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是指(科学教育是指科学家教育吗)奔走相告
科学教育应该带给孩子什么?——读《学习的进化》第6章的随笔近年来,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所弱化,主要原因是科学教育功利化导致的。如果科学教育变
科学教育应该带给孩子什么?——读《学习的进化》第6章的随笔近年来,科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有所弱化,主要原因是科学教育功利化导致的如果科学教育变成升学工具,那么科学教育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科学教育应该带给孩子什么呢?。
一、科学课堂应像科学家探究一样,从观察开始,形成自己的假设,然后去验证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来到美国费城的一所中学科学课堂吧整整一个月,每天一节两个小时的课,孩子们一直在研究颜色层析的问题一开始老师带了一些巧克力、口红等有颜色的东西,还准备了水、丙酮、酒精等液体,让孩子用白色的试纸粘上有颜色的东西放在不同液体里观察层析现象,然后记录。
接下来几天,孩子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生活中的物品,来观察它们在不同液体里的溶解速度和在试纸上的层析过程有一个孩子带来了一些绿色的树叶,想办法榨出树汁后,发现树叶的绿色层析出了黄色、红色,于是他猜想——是不是绿色里边包含了红色,所以到了秋天树叶就变红了?一个月后就到了深秋,他采摘的那棵树的树叶真的变成了美丽的红色。
他十分高兴,认为他的猜想得到了证实看,科学的惊奇是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自我发现,这种发现的惊奇才是科学教育需要追求的本真这所学校的孩子们的学习虽然看似效率低下,甚至研究结果都是错误的,但是却让孩子们自己经历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因为科学过程才是科学教育的核心,而非科学结论。
二、要让学生知道科学不是结论,而是发现问题,理解科学自身依然在不断发展科学体系中没有一个规律或结论永远是绝对正确的实际上,科学规律是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来的,不可能每一次验证都是绝对正确的所有科学实验永远是不完全归纳法是有条件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实验是检验谬误的唯一标准。
我们可以很容易证明一个规律是错的,但不可能证明一个规律是永远对的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甚至认为,所谓的科学就是能够被证明是错误的理论,如果无法证明它是错的就不是科学,科学不代表正确,而是代表可以被证伪科学是有生命的,它还在不断加速成长发育。
比如,超导超流、纳米技术、生命现象、思维智能、材料能源、时空本原等一大堆东西,正在困惑着当前最聪明的科学家们三、让孩子体会科学知识内在联系带来的美感和幸福感科学很美,科学的美是简洁的,是富有想象力的我们来看看科学家们是如何描绘原子的吧。
汤姆孙一发现原子可以分成带负电的电子和其他正电物质,马上就端上来一个美味的撒满葡萄干的蛋糕他说,蛋糕就是原子的本体,葡萄干就是电子,因此汤姆孙像是个美食家卢瑟福用实验发现原子里应该有个核,电子绕核旋转,就像行星绕太阳旋转一样,一个原子就像一个太阳系!这样描述原子,使得卢瑟福像个修辞学家。
后来,人们发现电子根本就没有沿着一定的轨道绕核旋转,原子中的电子就好像云雾弥漫在原子核外的空间,就是所谓的“电子云八电子云的意境是不是就像一首飘逸的朦胧诗呢?如果在很多孩子的眼里,科学学习就是做科学习题,那么我们的科学教育肯定是失败了。
假如我们的学生开始厌倦思考,仅仅满足于考试得到高分,周围的一切显得越来越理所当然,不再为自然的美所感动,总觉得科学老师像一个老妇人一样絮絮叨叨,没有新鲜的东西,那么他们可能正在越来越远离可爱的科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