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和知识图谱的关系(本体和知识图谱的关系)墙裂推荐
无
信息技术中的本体(Ontology,又称知识本体)概念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专家系统与知识系统发展而来的知识工程理论,是早期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成果它是借鉴哲学中本体论(Ontology)概念,是事物及其范畴的形式分类系统,是掌控概念体系的规范。
1993年,格鲁伯(Gruber)的定义:“知识本体是概念体系的明确规范”1997年,波尔斯特(Borst)对格鲁伯的定义做了修改:“知识本体是可以共享的概念体系的形式规范”1998年,施图德(Studer)等在格鲁伯和波尔斯特的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更加明确的解释:。
“知识本体是对概念体系的明确的、形式化的、可共享的规范” 定义中,“概念体系”指描述现象的有关概念的抽象模型;“明确”指对所使用的概念的类型以及概念用法的约束须明确地加以定义;“形式化”指这个知识本体应该是机器可读的(machine-readable)或机器可循的(machine traceable);“共享”指知识本体中所描述的知识结构是用于对外交流。
知识本体帮助人们对于领域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把领域知识形式化,使之便于计算机处理知识本体还可以实现人和人之间以及人和计算机之间的知识共享,在一定领域中实现知识重用表6-1:物理世界的概念在不同领域的定义。
如何理解知识本体这个概念? 我们可以将知识本质与其他各个领域中的术语做一个对照,如表6-1所示知识管理领域的本体,是对于物理世界中特定概念的抽象模型,也就是一个针对概念的使用进行详细定义,而且这种定义是机器可读的。
而本体的具体化,就是实例,对应着一个概念的具象化本体对应着物理世界中的概念,是一个对特定领域中的概念进行属性的描述,它本身就是一个数据模型从形态上,本体类似与面向对象软件研发中的类(Class),是针对自然界一个概念的属性定义。
本体的实例是一个本体概念的具象化,是由本体实现的各个个体的实体本体实例对应着面向对象软件研发中的对象,它是类的实例化的结果例如“探井”是一个本体概念,而“樊页1井”是一口存在的、特定的探井,它就是实例再如“斑岩铜矿”是一个本体概念,而“42-12号斑岩铜矿采样”则是该本体的一个实体。
在基于知识本体实现对于知识的有效描述后,就是构建知识库构建并管理知识库的方法被称为知识管理,知识工程是一种知识管理的实施方法和实施过程,它是一种技术方法,而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所有这一切的知识技术体系,就基于知识本体这个概念而构建起来的。
2012年Google推出知识图谱技术并完成软件项目开源2013年,知识图谱技术开始引领了全球范围的知识管理技术完善,基于知识图谱技术的知识表示、知识抽取、知识融合和知识推理成为知识管理项目建设的关键技术。
知识图谱是在实体及实体间建立关系,构成一个实体、关系和实体的三元组将这种三元组构成知识本体的网络形态,即每个实体及其关联的属性键值对用于描述知识点,而每个关系及其属性用于表示知识点间的关联关系,那么会得到一个使用本体对数据进行编码的图。
本质上说,知识本体在通过数据实现实例化之后,就构建形成一个巨大的实体关系图,即知识图谱就是实例数据和其关系组合成网络结构通过使用知识图谱,我们可以将所有数据看作一个关系网络,而不是在数据点间绘制新的连接。
进而在这个网络关联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关联搜索和推理分析。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