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居然可以这样辛弃疾的趣闻轶事是什么(趣闻轶事的轶是什么意思)

2023-09-19Aix XinLe

引言:千名进士县,六大状元郎【长文】

居然可以这样辛弃疾的趣闻轶事是什么(趣闻轶事的轶是什么意思)

 

1994年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陈建才主编的《八闽掌故大全》记载,全国共有18个千名进士县,其中,福建省占了4个这4个县分别是:晋江,历代进士1299人;莆田,历代进士1433人;闽县(今福州),历代进士1159人;建安(今建瓯),历代进士1107人。

另据1994年版的《建瓯县志》载,建瓯历代进士1154人;2004年版的《南平地区志》载,建瓯历代进士1133人    以上三份资料充分说明建瓯历代进士在千名以上,是全省乃至全国都不多见的千名进士县之一。

    经综合查阅、对照、考证《闽书》、《建宁府志》、《建瓯县志》、《中国人名大辞典》等有关史志典籍,初步统计有典有据的建安、瓯宁两县(今建瓯)籍的进士总数实际上有1200人,其中状元就有6人关于这6位状元,在建瓯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们的趣闻轶事。

一、叶齐——第一位状元    叶齐,字思可,建安(今建瓯南雅梅村)人,后来迁居建阳北宋太宗端拱元年,即公元988年,考中恩科状元,成为建瓯历史上第一位状元叶齐自幼跟老师学儒学,后来官至太常博士、陶令他倡导兴办府学,对八闽倡教兴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出自名门,儒学之秀    叶齐是叶公沈诸梁的第50世孙,是建州首任刺史叶灏的第10世孙叶姓家族人才济济、名人辈出,据民国18年版《建瓯县志》记载,建瓯历史上叶姓的进士就有77人    关于这个叶公沈诸梁,您可能不一定知道,但有个寓言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叶公好龙”,是的,叶齐的祖上叶公就是“叶公好龙”的那个叶公。

叶公,姓沈,名诸梁,字子高,春秋末期楚国军事家、政治家根据《周礼》记载,叶公沈诸梁是世界叶姓华人公认的始祖介绍到这里,大家一定很奇怪,沈诸梁明明姓沈,为什么人们都叫他“叶公”?而成为叶姓的始祖呢?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沈诸梁生于楚国王室之家,其曾祖父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其父沈尹戌在吴楚之战中屡立战功秦国出兵击退吴军后,楚昭王把沈诸梁封到楚国北疆重镇“方城之外”的叶邑为尹(叶邑即如今的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旧县乡)。

    话说沈诸梁到了叶地之后,采取养兵息民,发展农业,增强国力的策略,并制定修建东西二陂的工程计划,发动叶邑百姓开工兴建西陂主要用于拦洪,东陂主要用于蓄水东西二陂的修建,可以说开创了我国古代小流域治理的先河。

正是因为沈诸梁为叶邑作出了重大贡献,所以当地人都尊称他为“叶公”

    (二)叶公好龙,心系民众    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叶公好龙”这个成语是讽刺那些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的人其实这个故事让叶公蒙受了不白之冤清代有个叫王士祺的人曾感叹道:“地下子高应一笑,世间谁解好真龙。

”崇尚龙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特征,叶公自然也不例外,然而叶公所好之“龙”并非仅仅是涂刻在器物上的图案,而是水利灌溉之龙——引水工程    据说叶公为了开发叶县东、西二陂灌溉农田,曾在自己办公室的墙壁上画了满墙施工水系图。

一天,一位来访客人把墙壁上的水系图,当成了群龙起舞图,就毫不隐讳地说:“人们都说叶公好龙,我看叶公并非真的好龙”叶公问:“此话怎讲?”客人回答说:“风从虎,云从龙图中之龙不画云,故从得知”叶公笑笑说:“我只想引龙出水,不求腾云驾雾。

”客人问道:“何谓引龙出水?”叶公说:“凿渠引龙,龙就出水了”客人又问道:“群龙真可以引出水吗?”叶公说:“少引则宜,多引则惧”客人又问其中原因,叶公接着说:“引一龙而需工千额,需粮万斛,所以不可不慎重。

”可见叶公所好之“龙”,是水利之龙;所怕之“龙”,是怕引水工程过分加重老百姓的负担    (三)两度被黜,曲折中榜    关于叶齐中榜,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    当年戊子科主考官为礼部侍郎宋白,在录取了28人后,仍很多人有异议,认为朝廷遗漏人才。

