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疯狂了古代名人趣闻轶事(名人读书趣闻轶事)
索河趣闻轶事——民间故事之“嵩阳书院出名人”。
索河趣闻轶事——民间故事
嵩阳书院出名人嵩阳书院坐落在索河嵩阳山下的嵩阳寺右侧,是唐太宗下旨所建的百年来,嵩阳书院成为知名学府,不知培养了多少国家栋梁之才因此,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索河有个嵩阳山,山中有个大书院,男儿在此把书念,后来多是朝廷官。
”在嵩阳书院读书的人当中,究竟出了哪些名人呢?据传有明代兵部尚书戴金、景陵教谕李国宁,有清代顺治年间兵部侍郎吴正治、工部侍郎郑顺六、内阁大学士熊伯龙,还有清代嘉庆年间苏州正堂彭守正,清代光绪年间贵州徐庆县知县宗彝和狼武县知县李质夫等。
上述这些名人中,熊伯龙在书院读书的时间最长因此,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他的许多趣闻轶事
传说熊伯龙自幼聪明过人,勤奋好学他八岁入嵩阳书院就读,九岁就对四书五经倒背如流由于他读书夜以继日,时有倦意,同学们说:“熊伯龙,熊伯龙,无奈命何?”熊伯龙说:“命奈我何!”熊伯龙十六岁时,曾去侏儒山郑湾当了一时的郑顺六家千金小姐的塾师。
有一天,郑顺六闲来无事,来到小姐书房,随手翻了翻她的课卷,发现先生的圈点有些错误,便把小姐叫到跟前,出了一个对联想试探先生的功底第二天清早,小姐送糯米粉给先生时,说:“家父以这‘粉’字为题,拆为‘八刀分米粉’作上联,请先生教我对下联吧!”熊伯龙想了好半天也对不上,第二天鸡刚叫就卷铺盖溜走了。
熊伯龙感到自己的底气不足,就又来到了嵩阳书院继续苦读直到顺治六年,他三十三岁时以《廷试策》一文,高中进士第二名——榜眼,后被皇上授翰林院编修一次他在回家探亲途中,听到嵩阳寺阵阵钟声,陡生灵感,便立即修书一封,派人送到郑府。
信上写到:“十余年前运不通,客位西席困蛟龙‘八刀分米粉,千里重金钟’落款是:钦点新科榜眼熊伯龙”后来,熊伯龙在朝廷当上了康熙皇帝的老师,对康熙皇帝的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皇帝器重他,又升任他为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熊伯龙所写的《无何集》,是一部集中国古代无神论思想的杰作,给后代留下了珍贵的反神学斗争的精神遗产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索河街党政办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