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是什么)太疯狂了

2023-09-11Aix XinLe

胡斌|​时代生活的镜像——恽圻苍艺术中的历史与现实观照

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是什么)太疯狂了

 

当 代 美 术Contemporary Art时代生活的镜像——恽圻苍艺术中的历史与现实观照广州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胡斌摘  要:艺术生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进程几乎同步的恽圻苍,最为看重的是历史画和肖像画创作。

他的历史画基于现实主义的立场,吸收不同时期的外来影响,同时又融入了本土化的表现和个体化的理解他以“写意肖像”作为自己的探索目标,追求真实可信的对象、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以及画面人物折射的时代三者的结合他还打破媒材的界限,将创作的视域投向公共空间,并通过集体的方式展现更为宏阔的历史和思想图景。

恽圻苍艺术中的历史、现实观照以及表现语言的演变,成为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时代生活及艺术机制的例证从求学于武昌艺专、中南文艺学院,到任教于中南美专及广州美术学院,恽圻苍的艺术生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进程几乎同步。

他的艺术创作,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个阶段的社会、思想、艺术机制背景,成为这种时代变迁的重要见证;而他又以其突出的才识和艺术表现能力,成为这一时代镜像中的显例

图1 恽圻苍《洪湖黎明》布面油画112cm×240cm 1956年(1977年重画)一作为一个从火热的革命和建设年代走过来的艺术家,恽圻苍在主题性创作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这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要数《洪湖黎明》(图1),该作成为当时为了新的国家形象建构以及形塑革命史而掀起的历史画创作之中的典型案例。

作为一位生于湖北又在湖北工作的艺术家,恽圻苍于1950年就参加过洪湖地区的土改,对革命根据地的故事和民歌颇感兴趣,与当地乡亲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55年接受中国军事博物馆任务创作《洪湖黎明》时,他又再次实地调研,留下了大量速写和色彩稿,涉及人物、风景等各个方面。

最终形成的油画作品,采用仰视视角,画面上贺龙带领革命队伍从堤坝处阔步走来,放射状的构图彰显出人物的气势轩昂,透露着革命队伍豪迈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战争的光明前景作品《洪湖黎明》获得了成功当然,这样的创作构思以及语言表现,都需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看。

因为在当时“一边倒”的路线下,对苏联美术样式的学习,使得苏联革命历史画成为众多艺术家创作的重要来源1950年6月,《人民美术》(《美术》杂志前身)编辑部举行历史画座谈会,邀请曾为苏联摄影队创作中国历史画的作者徐悲鸿、王式廓、李桦、冯法祀、艾中信、董希文、蒋兆和、李宗津及中国美协常委吴作人、古元等参加,就“如何才能够正确的反映历史的真实,以教育群众;如何尊重历史资料,又不拘于事实的复述;如何统一写实与理想的矛盾等问题”进行研究。

座谈的核心要义是“一定要正确的掌握历史的本质”,历史画能够真正承担起当时的宣传教育任务,而不止具有纪念意义,取决于能否深刻领悟这一核心要义,采用“正确的统一了写实与想象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恽圻苍的《洪湖黎明》,正是当时语境下深入把握历史资料又不拘于事实的复述、统一了写实与想象的现实主义创作的例证。

而在风格上,恽圻苍当时所接受的主要还是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及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影响只不过,那时他还未经过系统的油画训练,并且这种影响也融入具有本土化特征的表现之中了在这种时代的氛围中,艺术也不全是那么整齐划一的表达,且总会因为个体的理解和心性而溢出某种既有的规范。

图2 恽圻苍《洪湖红》布面油画122cm×244cm 1963年(2019年重画)二 此后,恽圻苍于1963年创作了《洪湖红》(图2)作品表现的是洪湖革命队伍,乘坐渔船出击的场景,渔船的阵列构成一把巨大的利刃形状,而大面积的红色作底,更是凸显了革命队伍强烈的形式感和力量感。

这种形式和色彩的主观化的大胆处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便被批为形式主义而打入另册政治环境与个体之间的张力关系,在这里呈现出饶有意味的含义但《洪湖红》其实只是恽圻苍众多历史画创作中的一个代表性案例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很多重要的题材,他都没有缺席。

