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的由来(大雪节气的由来和特征)太疯狂了
二十四节气之过冬篇隐藏至美非遗《二十四节气之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
二十四节气之过冬篇隐藏至美非遗
《二十四节气之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的非遗之路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被世界见证、古人的千年智慧得到了当今人们的认可2022年2月4日晚,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中,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与古诗词、古谚语融为一体,将神州大地的锦绣山河与冰雪健儿的飒爽英姿次第呈现,让网友惊呼“每一帧都是壁纸”,将“中国式浪漫”传递给全世界。
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其中的部分精彩时刻吧。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之过冬
立冬:11月7日-11月8日 小雪:11月22日-11月23日 大雪:12月7日-12月8日 冬至:12月21日-12月23日 小寒:1月5日-1月6日 大寒:1月19日-1月21日
节气猜猜猜
谜面儿心骄傲母心忧。(打俩节气)谜底点我试试看~小满,大寒谜面雾中远山横,城头星点点。(打一节气)谜底点我试试看~冬至谜面千树万树梨花开。(打一节气)谜底点我试试看~大雪
立冬-小雪
01 定义由来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
小雪,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小雪是一个气候概念,气候要素包括降水、气温、光照等小雪之名,因“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
“小雪”节气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节气“小雪”与天气中的“小雪”没有必然联系02 风俗习惯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中国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利用立冬这天来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正所谓“立冬补冬,补嘴空”,冬季也是享受丰收的季节人们习惯在立冬时贺冬、补冬风俗食物有草根汤、羊肉汤、饺子等。
俗语云:“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小雪节气的习俗包括腌咸菜、品尝糍粑、晒鱼干、吃刨汤、酿小雪酒等小雪腌菜,主要是北方腌雪里蕻,渍酸菜在南方某些地方,在小雪前后还有吃糍粑的习俗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是用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
小雪酒是在小雪后,用新粮食酿酒,所谓“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03 至美诗句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春近四绝句》宋·黄庭坚小雪晴沙不作泥,疏帘红日弄朝晖。年华已伴梅梢晚,春色先从草际归。
传/统/节/气
大雪-冬至
01 定义由来大雪,斗指壬,太阳到达黄经255度,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8日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降水量增多。
冬至,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的一个重要节点,这是地球赤道以北地区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是太阳南行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02 风俗习惯。
01北方吃饺子在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有吃饺子的习俗。在这天要吃饺子因为饺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间还流传着“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谚。
02南方吃汤圆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圆”。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
03喝羊肉汤每年的冬至日,连接四川成都到简阳的成简快速通道迎来了一年中较热闹的时候,人们驱车涌入位于龙泉山脉东侧的简阳市,只为寻得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
04冬至酿酒冬至大如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用糯米或者黄米,加入桂花酿造。
人/间/小/团/圆
《节气畅游记》综艺片段分析
小寒-大寒
定义与风俗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阳黄经为285°;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
斗指丑;太阳黄经达300°;于每年公历1月20日左右交节 [37]大寒同小寒一样,都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寒节气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
腊八节“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腊八节是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重要节日,这节日习俗是吃腊八粥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
宋 吴自牧撰《梦粱录》卷六载:“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寺等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腊八这天喝腊八粥这一习俗的来历和佛陀成佛有关,清代苏州文人李福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在中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九九歌“数着九九过寒冬”数九,又称冬九九,是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数九计算寒天这一方法在中国民间口口相传,有历史,乏记载,至于起源何时,没有确切的资料。
数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大寒迎年“食糯”“纵饮”“做牙”“扫尘”“糊窗”...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过了大寒又立春,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
年节恰在立春前后,大寒一到年味渐浓大寒节气往往与岁末时间相重合,期间的一些民俗多了些辞旧迎新的意味这节气期间,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腊味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作为年尾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虽是农闲时节,但家家都在“忙”——忙过年,此即“大寒迎年”的风俗。
所谓“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农历新年这段时间,民间会有一系列活动,归纳起来至少有十大风俗,分别是:“食糯”、“纵饮”、“做牙”、“扫尘”、“糊窗”、“腊味”、“赶婚”、“趁墟”、“洗浴”、“贴年红”等
冬/至/大/如/年
起居养身
安心养性,怡神敛气;注意御寒保暖;早睡晚起,劳逸结合多吃苦味助心阳,进补到尾声,“过完大寒,正好一年”此时自然界的阳气正处于从冬季的闭藏过渡到春季的升发中,人们的饮食也应顺应这一变化冬季进补到这时需收尾,为了逐渐适应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可适当吃些白菜、油菜、胡萝卜、菜花等味甘的蔬菜。
传/统/节/气
【文末小福利】2024年将至,年末与大家分享2023年的二十四节气之十二月精选h5作品,让我们一起回顾2023。
顺道一块儿来欣赏一下科文校园的节气日吧~关闭观看更多更多退出全屏视频加载失败,请刷新页面再试
刷新
视频详情
配图丨部分来源于网络文字丨整理自百度百科
关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