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管理体系是什么(管理体系是什么意思)难以置信
近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本次修订将标准名称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变更为“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从而进一步突出了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方向。
专栏活动快讯产品解读★文章为LexisNexis独家内容,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张 鹏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zhangpeng@zhonglun.com专栏作者张鹏律师,信息通信专业背景,法学博士、知识产权博士后,长期专注于技术类知识产权诉讼和技术交易,办理大量专利、软件著作权、技术秘密诉讼和跨境交易,出版参编10余部知识产权领域著作,现为中伦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
近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发布《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1]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更好满足当前企业对知识产权合规管理的迫切需求,为新阶段企业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供指引,本次修订将标准名称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变更为“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从而进一步突出了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建设的总体方向。
一、《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的来源演进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29490-2013)于2013年颁布实施,是我国首个知识产权领域国家标准为了提高知识产权制度运行主体的能力,国家知识产权局自2013年起,以标准化的手段,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服务全流程管理与标准体系建设相结合,联合有关单位先后共同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高等院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等多项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
其中,《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起草编制,经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标准号为GB/T 29490-2013,于2013年2月7日公开发布,201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是我国首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以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为标准化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指导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旨在指导企业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全面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精神,积极应对全球范围的知识产权竞争态势,全面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有效提高知识产权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水平。
[2]超过5万家企业通过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有力促进了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管理水平的提升2014年12月5日,国家标准委发布《国家标准委关于成立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复函》[3],成立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代号为SAC/TC554。
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知识产权管理(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传统知识保护和管理、组织知识管理等领域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日常管理和业务指导亦即,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负责全国知识产权、传统知识、组织知识等知识管理领域标准化工作,负责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的技术归口工作,负责国际知识管理标准化对口联系工作的非法人技术组织。
2015年2月13日,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目前,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2021年完成换届,第二届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4)由65名委员组成,秘书处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联合承担。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向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将中国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标准化的经验加以提升,形成创新管理国际标准ISO 56005《创新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工具和方法 指南》是中国提出并主导制定的首个知识产权管理国际标准提案。
截至目前,超过5万家企业通过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有力促进了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管理水平的提升近期国家标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29490-2013)启动修订工作,形成《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知识产权工作和企业发展的环境、形势、特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为更好地满足企业实际需要,标准起草组启动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29490-2013)的修订工作此次修订已完成申报立项,纳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编制项目计划的任务,计划号是20210641-T-463。
本标准由国家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554)提出并归口,主管部门为国家知识产权局2019年12月,启动标准修订工作2020年4月,通过广泛征集企业贯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组织专家深入调查研究,形成标准修订专家意见稿。
2020年12月,征求商标品牌等有关专家和相关企业的意见,进一步完善形成了修订立项稿,报送国家标准委进行立项申请2021年5月,国家标准委立项审批通过2021年9月,组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邀请标准化管理体系专家、标准认证机构等对修订立项稿进行讨论。
