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实验步骤(科学小实验步骤和原理和结论)居然可以这样
科学小实验能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满足儿童的探索欲望。本次习作就以“小实验”为主题展开。小小的实验背后隐藏着这个世界的许多小秘密,当孩子们像魔术师一样控制它时,他们能直观地感受到世界的奇妙。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厦门五缘第二实验学校三年级优秀习作科学小实验科学小实验能激发孩子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满足儿童的探索欲望本次习作就以“小实验”为主题展开小小的实验背后隐藏着这个世界的许多小秘密,当孩子们像魔术师一样控制它时,他们能直观地感受到世界的奇妙。
通过本次习作,学生不仅体验了做实验的乐趣,还掌握了按一定顺序把实验过程写清楚的方法,并能把实验中的发现以及自己心情的变化写清楚我们还评选出了不少“实验小达人”,一起去看看他们的作品吧!01一个有趣的实验。
三年1班 王誉静今天,我的好朋友龙龙和玥玥要来我家玩,我准备给他们做个实验我兴冲冲地去厨房寻找实验材料再按照书上的实验说明,我准备了一个鸡蛋、一杯清水、一袋盐、一根小茶匙和一根筷子龙龙和玥玥都来齐了,我拿出我准备的实验材料,他们都不解地看着我,我神秘兮兮地大声宣布:“今天我要给你们展示一个神奇的实验,仔细看,实验开始!”。
首先,我把鸡蛋放入水中,只见鸡蛋像喝醉酒的大胖子晃晃悠悠地沉入水底,接着我往水里加了3茶匙的食盐,拿起筷子一边搅拌一边神秘地看向我的小伙伴说:“见证奇迹的时刻就要到了哟!”龙龙和冰玥瞪大眼睛看着我手中的水杯,随着筷子的搅拌,鸡蛋缓缓地从水底往上浮了几下,眼看我的实验就要成功了,我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可没想到这位大胖子鸡蛋先生又沉了下去,我心里想:难道书上说的不对?我的实验失败了?一旁的龙龙看我沉默不语一直在冥思苦想,他说:“我们要不要再加点盐试试看?”龙龙和玥玥又分别往水杯里加了一茶匙的盐,此时,我们一共加了5茶匙的盐,我继续用筷子搅拌,加速盐在水里的溶解。
这一回鸡蛋终于像水葫芦一样,轻轻松松地漂浮到了水面上,露出了它那又白又圆的大肚皮,像刚睡醒似的,可爱极了!玥玥用手把鸡蛋按到水底,可手一松,鸡蛋立马又浮到了水面上,真好玩!
龙龙和玥玥都很好奇:为什么同样是水,只是加了盐,本来像石头一样沉在水底的鸡蛋转眼就能浮在水面上呢?我得意地笑着说:“让我来告诉你们原理吧!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小,加了5次盐后,水杯里的水就变成盐水了,盐水的密度比鸡蛋大,所以鸡蛋就能很轻松地浮在水面上了,就跟木头永远都是浮在水面上一样。
”龙龙和玥玥听了后茅塞顿开,他们拍着手说:“这个实验真的太有趣了!”收获了这个科学小知识,龙龙和玥玥开开心心地回家了。我不禁感叹道:“生活中真是处处是科学啊!”
