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了吗奇闻异事的趣闻轶事的区别(奇闻异事和趣闻轶事)
有只兔子突然窜出来,它双眼明晃晃像镜子一样闪光,吓得马儿双蹄站立鸣叫不止。马上之人摔了下来,这“兔子”上前按住此人,这人又惊又怕昏了过去。
有只兔子突然窜出来,它双眼明晃晃像镜子一样闪光,吓得马儿双蹄站立鸣叫不止马上之人摔了下来,这“兔子”上前按住此人,这人又惊又怕昏了过去很久,这人才醒了过来,爬上马背继续赶路往前走了大概有几里地吧,遇到一个陌生人。
相互见礼完毕之后,骑马之人说:太好了,有人跟我作伴了你不知道啊,刚才我遇到怪物了,真是吓死人了陌生人回答:“我也是一个人赶路,有人作伴真是太开心了这样吧,你骑马,速度快,那就走在我前头吧?我在后面跟上就是了。
于是,二人结伴而行走着走着陌生人说:“刚才怎么啦?发生啥事儿了?你害怕吗?” 骑马之人心有余悸地说:“可了不得了,你不知道啊那个怪东西看起来有点像兔子,眼睛特别吓人,太可怕了” 此时,陌生人说:“你还是回头看看我吧?”骑马之人回头一看, 陌生人不知何时又变成了刚才的怪物,忍不住大叫一声。
随后,怪物窜起老高,一下子上了马骑马之人摔下来,昏死了过去家人久等他不归,就沿路寻找,把他抬回家过了一夜,这人才醒来人家问他咋了?这人就把自己的遭遇原原本本地讲了这个故事出自《搜神记》,作者干宝写此书的目的,就是搜集奇闻异录,证明“鬼神存在”。
所以,这本《搜神记》特别奇异,都是些稀奇古怪的故事,读来让人觉得难以置信干宝以《搜神记》开志怪小说之先河后,历代都有人搜集记录各种奇谈怪事,这个传承一直没断,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分类:志怪小说我们来看看,随后的志怪小说都有哪些不同?。
《酉阳杂俎》滋味怪异唐朝段成式写了一本《酉阳杂俎》,他自己说,滋味如同烧烤 的猫头鹰没吃过猫头鹰,大约跟有些人吃果子狸、或者蝙蝠差不多吧?吃这些东西,估计是一边吃,一边心中惊险刺激,忍不住东张西望吧?《酉阳杂俎》里面有这么个故事,是记录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李显的一些奇葩行为。
武则天的长子李弘虽为东宫,却因体弱而暴亡,次子李贤登上东宫之位,因为反对母亲的所作所为,不久被废,最终赐死老三就是这个李显,其妻韦氏志大才疏,鼓励李显培植自己的势力但李显骨子里就是个庸才,居然说出:就算把这江山送给国丈,有何不可?结果就被亲妈废位,赶去边远之地,软禁了14年。
每次皇命抵达,他都吓得半死,压力大得经常崩溃后来李显复位,从死囚一跃为万人之上做了皇帝,但是性格已经稀奇古怪,难以揣摩唐朝的三月三上巳节,类似于现在的情人节,在当时属于一个非常重大的节日诗圣杜甫就曾经在《丽人行》里这样写: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就是大家都去春游,戏耍、游玩,散心然后,李显身为皇帝,肯定要发点东西吧? 大家自然期盼鸡鸭鱼肉、银子元宝啥的,这个心理现代人也有,好多大厂还相互攀比各自的节日大礼包呢这李显也不知道为啥,一人发了一个柳枝圈,偌,就像这样的,不过就是拿柳枝编的罢了。
这李显还有话说,告诉大家:这玩意可以驱邪避毒,特别是可以避毒虫大家心头纵然有一万头非洲斑马,也只能叩谢皇恩,对吧然后,就到了寒食节这回,李显给群臣发了个山寨版蹴鞠 [cù jū],就是皮球那个时代也打球,不过用皮子缝的,算是当时比较流行 的娱乐。
如果大家看过《知否》,就知道宋代打马球,而这马球其实就是从唐代的蹴鞠(音同醋居)演化而来要发也得发个质量好点的吧?毕竟是皇帝发赏赐啊?李显也是奇怪,让人把这些蹴鞠里面随便塞了些纸条和布条,就这样发下去了,据说是为了节省开支。
有一次立春,李显给大家一人发了一幅剪纸,名曰“彩花树”看完李显的奇葩行为之后,这感觉吧,实在说不上来,估计就跟吃了烤猫头鹰差不多吧?《太平广记》:上天入地,悲欢离合这本书是宋代李昉编著的,除了鬼怪,还有佛道和修仙,整体而言,离奇归离奇,但是,烟火凡尘气息相对还是比较浓厚的。
虽然全书也少不了鬼怪神仙,但“人气” 已经比较重了,选一则书生遇仙的故事吧书生卢杞在东都洛阳租房读书,邻居是一位姓麻的婆婆不料卢生病倒,麻婆照料了一个多月才好有一天,卢杞见麻婆门外停着一辆华贵的车子,车内坐着一个妙龄女子,秀丽动人。
见卢生窥视,女子约他三日后在城郊古庙会面到了时间,麻婆与卢生一起到了,却突然间,电闪雷鸣,下起了暴雨,之后,残垣断壁化作了金殿玉阶一辆玉辇香车冉冉而降,车中坐的正是当日的女子她说:“我奉玉帝旨意,在凡间寻找良人,既然你喜欢我,那么就结为秦晋之好吧。
