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小报图片(航天科学知识小报)万万没想到
作品采用对称式构图,凸显神圣、庄严,用光影和人物组合安排。3月31日是大会闭幕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王琦宣读了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书面
油画《科学的春天》由画家丁一林于2009年所作。该幅作品描绘了1978年参加全国科学大会的科技工作者们激情昂扬地步出会场的场景。(横屏观看 效果更佳)
油画《科学的春天》丁一林 (2009年)作品采用对称式构图,凸显神圣、庄严,用光影和人物组合安排纵、横起浮的画面结构,场面处理得有序而不失生动。创作故事
画家 丁一林(摄影 刘佩瑶/人民画报)★这幅画是我构想出来的场景——科学家们在全国科学大会闭幕后,兴奋地簇拥着邓小平步出人民大会堂,“涌动感”是我要体现的1978年3月18日下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
邓小平在大会开幕式上明确指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重申了“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3月31日是大会闭幕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王琦宣读了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的书面讲话《科学的春天》。
与会代表激动地说:“今天,我们科学界的春天又回来了!”所以,我这幅画作的题目最终也确定为《科学的春天》★我要体现人们高涨的情绪,并将大会堂变成一个科学的殿堂我还实现了一个多年的心愿——为中国的知识分子造一个群像。
画中除邓小平与郭沫若作为国家领导人出现,其余共有60多位科学家,人选来源于当年《人民日报》刊登的科学家名单,我从这个名单里选择了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在搜集人物形象资料时,我参考了当年的《人民画报》《解放军画报》《民族画报》等,画报上刊登的照片对我这幅画的创作非常重要。
其中,《人民画报》刊登的一张王大珩与苏步青交谈的照片非常生动,所以我就把这两个人物作为在前景出现的科学家★作品采用对称式构图,凸显神圣、庄严画面左侧主要安排工业、航天等领域的科学家,右侧是建筑、农业等领域的科学家。
画面中心是着浅灰色中山装的邓小平和数学家华罗庚邓小平曾说:“我们国家要有一千个陈景润,那就了不得啊!”因此,我把华罗庚的得意门生陈景润、张广厚等安排在他们周围我还特意在画面中心安排了著名妇产科医生林巧稚,我利用一条黄色围巾将她“点亮”,也点亮了画面。
历史背景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中共中央在粉碎“四人帮”后国家百废待兴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会议在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发表讲话,明确提出“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扭转了多年来对知识分子“左”的政策,知识和知识分子重新受到重视。
全国科技大会不但有力地推动了科技领域的拨乱反正,而且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大会上,邓小平同志发表讲话。摄影 汤孟宗
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杨乐、张广厚(左起)是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最引人注目的科学家群体,他们为我国的基础科学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刊资料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大珩(右)和上海复旦大学数学系苏步青教授(左)在一起交谈。摄影 高明义、贾玉江/人民画报
全国科学大会小组讨论会上,全国科协代主席周培源教授(左一)和清华大学张光斗教授(左二)在一起讨论。摄影 高明义、贾玉江/人民画报
内容来源 | 2021年7期《人民画报》图片来源 | 中国专题图库视频制作 | 郭翔妹编辑 | 王伊奕校对 | 袁梦值班审校 | 黄丽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