林丽婷老师点评
小作者能条理清晰地介绍清楚实验的过程,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好词佳句来写出实验现象的变化和人物心情、神态的变化,叙事生动有趣,使读者也感受到了探索生活奥秘的乐趣。
02黄金雨三年2班 王语晖一天,我在网上偶然看到一个短视频,视频里演示了碘化钾和硝酸铅的实验,实验结果让人目瞪口呆:杯子里下起了金灿灿的“黄金雨”!真有趣啊,我也打算试试于是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夸我有探索精神,帮我网购了实验材料。
过了几天,到货了,我迫不及待想开始实验,但妈妈却拦住了我,告诉我要先看注意事项,以免发生危险于是,我按照说明书上的要求,依次准备好硝酸铅、碘化钾、烧杯、漏斗、玻璃棒、锥形瓶、洒精灯首先,我小心翼翼地取约一克硝酸铅和碘化钾放入烧杯中,再加入一百毫升水溶解。
这个过程有些困难,因为紧张,我的手直发抖,尝试了两三次才成功接着我准备将两种溶液倒入锥形瓶中混合妈妈提醒我“动作要轻一点”我便轻轻摇动瓶子,充分混合,就像变魔术一样,只见溶液迅速变成了黄色!该进行下一步了,我忘了什么步骤,赶紧又看了一眼说明书,原来我应该将混合溶液加热到九十摄氏度,一直到固体不能继续溶解。
于是,在妈妈指导下,我用酒精灯加热混合液,并趁热过滤最后,我一气呵成,将滤液倒回锥形瓶并瓶中并密封,使它冷却结晶
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我屏住呼吸,瞪大眼睛,连眨眼都舍不得,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细节一秒,两秒,三秒……,黄金雨终于出现了,只见一颗颗“黄金”像缤纷的流星雨一样散落了下来!其实,这是硝酸铅和碘化钾反应所产生碘化铅沉淀和硝酸钾,碘化铅随温度升高而溶解,之后随温度降低,黄色的碘化铅析出。
这一颗颗的“黄金雨”其实是碘化铅晶体看着光彩夺目,美轮美奂的黄金雨,回想自己第一次操作实验的过程,我内心充满一种成就感对着这场金色的“流星雨”,我默默许下愿望,希望每个人都能光辉闪耀,就像这“黄金雨”一样绽放出自己的光芒!。
杨艳鸿老师点评
小作者详细介绍了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运用了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词语把实验过程叙述得很有条理,并生动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现象,让人感觉十分神奇,文章结尾还交代实验的原理,让全文更加完整。
03小水珠的奥秘三年3班 陈彦希 荷叶上晶莹剔透的水珠圆滚滚的叶尖上挂着的露珠像一颗颗珍珠一样圆圆的为什么水珠是圆的呢?为了揭开水珠的奥秘,我在网上查阅相关的资料,想做个关于水的实验,探索其中奥秘我先准备了杯子、水、镊子,又翻箱倒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来了绣花针。
首先,往杯中加满水这时,我发现水面向上微微弯曲鼓起,像极了一张鼓面接着,我用镊子夹起针轻轻地放到水面上,可是,几次下来,小针儿都像个醉汉,倒栽葱一下子直冲杯底我有点儿着急,心里嘀咕着:“怎么回事呀?哦!我明白了,长长的针像跷跷板,也需要平衡!”这一次,我夹在针的中段,慢慢地挪到水面上,默默地倒数着:“三——二——一!”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放下。
神奇啦!小针儿在水面上玩起了“独竹飘”,自由自在地在水杯的胸膛上轻轻摇荡我欣喜若狂地喊道:“太棒了!成功了!
“这是为什么呢?”我跑去问爸爸爸爸摸着我的脑袋笑眯眯地说:“水面的水分子会形成一种膜,所以水的表面有张力,它紧紧拉拽着水面,就如同一个袋子般装着水因此能够支撑住较轻的物体如果是水很少的话,水的表面张力就会使水形成圆圆的水滴。