于是,太宗诏令在崇政殿复试落第的举子,又录取了99人但仍有一名叫叶齐的举子击鼓告状,认为取士不公,开明的太宗皇帝便再次诏令在武成王庙再次复试未入选举子考官厌恶叶齐的嚣张,以“一叶落而天下知秋”为赋题,意思是你叶齐休想阻挡考试的进行,黜落了你一人,其余的人照样可以成为进士,朝廷同样可以得到栋梁之材。

    尽管考官们对叶齐没有好感,都希望他再次被黜落,但由于防弊措施严密,所以并不知道哪份试卷是叶齐的,自然无法对试卷做手脚考试结束后,合格者有几百人,名列前10名的试卷,又叫作“承恩卷”,要送给太宗皇帝御批,确定名次后当众拆封。

没想到太宗御批的“承恩卷”中第一名就是叶齐众人目瞪口呆太宗一看,十分高兴,大加赞赏叶齐的才华就这样,两度被黜落的叶齐成为端拱元年戊子恩科的状元叶齐中状元的过程真是一波三折,如果不是他有着超凡的才智学识,又怎能够在众多举子中脱颖而出,高中榜首呢!这也说明了当时建宁府的学子不同凡响,学识、胆略均不同寻常。

    二、徐奭——第一个正榜状元    徐奭(985—1030年),字武卿,生于浙江永嘉郡安固县百丈木棉村(今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司前溪口村)徐奭在泰顺度过幼年和少年时代,后跟随其父游学于福建瓯宁(今福建省建瓯县)。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壬子科,28岁的徐奭以瓯宁籍考中了天下举子梦寐以求的正榜状元,成为建瓯历史上继叶齐之后考取的第二个状元,同时也是第一个正榜状元

    (一)连中两元,才识取胜    比起首任状元叶齐来,徐奭的赴考之路可谓一帆风顺他在省试中一举夺魁,参加殿试又夺得状元,连中两元,真是足蹑风云,牛气冲天啊    徐奭学识渊博,善于写诗作赋根据欧阳修《归田录》里记载,宋真宗非常重视外表气质,每次亲赐进士及第后,一定要召其中文才最佳的三四个人,并列站在殿堂上,详细观察,然后将状元赐给那个形神光明磊落的人。

但那一次,徐奭并非是三人中形象最好的,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他得到真宗皇帝的格外青睐呢?当然是他的才识!徐奭在廷试时作了一篇《铸鼎象物赋》,其中有句:“足惟下正,讵闻公餗之欹倾;铉乃上居,实取王臣之威重”意思是“鼎足平正,所以没有听说鼎中美食倾斜倒掉的;王朝要永固,取决于君王大臣的威严重信。

”真宗皇帝被徐奭的才学与胆识所深深感动,一反常态而将状元相送    (二)治理水患,拯救太湖    宋天圣元年(1023年),徐奭任苏州通判当时苏州多水灾,冲毁太湖外塘,朝廷派徐奭与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赵贺共同督治水患。

徐奭等人在实地勘察的基础上,修成一道西堤该堤从市泾(在苏州平望南24里)以北至赤门(在今苏州葑门、盘门之间)以南,长90里,堤上共建造桥梁18座,以便利行人同时,又役使开江兵(大中祥符五年置开江营兵,专门修筑吴江塘路)1200人,向南至浙江嘉兴修筑了一道长100多里的塘岸。

并因此招回流民26000户,开垦恢复良田几十万亩,得苗税30万缗他积极兴修水利,加固堤岸,疏浚河渠,导流入海,解除了不少水患,得到朝廷诏书褒奖,升任两浙转运使        (三)出任开封,状元封侯    徐奭仕途平坦,如日中天,不免有些恃才傲物,加上他过于热衷功名,便引起了同僚的嫉妒,因此升职常常受挫。

直到天禧八年(1030年)四月,爱惜贤才的刘太后亲自降下懿旨封徐奭为翰林学士(注:正三品),权知开封府,徐奭便成了河南开封府的知府说到开封府,大家一定会想到一个人,他就是包拯包青天,一曲“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开封有个包青天”令人荡气回肠,传颂至今。

开封府是北宋时期的天下首府,相当于现在首都北京朝廷让徐奭出任开封府的知府,可见徐奭的学识才干非同一般现在在河南开封府内还陈列着历代开封府知府的名单,徐奭名列其中:徐奭,建安人,曾主贡举出任两浙转运使,苏州太湖塘岸坏,及并海支渠多湮废,水侵民田。

