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点五下(科学知识点五下 文件)没想到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电子版整套资料
教科版小学科学1-6年级电子课本汇总教科版小学科学学生实验活动手册答案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电子课本教材图片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思维导图下载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卷汇编教科版小学科学微课+考点+课件教案汇总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知识点总结第1 课时种子发芽实验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的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2.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必须保持其他条件相同3.对于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我们可以从阳光、空气、水分、土壤和温度等方面进行究。
4.研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实验时,使其中一组有土壤,另一组没有土壤,其他条件包括水、阳光、空气、温度等都要相同5.研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时,用至少3粒种子做实验,是为了避免种子自身不能萌发的可能性,减少偶然性的发生,可以让实验更严谨。
6.研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时,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可以保障科学实验的可重复性第2课时比较种子发芽实验1.绿豆种子的发芽不需要土壤2.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温度的关系时,一组放在冰箱内另一组放在常温下,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得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3.研究绿豆种子发芽与阳光的关系时,一组用包着黑纸的杯子盖住,另一组用透明的杯子盖住,放在同一个地方,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实验结果得出绿豆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4.绿豆种子的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第3课时绿豆苗的生长1.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2.植物的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在光照的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3.阳光下的绿豆苗茎更粗壮、矮小,呈紫色或绿色,叶片呈绿色,看上去更健康;黑暗处的绿豆苗茎细长,是白色或泛黄,时片是黄色的,看上去处于病态4.绿豆苗的健康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肥料等5.生物的形态、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6.香蕉树生长在热带亚热带,那里阳光充足雨水多,所以叶于宽大松树生长在温带地区,计形叶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仙人掌原产于热带荒漠地区,叶退化成了朝,基肥限多汁,能贮存大量的水分,与那里缺水酷热、干燥的环境有关。
这三种植物的形态说明植物的器官形态是适应生存环境的结果7.形形色色的植物生长在各种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能够适应环境8.植物的茎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第4课时蚯蚓的选择1.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2.用对比实验和模拟实验的方法研究蚯蚓适宜生活的环境时,把蚯蚓放入半边明半边暗的纸盒里,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在这个实验中,盒子里的温度、湿度条件都相同,只有光的条件不同,蚯蚓会爬向纸盒阴暗的一边把蚯蚓放在干土和湿土之间,观察蚯蚓往哪边爬,在这个实验中,只有土的干湿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观察蚯蚓会爬向湿土的一边。
3.动物与植物一样,也需要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也会努力去适应环境的变化4.青蛙的体色总是和周围环境相似,使它们不显眼而不被捕食者发现;企鹅和北极狼都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因此它们有厚厚的皮毛帮助保暖;天鹅有光滑的羽毛,可以使它们的身体能很快将水甩干,而且脚上有蹼方便在水中游泳;蜥蜴的体色也和周围环境相似,能更好地伪装自己。
第5课时当环境改变了1.由于季节变化(主要是气温变化),青蛙会做出一些适应环境的行为2.作季气候温暖,草木发芽,青蛙和昆虫都会产卵和孵化:夏季气温变热,草木茂盛,昆虫大量成虫,青蛙大量抽食快速生长;秋季气温下降,草木落叶,昆虫数量减少,青蛙开始挖土,准备过冬,冬季天气寒冷,草木枯萎,昆虫进入休眠,青蛙躲在泥土中冬眠。
3.丹顶鹤是我国的珍稀动物,会通过迁徙来适应气温的变化4.春季气候回暖,丹顶鹤离开过冬地,迁往东北繁殖地;3月末4月初,繁殖地气候宜人,丹顶鹤开始配对和筑巢;入秋后,气温降低、食物减少,丹顶鹤又迁徙回温暖的南方过冬。
5.鸟类和鱼类的迁徙、蛇的冬眠、兔子的换毛等都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6.人类可以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来保护动植物第6课时食物链和食物网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2.食物是动物生存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3.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4.绿豆苗地中常见的食物链:绿豆苗→蚜虫→瓢虫→小鸟绿豆苗→蜗牛→小鸟。