比如1949年,他参与新年画运动,创作了《我爱新中国》,作品以儿童形象的年画形式,表达了对新中国、新生活的无限热情和憧憬1951年,他随“中南少数民族访问团”遍访广西大苗山,收集创作素材,后来创作了大幅油画《立功喜报》,画面人物组织和造型已臻丰富,且形成有机呼应,很好地表达了喜报传来的愉悦气氛。

1952年,他与王居平合作创作了反映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形象的宣传画《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英雄张积慧》1953年,他与刘政德同赴广西大瑶山,参加当地普选运动会,并合作创作年画《唱着山歌送代表》画面表现沿着山坡石阶,从上至下、由远及近的一队瑶族群众簇拥着人民代表走来,形象生动而气氛热烈。

1957年,他深入长江大桥工地,创作了油画《长江上一座水晶宫》,画面展现出灯火通明、夜以继日地建设大桥的火热场景1965年,他在兰考体验生活,于郑州筹办“焦裕禄事迹展览”,创作了油画《焦裕禄到兰考》(见本期封二),作品塑造出一位神情坚毅、勇往直前的革命干部形象。

1971年,他与郭绍纲合作的油画历史画《毛主席带领我们在大风大浪中前进》(图3),反映了毛主席横渡长江的历史事件,并由画题折射出基于当时国际形势下的独特政治寓意1977年,他创作的《毛主席教育全家干革命》(图4)呈现了青年毛泽东与家中年轻人亲切交谈、讲述革命道路的画面……。

图3 郭绍纲 恽圻苍《毛主席带领我们在大风大浪中前进》布面油画 163cm×329cm 1971年

图4 恽圻苍《亲情(毛主席教育全家干革命)》布面油画101cm×125cm 1977年恽圻苍在不同时期所创作的以上诸多作品,涉及领袖、革命历史和英雄人物、少数民族、社会主义建设及民主生活等许多方面透过这些作品,可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整个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反映历史长河中的关键人物和历史事件,仍然是恽圻苍创作的驱动力创作这些典型案例时,他总是保有强烈的热情和使命感,这种热情自然根植于其在早期阶段所受教育的影响,核心观点也离不开那段特殊时代的锻造。

1981年创作的《夜深》(图5),反映了亚热带深山老林中琼崖游击队娘子军深夜休憩于大树底的艰苦场景;1984年他创作了《青年时代的恽代英》,1986年又以布上油画结合丝网印刷的方式创作了《恽代英在“五卅”》;1993年创作的《近代中国放眼世界第一人——林则徐》浮雕,呈现了双拳紧扣书桌、侧身、以深邃目光遥望远方的林则徐形象;1995年创作的《冼星海——黄河激荡中的乐思》(图6),极具想象力地呈现出一场如此壮阔的画面:冼星海和黄河艄公们呼喊着船工号子、驾着船只在波涛汹涌中前进,前俯后仰的身体动态扣应着冲天的巨浪,仿佛回荡着雄浑震撼的音乐旋律,作品极大彰显了百折不挠的民族斗争精神。

身为一位勇于探索的艺术家,恽圻苍也在后来的创作中不断寻求变化比如光影效果尚逐渐变得强烈,笔触感的意味更加浓郁,形象处理上愈加简括,色彩日趋丰富,风格也变得多样起来他曾研究柯尔内留·巴巴(C.Corneliu Baba)的作品,并撰文《学习巴巴的油画艺术》;又曾游历欧洲、日本1年,遍览各大博物馆。

这些因素在其探索中都或多或少地起到了作用但其艺术创作的变化,主要还是体现在对既有框架下的调整,并不会完全推倒重来在创作题材上,恽圻苍的选择变得更加宽广但与他们这一代艺术家相比,一个并不常见的现象是,他将画笔指向了对国际的关注,指向了20世纪全球历史进程中的大事件。

比如2008年创作的《9·11纪念三联画》,左边刻画的是世贸大厦爆炸瞬间掩鼻仓皇奔跑的人群,右边是消防队员救助儿童的场景,中间则以沉静的自由女神像和空荡虚幻的世贸大厦旧址与左右动荡的画面形成强烈反差,以唤起人们对于人类灾难与拯救的沉思。

对于这些关系复杂的新的重大命题,他仍然一如既往地收集素材,结合各种背景材料来构思创作显然,这种探索带有反思的意味,但同样并不是颠覆性的,而是延续了以往的思考框架,从中国视角切入世界,表达对全世界人类命运的整体观照。

