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推荐趣闻轶事是什么意思呀网络用语(刘慈欣6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这道题其实修改一点,就是《三体》里程心面对的困境:如果你是火车司机,轨道上有五个人,这时火车快要撞上了,但是发现有另一条轨道只有一个人。
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无疑是部极为成功的科幻著作,关于《三体》最高大上的轶事是奥巴马运用白宫力量找刘慈欣催更。
刘慈欣上海书展刚开始还只是白宫助理发邮件,刘慈欣以为是恶作剧不予搭理因为一直没有得到刘慈欣的回复,结果美国外交部直接找到中国外交部协调此事奥巴马,大概是史上最任性和最有牌面的读者了人家都是寄刀片对作者表示关爱催更,而奥巴马则是任性地让外交官上门交流。
任性粉丝奥巴马和刘慈欣合影那么,《三体》到底有何种魅力,让一国元首也心心念念?在我看来,《三体》的魅力绝不仅仅只是宏大绚丽的科幻想象的确,无论是宇宙黑森林理论、三体星系构想、还是“水滴”“智子”的科幻设计、十维的“田园宇宙”畅想,都展现出刘慈欣的深厚的科学理论基础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三体人制造的“水滴”宇宙探测器然而,如果只是“光速航行”“二向箔”“四维空间”等科幻名词,那不过是一本科幻科普文,而不是一部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
刘慈欣上海书展与女粉丝合影《三体》的魅力除了这些科幻知识与幻想以外,还有精彩纷呈的剧情和让人难以忘怀的人物角色这些角色中,虽然有章北海、汪淼、维德等人,但真正的主角无疑是两女一男——叶文洁、罗辑、程心叶文洁敲响了地球人类的丧钟;罗辑在倒计时的最后时刻力挽狂澜,延续了人类的文明;程心最后因为“善良”导致地球人类99.99%以上灭亡。
这三个人,叶文洁的经历让人无限唏嘘,完美地诠释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这句话。
叶文洁罗辑则是让人敬佩和感叹,由玩世不恭的高知识分子,到几十年如一日的苦修士执剑人,甚至没有一个人类感谢他,还想审判他,但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责任。
程心却是让大多数读者愤恨和讨厌。“哀其善良,怒其心软”,大概是大多数读者看完《三体》的感受。
在第三部中,程心曾有两次机会拯救地球人类,皆因为她的“善良”而错失良机第一次,是执剑人职责交换之际,三体人的智子立马发起突袭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她本可以挥动手中的“剑柄”,把两个世界的坐标公布给全宇宙,从而击退三体人。
虽说如此,改变不了接下来逃离太阳系的命运,但至少可以不让澳大利亚移民事件发生,拯救上亿人的生命第二次,是她被维德唤醒,问及光速飞船是否要继续研究时,她再次选择了放弃结果,当时虽然避免了一场内战,却让光速飞船的研究迟缓了几十年。
最后的后果就是,歌者文明发射宇宙规律武器——二向箔对太阳系进行降维打击,只有光速飞船能逃出生天,而整个太阳系只有一艘
太阳系被二向箔降维景象如果以成败论英雄,那么程心无疑会被评为史上最大的罪人,在第一次决策失误时就被送上绞架然而,《三体》后期的人类社会不再是结果论,而是善恶论罗辑虽然拯救了人类世界,并保持了半个世纪的和平,但因为必须做实验,从而毁灭了一个不知是否有生命的恒星系,就有无数人叫嚣要审判他。
而程心虽然在第一次选择时间接害死了上亿人,但幸存者依旧体谅她,她依旧是纯洁无瑕的“圣母”这差异化待遇的深刻原因和底层逻辑,在于程心代表了人类社会“正确的、普世的价值观”她在小说中,有非比寻常的重要性