请斋戒七日,我们再相见吧” 说完,女子交给麻婆两个药丸子,然后又是电闪雷鸣,女子就不见了七天后,麻婆将两丸仙药种下,浇过水,立刻从土里钻出两棵藤蔓来,很快就结出两个水缸大的葫芦麻婆摘下葫芦剖开,又叫卢杞准备了三件油衣,然后两人坐着葫芦就上了天。
等葫芦停下,卢生一看,居然到了一座水晶宫殿之中那女子对卢生说:你既能到达此地,当有三个选择:一,你我结为夫妇,寿比天地,但再也不能返回凡尘;二去做地仙,可逍遥自在;三回到人间,高官厚禄,享尽荣华富贵” 卢生有些犹豫,勉强说,那就选第一个吧。
女子说:我是太阴夫人,你记住,一旦决定了就不能改主意,否则玉帝会降罪的于是太阴夫人让侍者取出青纸写表上奏玉帝不一会,玉帝 的使者就到了使者问卢生:你愿意与太阴夫人结为夫妇,永留水晶宫吗?” 卢生此时慌了,沉默不语。
太阴夫人拿出五匹鲛绡送给使者,让他暂时等一等,过一会再问大约一顿饭功夫之后,使者高声问:到底选什么?卢生一急,冲口而出:人间宰相!使者不悦,转身而去太阴夫人顿足:“这都是麻婆不小心犯的过错算了,把他送回去吧。
” 等卢生返回,麻婆与葫芦都不见了没多久,卢生考中了进士,果然官至宰相看,早在唐代,男人追求功名,女子追求爱情的现象都已经比较常见了这个故事说的是奇幻神仙,实际上,还是在讲人性,烟火味儿还是比较重的《夷坚志》:鬼气森森,抑郁难以排遣
宋代有两本志怪小说都比较出名,然风格却差异很大李昉笔下的《太平广记》记录盛唐的繁华与诡异,而《夷坚志》则记录宋朝当代的奇闻怪事从盛唐到宋代,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转折,由奔放自由,转为含蓄内敛,即便《夷坚志》这样的边缘作品,也带着宋朝无法抹去 的印记,典雅、含蓄的背后,还有鬼气森森的一面。
选一则鬼故事,大家自去体会宣和初年,陕西守将刘法在与西夏的战役中不幸亡故,朝廷为了安抚他的家人,赐了一座宅子其子刘正彦服丧结束后,带着家人从陕西搬到了京师这座大宅之中这座大宅很是宽敞,有一百多间屋子,但是有一处院落经常闹鬼。
每次进入这个院落,都能见到一个紫衣男子,佩着金印,衣服也是唐代的款式他带着一个童子,不知为何,在院中徘徊不止,有时候还会跑去正厅,惊扰刘正彦一家人刘正彦有个表兄,生性胆大,自告奋勇前来查看于是,他写了自己 的名片放在门外,不多久,院门自开,紫衣男子站在门边迎接客人。
他手持上朝用的笏板,非常客气有礼落座后,表兄就问紫衣人的情况对方答曰:“我在此居住了300余年,在唐朝已经做到了节度使的位置因为变节招来杀身之祸,全族300余人葬身此地” 表兄问:“这么久为什么不能超脱?” 紫衣人答:“ 罪孽深重,没人替代是脱不了身的。
” 表兄:“给你做一场水陆法事吧?” 紫衣人应了不久,刘家请来高僧做法,紫衣人忽然带着童子现身,大家都看到他们,但是心中皆不惧怕唯有做法念经 的高僧慌了,他一把抓起金刚杵,急急忙忙念起了《降鬼神咒》来紫衣人示意,童子扑上前去,僧人即刻倒地,口中说道:“是我杀了你。
还烧掉了你的身体,把灰烬装在袋子里,又藏在寺中佛塔的砖缝里此事无人知晓,如今只求你饶命” 说完就晕了过了很久,僧人醒来,紫衣人和童子都不见了,再问僧人,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说过什么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因为故事的主人公刘正彦后来因为兵变而变节,最后被宋高宗寸磔于市。
难以理解的一点是:有些房子或者器物更换主人之后,主人的命运却就此改变,会堕入前任主人相同的命运这种现象,不知作何解释呢?器物也有命运吗?总体感觉,志怪小说的变化路线还是挺清晰的:以《搜神记》为起点,奇幻怪异为主;到了唐代颇具传奇色彩,感觉特别神;有宋以降,沉郁压抑鬼气森森,虽然好看,却有一种隐隐的痛苦。
然,明代就变了,怪异奇趣依旧保留,却出现了强烈的反弹,像《封神演义》和《西游记》,仙气飘飘,鬼怪也失去了阴森的色彩,变得有趣多了清朝又是一变,蒲松龄《聊斋志异》看不到恐惧压抑,从头到尾都是爱情,狐仙和女鬼不但颜色俏丽,而且缠绵多情。
但,袁枚的《子不语》口味较重,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又偏说教看,即便同为志怪小说,每个时期的风格都有显著差异,读起来滋味各异,难以言表。所以,还是自己去瞧瞧吧。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