”“没想到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居然也能蕴含这么神奇的科学道理。”我兴奋地说,“以后我一定要多观察,多思考,学习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
傅凌燕老师点评
本文最大优点是按照实验的实际程序叙述实验过程,条理清晰,叙事具体,行文流畅,非常自然且成功运用了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将实验过程写得很详细一个小实验让小作者找到了藏在小水珠的秘密,还让小作者明白明白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无处不在,科学的奥秘无穷,我们需要用一生去探索。
04瓶口“吞”鸡蛋三年4班 许睿祁一上课,老师拿出鸡蛋和瓶子,神秘地说:“今天,我给大家变个魔术,我可以让小小的瓶口吸进这又大又圆的鸡蛋”大家半信半疑老师环顾四周说:“你们不信?那我们就一起验证奇迹”老师分发实验材料:肚大口小的玻璃瓶子、熟鸡蛋、打火机、纸片。
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了先把鸡蛋在桌上轻轻敲几下,沿着裂缝剥开,一颗洁白无暇、光滑如玉的鸡蛋跳出来了,我真想一口吃掉然后用打火机点燃纸片,对准瓶口扔进瓶里,接着把鸡蛋放在瓶口上纸片不一会儿就灭了,烟雾充满了瓶身,刚刚还一动不动的鸡蛋被吸进去了,像冰激凌融化似的“咚”掉进去了。
我吃了一惊,原来小瓶口可以吞鸡蛋啊!为什么小瓶子可以吞大鸡蛋?我回家查了资料发现纸条燃烧消耗瓶内的氧气,瓶内的压强小于大气压,于是,便落入虎穴了。生活处处有学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何莉莉老师点评
小作者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将实验过程写得很清楚,实验的观察过程写得很细致,实验结束后还通过查资料揭示了实验的原理,并表明“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意义深刻。
05鸡蛋大力士三年5班 戴子睿周末清晨,我在视频里看见一个人把鸡蛋放进水里,鸡蛋竟然浮了起来,简直太神奇了!我也迫不及待想动手实验一番了于是,我按照要求准备好了实验器材:高体玻璃杯、清水、盐、鸡蛋、勺子、筷子。
一切准备就绪在视频的指导下,我的实验开始了:我拿起鸡蛋,把它放在装满水的玻璃杯里,只听“扑通”一声,鸡蛋沉入水底在水底的鸡蛋像一只睡着的小猪,一动不动的样子非常有趣,我似乎已经听到了它的呼噜声接着我用勺子挖了一勺盐,然后倒满水,水中似乎下了一场如牛毛般的细雨,白白的颗粒飘来飘去,颇有几分美感。
随后我把鸡蛋轻轻地放了进去最后我小心翼翼地拿着筷子,轻轻的沿着它的边缘慢慢搅拌起来杯子生起“雾”了,那头“小白猪”突然苏醒了,在“雾”中跳起了优美的“舞蹈”盐慢慢溶化了,我停止了搅拌,“小白猪”又掉了下去,我真担心它会被摔得“粉身碎骨”。
于是我赶紧又加了两勺盐,一直用筷子搅拌到溶解“小白猪”突然如火箭般冲了上去,露出了“小脑袋”,似乎想看一看水外面的世界有多么精彩
这是为什么呢? 我查了一些资料,原来是因为清水的密度比鸡蛋小,盐能增大水的密度,盐加到一定程度时盐水的密度就变得比鸡里大,鸡蛋就浮起来了这个小实验真有趣!小实验,大道理我想:我以后定要多读科学书籍,多做实验,增长更多的科学知识!。
叶欣萌老师点评
小作者用生动有趣的文字记录下了自己做实验的过程,从一开始充满疑惑,到后来耐心等待,再到最后实验成功的喜悦,情绪变化清晰明了全文品读下来,让读者在感受欢乐的同时也体验了整个实验过程的乐趣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小作者在记录实验过程中善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将鸡蛋比喻成小白猪,将盐比作细雨,将鸡蛋浮出水面的过程写成:“小白猪”突然如火箭般冲了上去,露出了“小脑袋”。
语言生动形象,读来令人连连叫好!