奭兼领其事,伐石筑堤,浚积潦,自吴江东赴海流民归占者二万六千户,岁出苗租三十万天圣八年四月(1030),以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    可惜好景不长,上任不到半年的徐奭竟英年早逝,病死在任上,年仅46岁徐奭逝后,朝廷追认他为晋宁侯,徐奭因此成为宋代119位状元中唯一一位被封侯的人。

70多年后,宋徽宗赐其号“冲晦先生”    三、徐遹——第一个古稀状元    徐遹,字绍闻,瓯宁(今建瓯)人北宋崇宁五年,即公元1106年考中特科状元旧志中记载:“特奏名,策擢第一,诏视正奏第一人恩例”。

入直秘阁,任广德军

    (一)曲折应考,矢志不渝    入仕是古代学子的奋斗目标,徐遹也不例外,他从小立下志愿,一定要勤学苦读,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然而事与愿违,尽管徐遹发愤图强,每每赴考,却总是名落孙山不过,徐遹还真是执著,尽管屡考不中,却又屡败屡考。

就这样在宋代的科考中,一转眼,意气风发的小徐竟熬成了儿孙承欢膝下的老徐大家都劝他放弃,可老人家他心难安啊,每当想起自己空有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徐遹就是不甘心,他发誓不考功名绝不罢休    旧志记载:北宋崇宁五年,即公元1106年,已是76岁的徐遹顺利通过了乡试,他租了条小船准备进京赶考。

当时同船的还有六个人,分别是姓陈李张黄苏周等六位举人船上闲来没事,大家决定各说一句,即兴赋诗一首,姓陈的举人说:“我们船上刚好有七个人,就以七人同舟联一律吧”于是,大家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对了起来,周云:“陈李张黄周与苏。

”张云:“更添徐子分相投”陈云:“竹林风月连三郡”李云:“北宿光芒聚一舟”苏云:“作者应知同议论”黄云:“诤臣须是合谋猷”最后轮到了徐遹,他想了想说:“胸中各有平津策,此去知谁作状头”这句“此去知谁作状头”将这位徐老生先的心迹展露无遗。

    (二)贵人解梦,古稀赴考    年过古稀的徐遹不顾众人劝说,再次进京赶考,他能如愿吗?其间又会发生什么风波呢?    当白发苍苍的徐遹风尘仆仆地赶到京城投宿客栈后,却遭遇了年轻学子们异样的眼光和冷嘲热讽,这让原本信心满满的徐遹犹豫了,这天他早早地就睡下了。

第二天天刚亮,徐遹就起床了,他一个人在街上溜哒,心事重重地样子原来他昨晚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出现的三个情景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一个是在墙头种白菜,一个是下雨戴斗笠还撑着一把伞,第三个是与一美女同床共枕,却是背对背。

    正巧一位算命先生走过,徐遹连忙追上去要求解梦,当算命先生了解到徐遹是进京赶考的举人时连连摇头:“墙头种白菜——白种,戴了斗笠还撑伞——多此一举,与美女背对背——没戏!”这给徐遹当头一棒,难道此次赶考又要以失败告终?

    垂头丧气的徐遹回到客栈,收拾行李打算回家,客栈的老板拦住他,问明原由后,说:“这是个很吉利的梦呀,您看这墙头种白菜不就是高种(中)嘛,戴了斗笠还撑伞这是双保险呀,与美女同床,虽是背对背,但只要您一翻身不就得到了?”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客栈老板的一番话让徐遹茅塞顿开,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应考,也许这就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考试了。

    (三)白马青衫,杏花簪帽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真如客栈老板所言,徐遹高中了,考中了特科状元唐宋以来,凡是科考放榜以后,新科进士会有一系列的庆贺活动,如闻喜宴、樱桃宴、曲江宴、月灯阁打球、大雁塔题名等。

其中曲江宴常常设在江边的杏园,当时正是杏花盛开的时节,新科进士都会采摘鲜艳的杏花枝插在帽沿上,游走街市,所以红杏又被称为“及第花”唐末诗人郑谷在《曲江红杏》中写道:“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    关于及第花杏花还有一个“杏花簪帽”的典故,那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宋代书法家张邦基所著的《墨庄漫录》中就记着这件事,说徐遹屡考不中,直到北宋崇宁五年才考中特科状元,当年他已经老了闻喜宴后,徐遹和同科进士们一样帽上插枝杏花,一起去了长安街的平康坊,他们去那干什么呢?其实也就是逛青楼。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古代的青楼与现在的色情场所不同,青楼女子不仅楚楚动人、仪态万方,而且还接受过特殊系统的训练,其中最出众的甚至不亚于正规儒家教育培养的名士所以青楼可以说是一个包括社交活动、艺术沙龙在内的综合性娱乐场所,自然成为古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热衷的场所。