落叶→蚯蚓→小鸟小草→蚜虫→瓢虫→蜘蛛→小鸟5.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6.我们一般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箭头的流动方向表示能量的流动方向7.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种动物也可能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8.我们可以通过模拟食物网的游戏来了解食物网中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9.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那么就会影响其他也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10.在绿豆苗→蚜虫→瓢虫→一小岛这条食物佳中,若瓢虫的数量突然急剧下降,则小鸟会因为失去食物而离开或饿死,而蚜虫则因为失去了天敌而大量繁殖,从而将绿豆苗迅速吃掉,最终整个食物链都被破坏了。
第7课时设计和制作生态瓶1.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2.生态系统中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动物的粪便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需要的营养。
3.制作生态瓶时要先放植物,后放动物4.制作生态瓶的参考步骤:先在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小石子这时就可以放几块),再装入大半桶自然水域中的水在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动物最后把写了本组组员名字的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5.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6.生态瓶里的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减小,氧气量减少,生态瓶中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增多7.生态瓶里的水体增多,产生的氧气量增多,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减少。
8.生态瓶里的小鱼增多,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增多如果小鱼增加两倍或四倍,那么小鱼浮到水面的次数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因缺氧而死亡9.生态瓶里的植物不是越多越好,多到一定程度,既影响植物对光的吸收,又会减小动物的活动空间,对生态系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知识点总结第1课 船的历史1.船的发展历史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2.独木舟存在装载量小,不稳定等不足。我们可以采用增宽船体等方法使其保持稳定。
3.船在水中行驶时,会受到水的阻力。船首采用流线型(尖形),可以减小船在行驶中的阻力。
第2课 用浮的材料造船1.用螺母测试船的载重量,注意不能让水浸湿螺母为了防止侧翻,应将螺母均匀地摆放2.竹筏通过加大船体,增加底面积,比独木舟更稳定、载重量更大3.竹筏的不足之处:容易浸水、不牢固4.摇橹木船和宝船解决了容易
浸水的问题,而且出现了“摇橹”“风帆”等动力系统5.生产生活的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第3课 用沉的材料造船1.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浮的,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沉的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沉的材料也可以造船2.物体在水中会受到
竖直向上托起的力,像这样的力是浮力3.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浸入水中的体积增大,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4.为了让船型橡皮泥和铝箔稳定地漂浮在水面上,我们可以增加船的。
宽度、使船体均匀不偏沉。
5.渡船的底部特别宽阔,可以提高船的稳定性。双体船是一种带有两个平行船体的船,这样做的优点是提高船的稳定性。
第4课 增加船的载重量1.船的载重量与船只的底面积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底面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
2.用弹珠模拟货物的缺点:弹珠会滚动容易沉船,测量的载重量不一定准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船分隔成几个船舱而用垫圈模拟货物测量的载重量更准确3.船舱中合理放置重物(不偏沉、不滚动)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第5课 给船装上动力
1.最早的船靠人力行驶,随着船的体积越来越大,人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船航行所需要的动力了。2.给小船装上动力
(1)用卡纸制作风帆,用风扇吹风帆模拟自然界的风(2)用电池带动扇叶转动,风力推进装置向后吹风时,小船向前运动(3)点燃蜡烛加热金属管内的水,水沸腾后向后喷出蒸汽,小船向前运动(4)给小船装动力时,要合理放置
,防止小船侧翻。
3.船可以通过船舵来控制行进的方向4.认识潜艇潜艇设计成鱼类的身体形状,可以有效减小水的阻力潜艇通过调节自身重力的大小来控制浮沉潜艇常用的动力有柴油动力和核动力5.要想使船保持动力,必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第6课 设计我们的小船1.设计我们的小船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
2.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等过程3.在设计小船的活动中,要建立质量和成本的意识第7课 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1.制作时要分工合作,先分工,再制作2.制作时要按照设计图进行3.