此外,他还为处于社会底层的“打工诗人”描绘肖像,这些行为又体现出他不依从光彩夺目的主流叙事,而从深沉的人文情怀出发,对身处边缘境地或被遮蔽的历史部分的心灵投射

图5 恽圻苍《夜深 》纸本素描188cm×148cm 1981年

图6 恽圻苍《冼星海——黄河激荡中的乐思》布面油画 136cm×163cm1995年(2018年重画)二在对恽圻苍的艺术历程作了简要勾勒后,有必要讨论其艺术表现的成因恽圻苍在武昌艺专、中南文艺学院的求学经历,于中南美专任教时老师之间的影响,当然是其艺术训练的重要阶段,但极其重要的还有当时整体的社会氛围,比如“苏派”艺术的影响。

这种外来的艺术影响,除书籍报刊的传播,以及访问、座谈、办展等形式,还有一种更直接、更深入的方式,就是训练班1955年至1957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以下简称“马训班”)对中国艺术界的影响多被人所道及。

而这些年,另一个以前不那么受关注的训练班——1955年至1962年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举办的罗马尼亚专家博巴油画训练班(以下简称“罗训班”)也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比如盛葳的《从“马训班”到“罗训班”:一段三国交织的艺术史(1955—1962)》一文,就呈现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两个不同性质的训练班对于中国艺术界的影响,以及背后国内国际的复杂语境。

前者对奠定“苏派”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主导性地位起到重要作用,后者则开辟了一种有别于“苏派”的西方早期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的油画教学2020年,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从不可见开始:埃乌琴·博巴与中国当代绘画”展,以“罗训班”教师埃乌琴·博巴(Eugen Popa)和夫人吉娜·哈其乌(Gina Hagiu)在20世纪60年代的教学和创作为主线,并串联起“罗训班”学员的作品,以及当代中国绘画的相关实践,为学界认识中国现当代艺术提供了另一视角的重要路径。

而恽圻苍所参加的训练班,则更少为人所道及,这就是罗工柳油画研究班(以下简称“油研班”)据“油研班”学员闻立鹏后来的回顾文章《油画研究班的启示》可知,该班开班于1960年4月,原计划由王式廓主持,并聘请苏联专家进行油画教学。

但由于当时中苏关系破裂,以及王式廓因病休养等,“油研班”改由罗工柳主持全部教学工作,中期林岗、全山石曾参与部分素描和油画教学相对于20世纪50年代举办“马训班”的初衷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油画发展准备条件,由罗工柳主持的“油研班”要探索和回答的则是,已开始摆脱“土油画”阶段的中国油画,是否“还是按照欧洲古典油画的路子一味追求绝对的写实?按照苏联艺术的模式,只一味发展50年代的情节性主题性绘画?”对此闻立鹏认为,罗工柳“不只是简单地把这一套西方艺术的精华拿过来,而且力图站在中国的东方的审美体系的高度上加以融会贯通”。

他分析了“油研班”学员们的毕业创作,作品在题材、形式、风格以及材料等方面体现出多样化的探索:杜健《在激流中前进》的朴实无华,钟涵《延河边上》的巧妙利用背影,项而躬《红色娘子军》的悲剧气氛,柳青《三千里江山》的抒情手法,葛维墨《全世界人民心一条》对泥壁画表现的吸收,李化吉《文成公主》的装饰风格,闻立鹏《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受敦煌北魏艺术启发的粗犷笔法和浓郁色调等。

对于恽圻苍在油画研究班时期创作的《洪湖红》,闻立鹏认为是吸收了漆画艺术的营养,是“探索形式美以加强艺术表现的一次很好的尝试”罗工柳在《油画研究班讲课记录稿》中曾谈论“诗”“工”“意”“动”,即“诗意”“写实”“写意”“打动人”四者的结合。

恽圻苍在回忆中也说道,作为留苏回来的罗工柳,却不是“苏派”的传人罗工柳较早提出“油画民族化”,尤其是具有远见地提出“写意油画”的想法而“写意油画”正是恽圻苍着力推进的方向,他在《漫谈肖像艺术》一文中谈道,“写意肖像”正是其探索的目标。