在当时,平康坊是“京都侠少”和“新科进士”最常活动的地方    话说已73岁高龄的的徐遹和同伴们来到了平康青楼,一番浅斟低唱、歌舞为赋之后,大家也都带着几分醉意尽兴归去第二天醒来,徐遹才发现其他人帽上插的杏花昨夜都被青楼女子要了去,只有他帽上的那枝还在。

看着自己满头的白发,徐遹不禁哑然失笑,随手题了一首诗:“白马青衫老得官,琼林宴罢酒肠宽平康过尽无人问,留得宫花醒后看”    四、翁德舆、黄硕、陈应行——宋孝宗钦点的状元

    (一)孝宗亲擢,特科状元    最后,我们来说一说另外三位状元据《闽书》记载:“翁德舆,建安(今建瓯)人,南宋孝宗隆兴元年,即公元1163年考中特科状元”《崇安县志》又载,翁德舆为崇安人,而且还是个武状元。

另据《闽书》记载:“陈应行,建安(今建瓯)人,南宋孝宗淳熙二年,即公元1175年考中特科状元”而民国18年版《建瓯县志·杂录》中记载“黄硕,字兴周,瓯宁(今建瓯)人,南宋孝宗乾道二年,即公元1166年,考中特科状元。

丙戍科萧国梁榜进士,对策称孝宗意,亲擢为第一官至承议郎”    细心的人也许发现了,这三位状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特科状元,而且都是在宋孝宗赵昚手上被钦点的特科状元那么什么叫特科状元呢?在宋代科举制度中有一特殊规定,考进士多次考不中的,可以另外造册上奏,经许可后直接参加殿试,由皇帝赐于本科出身,所以也叫“特科”、“恩科”。

特奏名作为正奏名的补充,是朝廷为了笼络天下英雄而出的招数显然这与皇帝的个人喜好是密切相关的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陈应行这个人,他中状元后,在文辞方面得到很大的发展,并著有《吟窗杂录》五十卷,收录在《四库全书》中,《四库全书》中还特别注明《吟窗杂录》为“旧题状元陈应行编……” 《吟窗杂录》是一部汇集从初唐到北宋有关诗格、吟谱、句图以及诗论的总集,具有很重要的诗学文献价值。

    那么宋孝宗为什么对建瓯的学子格外青睐,在短短的12年中就特赐了三名状元?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宋孝宗赵昚    (二)建安郡王,中兴皇帝    宋孝宗赵昚,生于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崩于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是南宋的第二位皇帝,公元1162年7月20日到1189年2月18日,在位27年。

宋孝宗被普遍认为是南宋最杰出的皇帝在位期间,孝宗平反了岳飞的冤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在内政上,孝宗积极整顿吏治,裁减官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此外,宋孝宗还专心理政,国事太平,史称“乾淳之治”可以说宋孝宗是南宋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

    说起宋孝宗继位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其实赵昚并非高宗亲生,而是宋太祖的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唯一的儿子元懿夭折后,就再也没能生出儿子来,无奈之下只好听大臣的建议,从宗室中选择皇位继承人当时共有10个候选人,经过层层筛选,最后只剩下一胖一瘦两个小孩。

高宗看那个长得白白胖胖的孩子,眉清目秀,唇红齿白,正要下旨留下他突然不知从哪里窜出来一只猫,直接钻到两个小孩的脚下,瘦的那个孩子没动,而胖的那个孩子却一脚将猫踢开了看到这一幕,高宗对胖孩子的好感顿时消失了,他决定让两个小孩都留了下来,观察一段时间后再定继承人。

那胖小孩名叫赵璩,也就是后来的恩平郡王而瘦小孩便是赵昚,就是后来的建安郡的郡王    到最后确定太子之位时,高宗使出了最后一招,分别给两位准继承人送去美女10名,过了一阵又把她们召回经过检查,发现给赵璩的那10个都已经不是处女,而给赵昚的那10个依然白璧元暇。

本来高宗就比较倾向于赵昚,于是不再犹豫,当即确立了赵昚的皇太子地位几年后,赵昚就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    (三)建郡交游,论茶煮酒    赵昚登基后,视为建安为福地,当年就把建安郡提升为建宁府,这也就是福建历史上的第一个府。