06植物茎的秘密三年6班 罗明恩上科学课时,老师说植物的茎有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功能我很好奇,植物的茎是如何吸收水分的我想做个实验根据书本的要求,我准备好了实验所需要的材料,芹菜、水、塑料瓶和红色墨水马上就要开始做实验了,我心的心跳明显加快。
首先,我小心翼翼地把清水倒入塑料瓶中;然后,把红色墨水加入清水中,把清水染红最后,剪开芹菜的茎,把它插入红色水中我看了一下钟,是下午五点一切准备就绪,我耐心地等待奇迹的发生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我迫不及待地跑去观察芹菜的叶和茎,却丝毫没有变化过了四个小时,我忍不住又拿起瓶子仔细观察竟发现芹菜的茎有一丝丝的红色痕迹,我高兴地跳起来,迫不及待地给哥哥和弟弟看晚上9点左右,我上床睡觉了,可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老想着明天的芹菜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
早上,我一睁开眼就从床上蹦起来,跑到到厨房去查看实验结果哇!芹菜的叶子和茎都有若隐若现的红色我迫不及待地剪开了茎,发现茎横切面和纵切面都有红色的点“实验成功了!”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原来植物的茎就像是一个吸管,把水或土壤中的养料提供给叶、花和果实。
高春美老师点评
这篇习作选材真实,详细地记录了实验的过程及感受。语言表达准确,步骤连贯,尤其运用了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使实验过程清晰、明了,结尾水到渠成,解释了科学原理,并且表达了实验后的喜悦心情及收获。
07魔法水晶三年7班 沈思柔科学课上,科学老师让我们回家做一个科学小实验我想了想,看到了同桌手上带着的水晶手链,于是,我灵机一动我知道一个科学小实验,那就是——魔法水晶!说干就干,放学后,我赶紧跑到学校旁边的便利店里,购买了科学小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分别是:明矾、塑料量杯、棉签、取样勺、搅拌棒。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兴冲冲地捧着这些材料,急不可耐地回家了
到家后,我先把手洗干净,再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首先,拿出塑料量杯,小心翼翼地倒入60毫升热水接着,用取样勺3平勺明矾,放入塑料量杯,然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需要直至溶解我一直捏着搅拌棒,不停地搅动,量杯里的水就像大海里的漩涡似的,形成了一个小型的龙卷风。
不一会儿,明矾都溶解了,杯子里呈现出透明的液体我顾不上手酸,赶紧把棉签放进去最后,我把这杯“劳动成果”放到了阳台的阴凉处,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了,这个实验的要求是需要等待三天哎,还得等这么长的时间啊!才过一天,我实在按捺不住,把棉签提了起来,什么也没有!都怪我没耐心,于是,我就把棉签放了回去。
过了很久,超过三天了,我才发现:“啊!超时了!”我赶紧跑去阳台,把棉签提了起来:“哇!一块洁白无瑕的水晶新鲜出炉了!”可是,这是什么原理呢?我在网上查找了资料,才知道了答案原来,在温度下降以及水分蒸发共同作用下,明矾从饱和溶液中以结晶的形态析出。
我突然想起爸爸的生日快到了,于是,我又按照步骤做了一遍实验,然后,在最后一个步骤中,滴入蓝色色素,等时间到了,再拿出来,就变成了“大名鼎鼎”的蓝色“海洋之星”了!爸爸生日这天,我赶紧跑过去“献宝”,爸爸看见了,连连称赞,说:“你可真心灵手巧呀!”听见爸爸的称赞,我的心里暖洋洋的,连日来的辛苦,一下子都抛到了九霄云外!
唐慧娴老师点评
小作者的题目十分吸引人原来是一次实验呀!小作者运用了动作描写,把实验经过写得十分细致,学会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的词语把实验过程写得十分具体,实验结束后想起爸爸的生日,作为给爸爸的生日礼物,真是贴心的小棉袄。
08火山爆发了三年8班 赖熠恩“火山爆发了,火山爆发了!”我高兴地叫起来。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在家里做火山爆发的小实验。
实验材料有小苏打,小瓶子,一瓶汽水和一个小盆实验开始了!我们先把汽水倒入小瓶内,倒到接近瓶口的地方接着把装有汽水的瓶子放到小盆里,然后把小苏打小心翼翼地放入汽水中,汽水和小苏打碰撞后发出“咝咝咝”的声音,像在相互打招呼。
我耐心等待着奇观的发生过了一会儿,白色的泡泡就从瓶口冒出来,像一颗颗珍珠,又像小鱼在吐泡泡,美丽极了!泡泡冒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快,汽水火山真的爆发了!慢慢的,火山爆发停止了,我还意犹未尽为什么会出现火山爆发呢?因为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溶于酸性的汽水时,就会产生二氧化碳,就出现了类似火山爆发的景象。