刘慈欣刘慈欣曾这样评价程心:她只是一个符号,代表着人类的普世价值观和道德你说人们不喜欢这个主人公,其实人们是不喜欢自己程心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正常人,她在每个关键时刻做出的选择是每个正常人会做的选择,符合普世价值观和道德取向,但恰恰是这种选择把人类推向了灭绝。
正因为程心更接近每一个普通人,所以小说中的人类并不恨她因为无论是选她作执剑者,还是光速飞船停止研究,表面上是她一个人做的选择,实际上是大多数人类做的选择在小说中,尤其是小说后期,整个社会女性化和高度文明化以后,真正有能力接下执剑人这个肩负两个世界和平、几百亿生命重担的人选,也不过寥寥数人。
由此可见,人类的命运早已注定甚至于,如果小说中没有程心的存在,人类可能早已灭亡。
人类这个灭亡,是两个层次的一是肉体层次上的毁灭,二是哲学意义上的改变假如我们从小说中刨除掉程心这个人物,那么必然不可能有“为爱牺牲一切”的云天明没有云天明,就没有光速飞船和黑域方向提升那在最后二向箔打击的那一刻,不会有一个人类能逃出来。
至于执剑人的权利,在小说中已经描绘出一个天真的女性化感性化社会的时候,就注定不会由几百年前的公元人接任。没有程心,还有李心、张心。
面壁计划另一方面,我觉得可以从“人”的哲学意义上去看待程心的重要性如刘慈欣所说,程心在小说里面渐渐化为一个代表着人类普世价值观和道德的符号这点从她幸福美满的童话家世、清纯可人的相貌、无与伦比的追求者云天明以及所有人对她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她的经历美好得不太现实,甚至连结局也给人美好幸福的感觉。
她跟她的长官维德是“人类”的两面。维德说过特别有名的一句话:““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他,代表了人类兽性的一面。而程心,则是人类人性的一面。
可以把妈妈卖到妓院的维德她的所有行为,无疑是发自内心的的善意和爱即便这个爱和善意最后把人类推向了灭绝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爱和善意,正是区分我们人类和动物的界限之一如果丢掉了这份人性,那么人类的肉体的确是存活下来了,但“人类”还是我们心中的“人类”吗?。
“人”的定义,绝对不仅仅是DNA或者肉体,还要包括哲学意义上的涵义。
《三体》中的智能机器人,个人认为最后大结局时已经拥有人性所以说,无论是程心的第一次错误选择,还是第二次错误选择,周围的人依旧对她宽容大度甚至在第二次太阳系即将灭绝之时,政府高层、科学家、罗辑等人,都不约而同决定把人类唯一逃生的希望光速飞船让给了程心。
我当时没有看懂,尤其是不理解政府高官们在死亡面前的高尚情操后来,我看完了结局,才慢慢懂了小说中的所有人或许还得包括作者刘慈欣,都对人类的“善良”抱有最大的敬意如果只有一个人能登上诺亚方舟去往新世界,那么大家都希望是代表人类最“美”也是最人性一面的程心。
大家还记得那道考验人性的题吗:如果你是火车司机,轨道上有五个人,这时火车快要撞上了,但是发现有另一条轨道只有一个人1、若选择变轨,撞1人救五人2、若不选择变轨,撞死5人救1人这道题其实修改一点,就是《三体》里程心面对的困境:。
如果你是火车司机,轨道上有五个人,这时火车快要撞上了,但是发现有另一条轨道只有一个人1、若选择变轨,撞1人救五人2、若不选择变轨,撞死5人就1人3、还可以选择停车,停车的可能性有两个:A、火车急刹车成功,无一伤亡(可能性较大);B、火车翻轨爆炸,司机与这6人全部死亡(可能性较小);C、火车翻轨爆炸,司机存活,6人全部死亡(可能性几乎为0)
程心最终选择了3急刹车,她想象的美好结局是A,却不想变成了C她的遭遇和行为,只不过是被刘慈欣放在小说中特定的环境里做选择而已她为了救所有人,结果害死了所有人如果换做你,你又会选什么?文/叶子听禅图/网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