2022年6月,在吸收各方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标准文本,形成征求意见稿二、《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的内容介绍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到《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主要的思路和内容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是我们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
从形式而言,本次修订采用ISO/IEC导则中的高层结构,在结构、格式、通用短语和定义方面进行了统一,使标准各条款的逻辑更加清晰、布局更为合理,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进一步融合,提高了企业执行多个管理体系的一致性和便捷性,有利于企业进一步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综合管理绩效。
其中,“ISO/IEC 导则”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技术工作的重要文件,是各成员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基本准则同时,《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与《合规管理体系指南》(ISO 19600:2014)等加强了衔接。
从实体而言,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到《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的变化包括如下内容一是,明确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的合规导向《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在“引言”部分提出,本文件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一样采用PDCA的过程方法,同时进一步强调了“基于风险的思维”。
本文件将原则从“战略导向、领导重视、全员参与”修改为“战略导向、领导重视、全程管理”,提出将知识产权的基础管理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在产品和/或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开展知识产权管理,履行知识产权合规要求,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实现知识产权价值。
在第3章中增加“知识产权合规”的定义,将知识产权合规定义包括来源于法律法规、政策规范等的合规要求,和来源于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相关行业标准、准则,签订的合同、协议等的合规承诺在第4章 企业环境、第5章 领导作用、第6章 策划、第7章 支持、第8章 运行、第9章 绩效评价、第10章 改进中均融入了知识产权合规相关内容,突出了《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的合规主线。
二是,增加了企业环境部分并将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中的落实职责《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增加了“5 领导作用”部分继续坚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中关于“最高管理者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的观点,同时“最高领导者”的职责在坚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中有关制定知识产权方针、知识产权目标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确保知识产权方针与企业战略方向保持一致、确保知识产权目标在企业内实施并实现等职责,以提高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的实操性与实效性。
同时,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职责在坚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的制定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负责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计划的实施、监督和考核三是,进一步强化企业知识产权基础管理《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在“知识产权获取”方面强调“确保所获取的知识产权的数量和类型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相适应”,建立了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职务成果报告以及权益分配制度,明确要求建立必要的审核机制或工作流程,排除以下行为: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专利申请,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恶意注册,不正当获取他人商业秘密,歪曲、篡改、剽窃他人作品以及其他非法获取的情形。
在“知识产权获取”部分,进一步针对专利质量管控、商标策划查询、商业秘密分级分类等作出明确在“知识产权维护”部分,增加进行知识产权相关会计信息披露,建立知识产权会计核算档案,有条件的企业定期对知识产权的成本和知识产权的产出效益进行核算,对知识产权使用有所体现的产品和/或服务的资料加以保管等内容。
《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在“知识产权运用”部分,重点增补了自行实施和使用的内容,具体来说,企业应创建并保持成文信息,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a) 促进知识产权的实施和使用,开展实施场景、成熟度、所需配套条件等方面的调查,对于已实施和使用的知识产权,企业可评估知识产权对企业的贡献;b) 被许可实施和使用的知识产权,应清楚许可实施的类型,在相应的范围内进行实施;c) 明确知识产权实施和使用的管理要求,建立知识产权实施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专利、商标、地理标志、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管理过程,监控知识产权的合规、合法实施和使用;d) 宜对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品进行备案管理。
在“知识产权保护”部分,进一步要求建立涉密人员、涉密载体、涉密设备、涉密区域、涉密信息的管理要求,并按要求开展商业秘密管理工作,同时要求对外信息披露前,开展必要的知识产权合规、保密审查,并保留成文信息目前,《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仍然处于征求意见的阶段,未来可能完善的部分包括,一是,全流程合规管理的阶段性成果固化。
二是,进一步完善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的环节,特别是技术进出口过程中的知识产权合规,以及技术进出口中知识产权合规与贸易合规的衔接三是,进一步增补特定方面的具体合规,如企业广告宣传的字体著作权合规,关键采购产品的知识产权权利瑕疵担保责任等。
三、《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对企业知识产权合规工作的启示一是,对照《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建立企业合规风险识别机制《合规管理体系指南》(GB/T 35770-2017)提出,“合规风险评估构成了合规管理体系实施的基础,是有计划地分配适当和充足资源给已识别合规风险进行管理的基础。
”通常而言,企业知识产权合规体系的运行机制是,“合规风险识别——合规风险预警——合规风险分析评价——合规风险应对——合规风险监测——合规持续改进”的逻辑上升建议考虑将事件库法、合规义务识别法、流程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法等方法综合运用,保障知识产权合规风险识别的全面性与重点性,为知识产权合规管理打下基础。