恽圻苍认为的肖像艺术,包括真实可信的对象、作者自己的真情流露以及人物折射的时代三者的结合;还借鉴王肇民谈形神关系的观点,发展了罗工柳讲课中有关形、色、神结合的要点,并付诸创作实践恽圻苍于2005年创作的《鲁迅》(图7),精准把握了鲁迅的面容和神情,以轻松的笔致呈现白色长袍和藤椅上的坐姿,生动刻画了人物形貌,又别具深远的意味。

他还越来越多地将书法引入肖像画创作,比如在《书画家苏华》(图8)中,不断揣摩、寻找心目中的苏华形象,而不直接依据照片,将“外在美”和“内在美”融汇,再以虚实结合的书法为背景,衬托主体人物的形象和修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图7 恽圻苍《鲁迅》麻布油彩107cm×107cm 2005年

图8 恽圻苍《书画家苏华 》布面油画丙烯107cm×107cm 2000年在恽圻苍的艺术历程中,还有一个对其影响较深的经历,就是于1990年他赴法交流1年在这1年中,尤其值得重视的一件事,便是他提出在法国巴黎艺术城为广州美术学院购买一间画室,并为此做了不少联络工作。

最终经校内外多人努力,此计划得以落实在此之前,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都已在此设置画室这种直接深入世界艺术的核心地带,为广大教师提供赴外考察和学习基地的做法,对于艺术交流所起的作用相当重要直到现在,很多广州美术学院的老师还受益于当初的这一举措。

而恽圻苍当时在法国,广泛游览各大博物馆,卢浮宫里的大量古典艺术杰作,奥塞博物馆中那些吸纳东方艺术营养的印象派作品,强烈吸引了他的目光对于像他这样的艺术家来说,当初在学习过程中所接触的原作主要是苏联绘画,很多西方艺术经典只能通过印刷品看到。

亲见原作,再反观对照之前的认识,想必在他内心里已经历了一阵“识得庐山真面目”的波澜在奥塞博物馆,恽圻苍曾临摹过一幅波纳尔的《女孩和猫》或许是出于对这位艺术家光色运用和笔触处理的兴趣,在恽圻苍1994年创作的作品《荫——树荫下的老华侨》中,所绘的“树荫下的老华侨”中似乎看到了对波纳尔的某种回应。

画面中婆娑的光影,简率的笔致,老华侨沐浴在灿烂阳光里的安详舒适,沁人心脾对于像在蓬皮杜艺术中心所展出的现当代艺术作品,恽圻苍虽然很难理解和认可,但也以较之同辈中国艺术家更开放的态度去了解之后他又去欧洲以及日本众多重要城市考察博物馆。

这样密集的考察使他所得出的总的感悟是:艺术应该多元多样,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都是多元生态的一部分但对于他个人来说,最为关心的还是具有重大思想主题的肖像画和历史画创作巡游一圈归来,恽圻苍的创作理念非但没有动摇,反而变得更坚定了。

但这种坚定已不同于出国之前,而是在经过较为全面认知之后的再选择,而且这种选择势必在具体的创作语言上发生些许变化此外,恽圻苍还不局限于油画领域,对于公共艺术也多有参与这种参与最鲜明地体现在改革开放以来,他的艺术创作开始进入户外、人们日常生活空间的态势。

基于大众对环境美化以及提升文化意义的诉求,大量的壁画、公共雕塑产生就恽圻苍而言,他更多的是对多种事物保持尝试的兴趣从原本室内的绘画走向室外空间的壁画,从平面创作转向三维立体的雕塑,恽圻苍需要不断推敲作品与环境的关系,还包括造型、色彩、材质、施工等各个方面的考量。

在这些实验中,恽圻苍的公共艺术除了延续自身油画创作的某些造型特征,还有意将当时已蔚然成风的抽象变形的处理手法、现代派与民族形式结合的方式融合进来,以使得在体现某种主题性意义的同时,锤炼出雅俗共赏、具有形式美感的样式。

三近年来,恽圻苍念兹在兹的最重要的创作,便是以装置呈现的当代历史画系列《崛起的20世纪》此系列创作计划的萌生,缘于1990年两德统一时,恽圻苍步入敲打柏林墙残垣行列的经历,这引起他对20世纪整个人类命运的追问,由此也展开了对于自身历史画创作的系统复盘。