根据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优化小船。
4.科学阅读(1)现代轮船有骨架、船舱等结构设计,可以增加船的牢固程度,能更好地利用空间船舱还可以预防沉船(2)船底的龙骨结构,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重大发明(3)“蛟龙”号是一艘由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载人潜水器。
(4)我国已经建造了自己的航空母舰。
第三单元《环境与我们》知识点总结第1课 地球-宇宙的奇迹1.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要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2.我们的地球
(1)平均半径约为6400千米(2)大气层平均厚度约为1000千米(3)海洋平均深度约为4千米(4)岩石圈平均厚度约30千米3.地球为生命存在提供了必要条件:水、合适的空气、适宜的温度、稳定的气候4.火星大气基本不含
氧气,气候会短期内反复地剧烈变动,不能提供生命必要条件。火星大气中也基本没有氧气。5.八大行星中唯有地球的大气中有大量的氧气,地球距离太阳不远不近,保证地球上有液态水。6.丰富的海洋资源
(1)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生物、矿产、能源等多种资源(2)海洋生物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吸收者之一第2课 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1.有些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2.地球面临着多种环境问题,包括:
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全球变暖、光污染、噪声污染等3.雾霾会引起呼吸道疾病4.氟利昂的使用会破坏臭氧层5.水体富营养化和赤潮会导致大量水生生物死亡第3课 珍惜水资源1.人们生产生活中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淡水湖、河流和部分地下水。2.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很紧缺。
3.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多,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我们担忧水资源问题的原因(1)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2)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少且短缺(3)自来水来之不易,要珍惜(4)水被污染5.水资源问题的主要解决措施
(1)水污染防治。(2)在全社会大力推进节水措施。(3)采用先进的农业灌溉技术。
6.我们能为水资源问题做些什么(1)用淋浴代替盆浴,并控制洗浴时间(2)避免水龙头的跑、冒、滴、漏(3)用盆接水洗菜代替直接冲洗(4)保护环境,不乱扔垃圾,防止造成水污染7.滴灌是目前农业灌溉技术中最为节水的灌溉技术之一。
第4课 解决垃圾问题1.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1)减量化:尽可能避免产生额外的垃圾,从源头上减少垃圾(2)资源化:将回收的垃圾再利用,变废为宝(3)无害化:在垃圾管理的全过程,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是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如: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布料有害垃圾是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如:过期药品、充电电池、杀虫喷雾剂罐等厨余垃圾
是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如:剩菜剩饭、过期食品、枯枝落叶、瓜果皮壳、鱼刺鱼骨等其他垃圾是不能归类于以上三类的生活垃圾,如:陶瓷碎片、食品袋、普通干电池、大棒骨、卫生纸等3.生活中减少垃圾的方法:。
减少食物浪费、少买不必要的衣服、用布袋取代塑料袋、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第5课 合理利用能源1.电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为广泛的能源2.我国的电能组成水电主要有水电、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和火电(煤燃烧发出的电)。
3.温室效应:人类过度消耗化石能源增加的二氧化碳,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被称作温室效应4.模拟温室效应实验(1)实验现象:塑料袋内的空气温度比塑料袋外的高(2)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像塑料袋那样,既能让阳光的热量。
进入温室中,又能阻止一部分热量的散发,导致气温升高5.功率为1千瓦的电器使用1小时所消耗的电能就是1度电6.解决能源问题的方法: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7.石油、煤、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终有用尽的一天
8.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形式第6课 让资源再生1.地球上的有些资源被消耗就不可再生,如煤、石油、天然气等有些资源是可以再生的,如塑料、玻璃和纸2.我国古代的造纸技术(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蒸煮→舂捣→制浆→抄纸→晾纸→揭纸3.一张再生纸的制作过程:撕碎→搅拌→平铺→挤压吸水→通风晾干
4.生活中常见的再生纸产品有纸板和纸箱、包装纸袋、卫生纸等。5.使用1张再生纸可以节约1. 8克标准煤,相应减少二氧化碳4. 7克。6.纸的再生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7.节约用纸的行为(1)爱护并重复使用教科书(2)纸张双面打印、复印和使用(3)使用再生纸(4)用手帕代替纸巾第7课 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是复杂的,各种因素是相互关联的2.人们的行为可能破坏环境,也能够通过努力。
改善环境3.环境问题是很复杂的,依据人们居住的地域和所从事工作的不同,在看待某个污染问题时,人们会持有不同的态度为了达成可行的解决办法,需要学会协调和放弃4.不同角色对城中湖造成污染的行为角色污染行为普通市民
生活污水,倾倒垃圾等湖区渔业养殖户生活污水,倾倒垃圾,投放饲料,放置网箱,水产品死亡等湖景区游船船主生活污水,倾倒垃圾,燃油游船产生废气、废液,游客乱扔垃圾等环湖地区房地产开发商生活污水,倾倒垃圾,围湖造田,小区排污口架设到湖里
5.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城中湖的环境问题,然后试着提出一些解决方案6.模拟角色治理湖区环境时,既要从“自身角色”角度提出方案,也要换位思考,牺牲一些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第四单元《热》知识点总结第1
课 温度与水的变化1.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2.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3.观察水加热时的变化现象实验注意事项①戴护目镜②正确使用酒精灯等仪器,防止
烫伤。
(1)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水会停止沸腾,水的温度会降低(2)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会持续沸腾,水的温度不变(3)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水的沸点,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称为汽化4.
