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可以错过趣闻乐见(趣闻乐见画报图片)
本文图片皆可点击,观看大图。
本文图片皆可点击,观看大图。再有小伙伴问怎么看大图,小编可以不依的。
此图题名为洛神,由吴友如所绘,出自晚清时期的《飞影阁画报》吴友如与《飞影阁画报》吴友如,名嘉猷,以字行,室名“飞影阁”,江苏元和(今苏州)人,擅长人物、仕女、山水、花鸟、画法融合钱杜、任熊等清代名士而自成一家。
作为《点石斋画报》的缔造者之一,吴友如为画报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在六年之后,或因画报由英国老板掌控而备受限制,或因独立经营一份新画报的强烈愿望,吴友如最终在一八九〇年离开了点石斋书局,并于同年九月在上海英租界创办了《飞影阁画报》。
全部图画均出吴友如一人之手
《飞影阁画报》使用连史纸石印,仿折叠式每册价洋五分据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藏《飞影阁画报》,高约二十二公分,宽约十二公分封面以红色图案为衬底,上印楷书黑字《飞影阁画报》为旬刊,逢三出报,每册十幅,以千字文序
编号,如第一期为“天字一,天字二……”,第二期为“地字一、地字二……”。
上图说明:红框内,“玉字”、“冬字”即千字文,代表是哪一期内的,数字代表是这一期内的第几页小贴士: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
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后实行简化字、归并异体字后,其简体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十余个相异汉字(千字文内容可自行搜索哦~)。
每幅画均有文字说明,说明的写法夹叙夹议,不加标点,文末加盖一闲章,与标题相呼应。
《飞影阁画报》内容每期图画,第一幅为沪妆士女(时妆士女),接着是七幅新闻时事画,最后是百兽图说和闺艳汇编(闺媛汇编)沪妆士女画报每期首页的沪妆士女, 多是女子日常生活的写照, 富有生活情趣梳妆、下棋、赏花、养蚕、玩骨牌等, 一派恬静安乐的情态,为后人了解当时闺中女子生活提供了不少素材。
1
2
3
4
5
6
百兽图百兽图则搜罗天下奇兽, 如狮、虎、象、犀、麋鹿、银熊之属, 每期介绍一种, 大多数形神皆可, 但少数形象失真, 不看文字, 常会误解或者因为当时从英文译为中文,与现今的翻译不一致,而导致现在的读者无法从名字获知究竟是什么动物。
百兽图请有识之士来猜猜以下动物的现在的叫法。
小编表示无能为力验证你们的说法┓( ´∀` )┏闺艳汇编闺艳汇编(亦作闺媛汇编)画的是历代传说中的风流女子,如红拂、薛夜来等,事迹多采自《拾遗记》、《天宝遗事》、《北梦琐言》等稗[bài ]史。
看了这么多美人图,小编只想说,不看点儿历史,不知道点儿神话传说,都不知道这些女子的来历新闻时事至于新闻图画,则多半属于时事新闻和社会风俗画,图画丰富多彩, 包罗万象内容多是当时市民阶层茶余饭后、街头巷尾所津津乐道者, 有些有积极的教化作用;少数显得怪诞离谱, 应属道听途说, 口口相传夸张过头或想象而已。
同时,晚清正处于西风东渐时期,图画中有不少各个国家的场景,足可见时人对于他国之好奇
图画中的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有展现人们乐善好施的场面(图一),有当时的江湖卖艺场景(图二),有展示粤地风俗的生菜会(图三),也有描绘当时的特色建筑(图四),更有我们上海人熟悉的愚园场景(图五)不知吴友如笔下的愚园和我们所见有何异同?。
以上这组图被小编选出来只是因为有趣图一的天上下粟、下棉;图二的古桥出土;图三的有纹理的石头被人看出画来;图四的被鹰衔走考卷(背景是江南贡院哦);图五说了一个有关不同饮食习惯的有趣的故事;图六则是两个老翁在斗殴,吴友如最后评论“活得勿耐烦矣”,可谓精辟。
▲以上图片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内容涵盖天文、科技、风俗等各方面,当时的人们对世界各地所知所感可见一斑《飞影阁画报》之后续一八九三年五月,吴友如将《飞影阁画报》让给了画友周慕桥接办,自己转而创办了《飞影阁画册》,并于同年八月开始,每逢朔望出版两册,而不再有时事新闻画了。
《飞影阁画报》出到了九十期,从第九十一期开始,更名为《飞影阁士记画报》《飞影阁士记画报》一直延续到一八九四年四月,共续出《飞影阁画报》四十三期此后,周慕桥也仿效吴友如,将《飞影阁士记画报》改成了《飞影阁士记画册》,抛弃时事新闻画,专画文人崇尚的古人古事,《飞影阁画报》的历史也就此终结。
《飞影阁画报》的缺憾1、摒弃了一切可以利用的作者,全部图画都由一个人包办,这就大大限制了稿件来源新闻来源既枯,画报内容自然单调2、缺乏当时的社会热点,极大部分新闻时事画几乎都是趣闻异事《晚清画报》中有关《飞影阁画报》影印本的疑误。
1、《飞影阁画报》以千字文字序为顺序,将本该在第二十三号的“冬字”图片插入第十四号“宿字”号2、第十八号“来字”号中误入“水字”号图片、四十五号“玉字”号,导致“水字”号有缺漏,而“玉字”号则重复此类错误不一而足。
THE END :本文图片来源_
晚清画报编者:张玮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年月:2019.1馆藏地:杨浦区图书馆新馆二楼地方文献阅览区_本文参考资料:张玮.《晚清画报》前言俞月亭.光绪年间的《飞影阁画报》董惠宁.《飞影阁画报》研究 数据库推荐:
中国知网数据库使用方法:请至杨浦区图书馆新馆、平凉分馆,咨询工作人员晚清、民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使用方法: http://digital.yplib.org.cn/http/192.168.3.19:8090。
(使用浏览器打开此链接,用读者证登陆,即可检索查看精彩内容)
点击公众号底部菜单栏【我的阅读】-【我的图书】-【馆藏检索】可查看馆藏信息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公众号ID:ypqlib长按识别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