秦怡然老师点评
小作者不仅关注到了实验现象,更能伴随现象写出自己独特的思考。小作者能够写出贴切的比喻,源于认真实验、用心观察。实验过程清晰,让大家知道了“火山爆发”的原理,整篇文章不知不觉吸引了大家。
09茎的秘密三年9班 林偲一 一次科学课上,老师告诉我们茎的秘密——茎可以运输水分和养料我心想:百闻不如一见,做个实验一探究竟吧于是,我带着满心的好奇开始了这个小实验我迫不及待地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红色的色素、玻璃杯、自来水、搅拌棒、白玫瑰、剪刀。
大功告成,材料都已准备好,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动手做实验啦!我先在玻璃杯中加满自来水接着,把一点点的红色色素加入自来水中,我拿起搅拌棒不停地搅拌,不一会儿,原本清澈见底的自来水变成了如同国旗般的深红色接着,我一手扶着玻璃杯,另一手小心翼翼地把白玫瑰插入玻璃杯中,可我刚放开手,杯子就因为撑不住白玫瑰杯子而倒了。
哎,我不禁懊恼起来,但是又转念一想:不是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吗?没事儿,再试一试
说干就干,我又满怀期待地重复了刚刚的操作,这次杯子终于没倒,我开心得手舞足蹈茎到底会不会变色呢?我坐在桌前,目不转睛地盯着玻璃杯嘀嗒嘀嗒,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到了,我赶紧把花拿出来,剪下一段,再横着剪一下,竖着剪一下。
哇!我惊奇地发现茎的里面有一条条红色,我又闻了闻,真的是色素的味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是因为茎里面有一条通道,把水分养料运送上去,水分养料便像人一样,在通道中行走,当我把白玫瑰放入玻璃杯后,含有红色色素的水便顺着通道从茎的底部来到顶端。
这真是一次有趣的实验呀!
杜可恒老师点评
果真是实践出真知!小作者勇于探究,将自己满心的好奇付诸实践在文章的开头,小作者介绍了实验的目的,不仅如此,还能使用连接词将整个实验的过程清晰明了地记录下来,失败时的懊丧化作再次做实验的动力,耐心地等待之后终于见证了茎真的会传输水分和养料的神奇,在描写实验过程时,小作者还描写了自己的心理感受,仿佛让我看到了小作者做实验时的情景。
10倒吊酒杯三年10班 方杨睿今天,我在科学漫画上看到了一个实验,叫“倒吊酒杯”“呵,好奇怪!日常的酒杯都是自然垂直竖立在桌面上,现在竟然能够“倒吊”不被摔碎?”我不禁陷入了思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关于酒杯到底能不能“倒吊”,我决定验证一下。
于是,我把实验的材料准备齐全,有旧的塑料垫一片、吸盘式挂钩两个、酒杯两只万事俱备,只欠开工!激动人心的实验开始了首先,我先从旧的塑料垫上剪下两块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并拿两个吸盘式挂钩分别吸在这两块正方形塑料垫上。
只见吸盘紧紧吸住了塑料垫,我不禁对接下的实验充满了期待接着,我拿两只酒杯,装满水然后,我将塑料垫盖在杯子上,并使塑料垫上的挂钩刚好对准杯口的中央“这样就能把杯子提起来吗?”我在心里暗想,并期待着谜底的揭晓。
最后,我拿起其中一只杯子,用手轻轻压住上面的塑料垫,慢慢倒置,使两个钩子挂在一起,往上一提,此时竟然吊起另一只杯子我感到非常惊讶:为什么酒杯能“倒吊”而不下坠呢?
之后,这个科学问题一直萦绕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追求真理就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于是我自己查了一下百科文献资料,发现原理是这样的:由于水有表面张力,可以让塑料垫与杯口完全闭合此时,外界的大气压力使得有挂钩塑料垫和酒杯成了一个整体,自然可以用钩子挂在一起了。
通过这个实验和相关资料的论证,我确定大气是有压力的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与大气压力有关,比如墙上的吸盘式挂钩、钢笔吸墨水、吸盘上挂浴花等原来,科学离我们的生活如此之近,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
刘羽佳老师点评
伽利略曾说“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小作者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用严谨精确的科学实验来论证真理实验过程的描写层次清晰,有一系列的步骤和具体生动的动作,并融入了自己独特的心情和感受。
在文章的最后,能用文献资料解释科学原理,让实验结论有据可依
-END-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