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且持续吸热。
5.水结冰时的温度,叫水的凝固点,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水从液态变成固态,称为凝固第2课 水的蒸发和凝结1.水在吸收或放出一定热量后,会发生物态变化2.水的蒸发过程吸收热量,水蒸气凝结成水的过程。
放出热量。
3.水的蒸发:湿衣服变干、水洼变干4.水蒸气凝结成水:浴室镜面上形成的水滴、水烧开时冒的白气(小水滴)、清晨草叶上的露珠5.水的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6.观察水蒸气的凝结现象(1)在玻璃杯内加入冰块,用干布将玻璃杯外壁擦拭干净,静置一会儿,观察玻璃杯外壁,发现出现了。
小水珠这是因为玻璃杯内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2)若再加入食盐,玻璃杯内温度更低,外壁上出现的小水珠更多7.自然界中水的形态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云、雾、雨、露、霜、雪等,他们的形成都与水蒸气的凝结有关。
第3课 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1.刚从冰箱里取出的牛奶,要使它变成热的,我们会把它浸在热水中热会从热水转移到牛奶2.将温度不同的水相互接触温度(1)实验现象:凉水的温度逐渐升高,热水的温度逐渐降低,最终凉水和热水的。
温度相同凉水的温度不会一直上升,热水的温度不会一直下降(2)实验结论: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3)实验中用试管控制凉水的水量,使用大烧杯让热水尽量多一些的目的是让凉水的温度尽快上升,使实验现象。
更明显3.在实验中,我们测量物体的温度通常使用温度计,生活中还有更多可以感知温度的方法,比如使用感温纸带、感温粉末4.在实验中,我们不能用手指来感知物体的温度,因为手指容易被烫伤,而且手指的感觉不准确,误差
较大第4课 热在金属中的传递1.喝汤时,将金属勺浸在热汤中,过一会儿,勺柄也热起来了热从热汤传到了勺口,然后又传到了勺柄2.在一根金属条表面均匀涂上蜡,然后将金属条固定在支架上用火加热金属条的中部,金属条上的蜡从。
中部受热部分开始熔化,然后向两端依次熔化。
3.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从加热点(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传递4.热传递有一定的方向性,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低的一端,或从一个高温物体传递给一个低温物体热传递的方向与物体的体积、质量等无关。
5.热传递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传递方式。在固体中热的传递方式主要是热传导。
第5课 热在水中的传递1.加热试管中的水
(1)水不能太多,控制在试管容量的三分之一左右(2)加热时,试管口不可朝着人(3)在清水中加入一些感温粉末,搅拌均匀,有利于观察水的流动及水温的变化(4)加热时,水变热后体积膨胀,热水比同体积的冷水轻,所以热水
向上运动。这与我们曾经学过的“热空气上升的原因”相似。2.从一侧加热烧杯中的水
(1)用滴管吸取红墨水,伸入到水下待加热的地方,挤出2滴红墨水滴加红墨水的目的是方便观察水的流动(2)加热后的热水向上流动,冷水向下流动,形成对流使整杯水的温度趋于相同(3)热对流是热由高温流体转移到低温流体的现象。
3.热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热对流4.热可以在物体间和物体内传递,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递热第6课 哪个传热快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热的良导体有铜、铝、铁等金属材料热的不良导体有
塑料、木头、陶瓷、空气等材料2.冬天时,我们触摸金属感觉很凉,而触摸木板感觉不是很凉,这是因为,木板是热的不良导体,它不会很快把你手上的热量带走3.比较木勺、塑料勺、金属勺哪个传热快(1)在相同大小的木勺、塑料勺和金属勺的勺柄中段涂上蜡,然后将它们的勺部
同时浸入热水中(2)金属勺上的蜡最先熔化,然后是塑料勺上的蜡熔化,木勺上的蜡最后熔化(3)三种勺子中,金属勺传热最快,塑料勺传热慢一些,木勺传热最慢4.比较铜、铝、铁三种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时,三种材料的。
粗细、长度要相同。
5.铜、铝、铁三种材料的导热性能排序:铜>铝>铁第7课 做个保温杯1.比较哪杯水凉得慢(1)在容量大小差不多的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相同温度的热水(2)过几分钟后测量三杯水的温度,发现。
不锈钢杯保温效果最差,塑料杯的保温效果不佳,陶瓷杯的保温效果最好(3)热的良导体散热快,热的不良导体散热慢制作保温杯时,应选择热的不良导体2.使杯中热水凉得更慢的方法(1)给杯子加一个密封的盖(2)用热的不良导体
将杯子包起来。3.保温瓶内胆原理
木塞是热的不良导体,隔绝内部物质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减少热传导与热对流。内胆中间为真空,无热传导与热对流。内壁镀银,减少热辐射。怎么获取配套课件教案习题试卷等资料?▼按下面方法扫码回复▼免费领取方式
识别二维码关注:班班通教学系统关注后在公众号最下面发送消息【452】这3个数字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识别扫码下载电子版文档
电脑端下载网址http://jazpan.com/box/545.html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电子版整套资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