]司马迁.《史记》.[2]班固.《汉书》.
[3]范晔.《后汉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