像其之前创作过的《洪湖红》《近代中国放眼世界第一人——林则徐》《冼星海——黄河激荡中的乐思》等,便被纳入这个庞大的历史画系列当中,而这条线索也连接着中国近现代史的波澜起伏在回溯世界史方面,恽圻苍选取了“第三国际”“波茨坦公告”“柏林墙”“德国总理勃兰特在犹太受难纪念碑前下跪”“曼德拉”“9·11”等事件和人物。

这些星星点点的案例,或许并不能构成完整的世界变局,但大致已可看出恽圻苍在中文国际资讯之中依从自身视角的关注这种关注是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基于世界多民族权利的立场,以及基于他所理解的人的尊严的立场正如该作品原主标题《人·墙》,他要树立一座20世纪语境下关于“人”的丰碑。

这里面包含了他对20世纪世界曲折发展和人类命运多舛的反思,包含了他对各种进步力量奔腾不息的精神讴歌,包含了他对中国和平崛起的美好期待而在创作形式上,恽圻苍采取了集体创作的方式,不同艺术家个体和不同材质的介入,打破了作者单一的创作视角。

虽然总体上都是恽圻苍的布置,但是它已然演变为一个群体的创作行动恽圻苍是一位勇于思考的艺术家,一位执着的老人他通过不断地阅读和思考,承担了似乎超出了他们这一代艺术家认知范围的任务可以说,恽圻苍的作品不只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历史进程的见证,也折射出作为一个艺术个体在与时代遭遇时的探索、曲折、局限、奋进过程以及复杂的心理印痕。

(注释从略 详参纸媒)Zeitgeist In Reflection: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Reflections in the Art of Yun QicangHu Bin, Dean and Professor of the School of Arts and Humanities,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Abstract: Yun Qicang, whose artistic career is almost in sync with the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PRC),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reation of historical paintings and portraits. Influenced by art of other countries in different periods, his realism-based historical paintings incorporate localized expression and personal feelings. Taking “freehand portraits” as his pursuit, he tries to combine authentic and credible objects, the expression of true feelings and the era reflected by figures in artworks. He also breaks the boundaries of media, focuses on public space and presents broader history and thoughts in a collective way. The 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reflections as well as the evolution of expression in Yun’s art has become an example for exploring life and artistic mechanism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Key words: Yun Qicang; theme-based creation; historical paintings; oil painting training class《 美 术 》

创 刊 于 1950 年中 国 文 联 主 管中 国 美 术 家 协 会 主 办CSSCI | 北大核心 | AMI核心投 稿 信 箱| 专 题 研 究 | 施 晓 琴artmsyj@163.com| 当 代 美 术 | 

施 晓 琴(展览评介、现象观察)artmsyj@163.com吴 端 涛(个案研究) artmsj@163.com| 近 现 代 美 术 | 杨 灿 伟artmsx@163.com| 古 代 美 术 |

吴 端 涛 artmsj@163.com| 外 国 美 术 | 靳 浩artgwsx@163.com| 文 萃 艺 荟 |靳 浩artwcyh@163.com国 际 标 准 刊 号ISSN1003-1774

国 内 同 一 刊 号CN11-1311/J订 阅 方 式邮 局  |  邮 发 代 号:2-170定 价38.00元编 辑 部010-65003278010-65063281发 行 部 010-65952481

广 告 部 010-65003278传 真 010-65911170欢  迎  订  阅

地址  |  北京市朝阳区亚运村安苑北里22号中国文联5层邮编 | 100029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历史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是什么)

2023-09-11Aix XinLe191

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是什么)太疯狂了胡斌|​时代生活的镜像——恽圻苍艺术中的历史与现实观照…

历史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为改变)

2023-09-11Aix XinLe138

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为改变)速看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在高考中,常作为非选择题考察,分值在10-16分之间,难度不是很大。今天历史君整理了相关题型…

历史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为改变)

2023-09-11Aix XinLe157

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为改变)一篇读懂历史是一幅浩瀚的长卷,其中描绘了无数杰出的灵魂,他们以各自的智慧和勇气,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探索探索与发现在线观看(小小探索家在线观看)这都可以

2023-09-11Aix XinLe129

探索与发现在线观看(小小探索家在线观看)这都可以每个孩子的童年,都不可或缺的是——动画片。…

历史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为改变

2023-09-11Aix XinLe90

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表现为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奔走相告8大历史观的详细解析,全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