二是,以关键环节的工作流程优化为切入点建构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建议以《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为指引,针对企业项目立项、研究开发、对外采购、生产与提供服务、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关键环节,建立工作流程、明确工作节点、确定工作关键成果物,将知识产权合规管理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流程,并且在全流程的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中全面管控上述第一个方面通过事件库法、合规义务识别法、流程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分析法等确定的知识产权合规风险。
三是,全面管控跨境技术合作、跨境投资、跨境并购、产品进出口等过程中的知识产权风险,建立专门的工作机制通常而言,跨境技术合作、跨境投资、跨境并购、产品进出口等过程存在着知识产权风险,并且上述知识产权风险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影响。
同时,这些过程涉及到知识产权合规、贸易合规等的交叉衔接,需要考虑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与技术进出口管制、CFIUS管制等方面的衔接,建议专门加以考虑、重点加以关注注释:[1] 详细内容参见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https://std.samr.gov.cn/gb/search/gbDetailed?id=E116673ECA4EA3B7E05397BE0A0AC6BF (2022年8月1日最后访问)。
[2] 详细内容参见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组编:《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审查员培训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2月版,第22-23页[3]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综合业务管理部:“国家标准委关于成立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复函”【EB/OL】,http://www.sac.gov.cn/szhywb/sytz/201412/t20141219_176312.htm (2022年2月1日最后访问)。
知讼团队“中伦律师事务所•知讼团队”是由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马东晓律师、张鹏律师带领的十多位律师所组成,专注于各类知识产权争议解决业务团队律师毕业于中美知名法学院,80%以上的具有理工科和法律双重背景,涉及通信电学、医药化工、光电机械等各领域。
团队有经验针对大型复杂纠纷制定推进诉讼战略,曾协助中外客户在全球竞争中成功运用知识产权营造竞争力,有效应对知识产权领域纷繁复杂的挑战张鹏历史文章:向上滑动阅览【专栏 • 知产“鹏”述】从知识产权视角看药品及医疗器械公司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撰写指引
【专栏 • 知产“鹏”述】从知识产权视角看医疗器械企业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专栏 • 知产“鹏”述】《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对专利链接制度的延伸和对药品创新的激励【专栏 • 知产“鹏”述】“发明构思”在专利侵权纠纷与专利权属纠纷中的考量
【专栏 • 知产“鹏”述】信息通信产业企业科创板上市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与审核问询意见答复要点【专栏 • 知产“鹏”述】“发明构思”在专利创造性判断中考量的实务凝练【专栏 • 知产“鹏”述】第28批指导案例实务理解(五):授权品种繁殖材料的法律地位与构成要件
【专栏 • 知产“鹏”述】反不正当竞争法互联网专条法律实务展开【专栏 • 知产“鹏”述】民事诉讼法修改对知识产权民事诉讼的可能影响速评【专栏 • 知产“鹏”述】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引领下的国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要点
【专栏 • 知产“鹏”述】第28批指导案例实务理解(四):专利技术贡献度的认定与损害赔偿数额计算中的举证责任分配【专栏 • 知产“鹏”述】第28批指导案例实务理解(三):多主体实施方法专利的侵权认定【专栏 • 知产“鹏”述】第28批指导案例实务理解(二):职务发明的认定
【专栏 • 知产“鹏”述】第28批指导案例实务理解(一):实用艺术品的著作权保护【专栏 • 知产“鹏”述】从11号批复出发:专利侵权诉讼中的律师费用如何赔偿?【专栏 • 知产“鹏”述】专利授权确权司法解释解析(9):外观设计法律观点凝练与程序证据探讨
【专栏 • 知产“鹏”述】专利授权确权司法解释解析(8):法律实践总结与发明新型法律观点凝练【专栏 • 知产“鹏”述】专利无效宣告程序听证原则的理解与适用——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裁判观点为视角【专栏 • 知产“鹏”述】商标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法律适用观察——以“惠氏”商标侵权案为视角
【专栏 • 知产“鹏”述】专利无效宣告程序请求原则的理解与适用——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裁判观点为视角【专栏 • 知产“鹏”述】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司法实务凝练与案例归纳【专栏 • 知产“鹏”述】技术投资对赌协议的理解与设计
【专栏 • 知产“鹏”述】企业破产知识产权安排“三问三答”【专栏 • 知产“鹏”述】跨境知识产权转让合规实务操作【专栏 • 知产“鹏”述】专利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生效时间对药品带量采购的影响与应对【专栏 • 知产“鹏”述】民法典实施对技术类知识产权诉讼的影响与应对(下):以司法解释和指导案例的清理为视角
【专栏 • 知产“鹏”述】民法典实施对技术类知识产权诉讼的影响与应对(中):以司法解释和指导案例的清理为视角【专栏 • 知产“鹏”述】民法典实施对技术类知识产权诉讼的影响与应对(上):以司法解释和指导案例的清理为视角
【专栏 • 知产“鹏”述】著作权法修改对版权交易和版权诉讼的影响【专栏 • 知产“鹏”述】专利授权确权司法解释解析(7):删除的条款与争议的规则【专栏 • 知产“鹏”述】专利授权确权司法解释解析(6):授权确权行政诉讼程序与证据认定
【专栏 • 知产“鹏”述】专利授权确权司法解释解析(5):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确权基本规定【专栏 • 知产“鹏”述】专利授权确权司法解释解析(4):技术启示和创造性判定【专栏 • 知产“鹏”述】专利授权确权司法解释解析(3):诚实信用原则、补充实验数据认定与专利法第26条适用
【专栏 • 知产“鹏”述】专利授权确权司法解释解析(2):权利要求用语界定规则8问8答【专栏 • 知产“鹏”述】专利授权确权司法解释解析(1):权利要求用语界定规则解读【专栏 • 知产“鹏”述】著作权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速评(一):著作权保护客体制度
【专栏 • 知产“鹏”述】民法典情势变更制度在知识产权侵权事先约定赔偿中的法律适用【专栏 • 知产“鹏”述】专利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审议稿)评述(一)——部分外观设计制度【专栏 • 知产“鹏”述】民法典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主观要件的认定
【专栏 • 知产“鹏”述】最高院知产法庭案例解析:多主体实施方法专利方案的侵权判定关于律商联讯
律商联讯是一家内容和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帮助法律、企业、税务、学术和非营利性组织的工作人员作出知情决策,实现更好的业务成果服务中国二十余年,律商联讯已经引进多个产品落地中国,包括各类在线数据库,以及享有盛誉的进口原版图书,内容覆盖全球,数据超过60亿。
同时,律商联讯与中国具有实务经验的专家团队合作,依靠自主创新技术及大数据分析,相继开发了律商网和律商实践指引系列产品我们提供的不再只是查询法律的检索工具,而是贴近法律人士的实务工作流程,帮助其处理实务问题、撰写法律文书和法律检索的360度解决方案。
—LexisNexis—关注律商网法律热点话题抢先知晓行业法律热点
识别二维码申请试用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