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处理器排名(笔记本处理器排名天梯)不要告诉别人
移动版处理器排行跟桌面版有很多相似处。可供选择笔记本性能时的参考。
读图提示1、极速空间CPU天梯图并不是单纯采用某个软件的跑分,可以看做是站长给其的一个综合评估,数值不包含核显性能和AVX-5122、下图是笔记本处理器天梯,因此只给出了部分桌面版方便对比桌面版CPU天梯图 查看这里>> 。
站长阅读了大量测试资料,但很多数据并没有说明测试环境,站长对此持有谨慎态度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然而,在衡量处理器性能时候,实测和推导是同等重要即使是同品牌同机型,在不同模式下实测结果也会相差30%甚至更大。
我们也无法把所有第十代酷睿笔记本集中到一起来一次PK推导不仅可用于对测试数据的检验,也用于新型号缺少评测时的预估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上图可以在不修改的条件下免费使用极速空间笔记本CPU天梯图解读1、同一型号处理器性能并不完全相同移动处理器和桌面版CPU不同,台式机由于散热不是大问题,同一款处理器在不同的主机中,可以说性能“基本相同”。
但对于移动处理器,哪怕核心线程数量、频率相同,但在不同的笔记本上,其性能可以相差30%甚至更多比如i7-8550U,在功耗25W时的性能比在10W的时候,要高50%2、位置等高并不意味着在某款应用等效这是处理器多核综合能力的排序,综合性能值是站长根据公式计算,并用实测数据进行了验证。
有些CPU(如R5-5800U)由于核心数量优势才能排到R5-5600H上面,但真落实到应用中还不一定,一方面是应用本身对多核的支持度,另一方面是低电压本的散热通常不如标压本,这点也是阅读天梯图要特别注意的,位置等高并不意味着在某款应用等效。
3、把高端台式机处理器放在笔记本中,性能会下降一些笔记本电脑采用了台式机处理器,如i5-9600K,i7-9700K等,由于散热比台式机差太多,一般的模具承受不住95W的TDP,而做了功耗限制,限制功耗的最好办法是降低睿频,因此其性能要比台式机差一截。
但这点在图上并没有反应出来4、不属于酷睿和锐龙架构的,性能都恼火图中有的型号既不属于酷睿,也不属于锐龙,一般用户只看名称难以识别此类笔记本的特点是”三低“:价格低,性能低,功耗低需要较好的性能,则要在intel的酷睿(七代之后)和AMD锐龙里面选择,而intel N开头并非酷睿架构,AMD这边的A系列和E系列也非锐龙,都属于难兄难弟,不能对其性能抱有希望。
导读:赛扬两兄弟,一个天上飞,一个地上追>>5、关于锐龙移动版R5-4600U、R7-4800H等,看名字是4000系列,但并不是锐龙四代,而是三代,采用ZEN2架构(第一代是ZEN,第二代是ZEN+)
相应地R5-5600H、R5-5800H等,采用ZEN3架构,属于第四代产品(注:R5-5300U、R5-5500U、R5-5700U是ZEN2)锐龙在第二代移动版还只能在intel酷睿八代九代后面当个跟班,R7-3750H的对手并不是intel的i7,而是i5,实际连i5-8300H还不如。
二者虽然频率一样,但R7-3750H的TDP只有35W,i5-8300H为45W,R7-3750H为ZEN+架构,核心效率比酷睿八代低5%,这两个因素叠加导致其性能大约只有i5-8300H的92%左右,而且可能更低。
R7-3750H的 cTDP为12-35W,如果低于30W可以说不配拥有H后缀,低到12W那就比3700U还恼火"两堵墙”每一台笔记本都有”两堵墙“,分别是”温度墙“和”功耗墙“简单的说,就是当处理器温度达到某个临界值,或者达到某个功耗值的时候,系统会强制让其降频。
这好一辆智能汽车,在发动机温度过高就自动降低速度,而发动机的转速过高也会自动降低速度,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硬件不至于烧毁温度墙:intel的处理器,移动版和桌面版本的指导数值都为约100度,实际上厂商不会设置这么高,因为高温就意味着会大幅度增加出故障的概率,这么一来,不仅会带来极差的品牌口碑,也极大地增加了售后成本,但是如果设置得过于保守,性能又会打折扣。
功耗墙:不同的移动处理器不一样,如i5-8250U,其TDP的范围是10-15-25W,厂商可以自行指定一个功耗数值,超过这个值就强制降频对同一款处理器,温度墙和功耗墙数值可以不同,其高低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该型号的散热水平和工厂的理念(激进/保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