在当年的科考中全国共录取1162名进士,其中建安籍的建士就占了31名!可见宋孝宗赵昚对故地建安郡是很有感情的    话说赵昚在建安郡时治理有方,颇得人心,尤其对建安学府的贤能才子关爱有加,并常常深入其中共品诗词。

遥想当年,意气风发的建安郡王赵昚在建安才子们的陪同下游黄华、登归宗,昼赏建安郡城三山六水,夜尝盛记板鸭色香俱全,席间梨花春酿助酒令,饭后北苑茗香赛诗文……也许就在那时候,赵昚就对翁德舆、黄硕和陈应行三人的才情很是赞赏,后来殿试特批状元也是情理之中的。

结语:    建瓯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除了刚才介绍的六大状元外,建瓯历史上还出现了十大宰辅级人物,其中政治家杨荣被《明史》誉为“明称贤相,必首三杨”宋代理学家朱熹成长于建瓯,历史学家袁枢、外交家徐兢、文学家吴激等一批名垂青史的人物诞生于建瓯。

李刚、陆游、辛弃疾以及世界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等都曾驻足建瓯并留下赞誉    此外,在建瓯这片文化沃土上还孕育了许多出类拔萃的现代英杰革命先驱杨峻德,在建瓯成立了闽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建瓯党支部,从而奠定了闽北红色根据地和闽北工农红军的基础。

江龙、徐洵等两院院士,用自己的智慧和学识,为中华的科技崛起作出可喜的贡献留美宇航博士吴金龙为人类的太空事业奉献了华人的智慧世界著名的青年科学家宋晓东探索出地球内核超速旋转的奥秘,成为二十世纪十大科学发现之一,震动了世界科坛。

可以说,建瓯不愧为一座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    最后,我想用“六大状元,三大感慨”来结束今天的话题:    一是,科举造就人才古代科举改变了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广大学子不问出身都可以通过科举入仕做官,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子的求学热情。

    二是,科举摧残人才古代科举制度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只是一味的苦读四书五经,科举成了寒门学子的唯一出路,导致许多学子像徐遹这样齿脱白发仍在科考之路上苦苦追逐。

徐遹还算是幸运的,多少年来那些“白首穷经”、抱憾终身的学子又有多少?    三是,科举戏弄人才像那刚我们说到的第一位状元叶齐那样两度被黜依然能凭借真才实学避开奸人,得到皇帝的赏识,从而出人头地,看起来古代科举考试似乎挺公平公正的,其实我们仔细想想就知道,最终拍板的还不是皇帝一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像黄硕那样可以因“对策称孝宗意,亲擢为第一”,一样可以因不称圣意,而被黜废,人情高于法律,圣意高于制度啊。

(赖少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趣闻居然可以这样辛弃疾的趣闻轶事是什么(趣闻轶事的轶是什么意思)

2023-09-19Aix XinLe165

居然可以这样辛弃疾的趣闻轶事是什么(趣闻轶事的轶是什么意思)引言:千名进士县,六大状元郎【长文】…

艺术驱动程序之家(英特尔驱动程序和支持助理)太疯狂了

2023-09-19Aix XinLe123

驱动程序之家(英特尔驱动程序和支持助理)太疯狂了英特尔发布了Arc和Iris图形驱动程序31.0.101.4034,修复堡垒之夜在设置高和史诗画质时可能会出现应用程序崩溃等问题。…

科学科学知识绘画(科学知识科普)学会了吗

2023-09-19Aix XinLe131

科学知识绘画(科学知识科普)学会了吗【红古区融媒体中心讯】日前,在市科协举办的“感党恩·跟党走·科技梦·中国梦”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歌颂党的百年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巩…

探索探索发现秘境追踪伪(探索发现秘境追踪禁止入内)真没想到

2023-09-19Aix XinLe200

探索发现秘境追踪伪(探索发现秘境追踪禁止入内)真没想到大家好,这里是宅胖看书。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主要是伪克苏鲁风格的小说,个人认为其表现形式通常为无善无恶、混乱、疯狂、神秘、深邃,就好似深渊欲将人一口…

科学科学知识绘画(科学知识绘画 复杂)学到了

2023-09-19Aix XinLe100

科学知识绘画(科学知识绘画 复杂)学到了植物科学绘画+自然教学法:是以科学绘画为主要方法,把植物的形态和生命智慧作为切入点,再融入科学、博物学、国学、美学、本草学等内容,而形成的一套能够科学、客观、艺术、真实而完美的去观察、认知、学习、探究、发现、记录和展现植物的自然教育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