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万万没想到苏东坡传中趣闻轶事有哪些(苏东坡传中的趣闻轶事概括50字)

2023-09-10Aix XinLe

[东坡肉, +∞)

万万没想到苏东坡传中趣闻轶事有哪些(苏东坡传中的趣闻轶事概括50字)

 

↑↑↑

▼2016.08.15 | No.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东坡传》林语堂著张振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苏轼,诗人,书法家,评论家,画家,语文书上的常客,休闲文摘中的贵宾,各大旅游景点最重要的摇钱树之一毫无疑问,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难以忽视的人物,苏轼拥有数不清的传记,其中以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为甚。

以英文为著,写中国之古人;再被译作中文时,这本传记却没有丝毫生硬感,能做到这样的地步,不愧对“中国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一赞誉,也毫不意外为什么林语堂先生认为这是他“最满意的作品”了公认地,这本书写得极好——林语堂的英文总觉得比其中文要妙——译得也极好。

张振玉先生的译文感情充沛,术语查证也仔细,读来自然,时而幽默俏皮,时而严肃谨慎,也保留了林的一些个人风格看译者序时,简直可谓深为感动,反复阅读,被老先生深厚的国文功底折服,也为其认真、平实的态度所打动……张先生的大名在国内并不如很多其他翻译家一样广为人知,但他的译作和著作如《京华烟云》、《苏东坡传》、《译学概论》都笔力充盈,经久流传。

倘若张先生还在世,今年将既已百岁。谨在此向先生致以敬意与怀念。

让我们把话题转向标题的破折号。在这本三十万字的传奇传记中,提及到苏轼的细节不计其数。那么,苏轼的生活中,还有什么?

▲苏轼画像苏东坡高颅巨颧,按照古时书上的说法是大富大贵的“异相”但他一生坎坷,几经浮沉,于是自嘲“骨相不好”在《苏东坡传》中,林语堂提出:可能是苏轼的星象所致

还有——宫斗首先,我得承认,宫斗一词用在这里并不准确:百度百科上,“宫斗”一词指的是“古代封建王朝的帝王后宫中,女官、嫔妃、长公主等皇族之间以个人权势、家族荣耀、男女情感等为目的而展开的心计、谋略上的施诈斗争、角逐

”,而我这里将要提到的“宫斗”,仅仅是宫廷斗争而已,和男欢女爱、阴谋诡计毫无关系苏东坡和谁宫斗?王安石在《苏东坡传》里,林语堂对于王安石着笔不少有关王安石的变法,甚至用了整整两章(第七、第八章)来描写,在其他各个章节中也有不算少的涉及。

▲王安石画像王安石在书中是被丑化的大量有关他的描写中,几乎找不到什么正面的字句:我们只能看到他“狂妄自信”“为害国家”“不择手段”“残忍”“邋遢”“怪异”在第一次读到有关王安石的描写时,我有一种错觉,仿佛在阅读傅满洲的故事。

林语堂的偏见将王安石的形象塑造得很“邪恶”,在我看来和傅满洲有众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奸诈、聪明、从不考虑他人(尤其是古时的百姓),都怪异而盲目自大,都是邪恶的象征

▲傅满洲 | Dr. FuManchu英国小说家萨克斯·罗默创作的傅满洲系列小说中的虚构人物是一个面目阴险,穿着清朝官服的邪恶博士,号称世上最邪恶的角色人物形象刻板丑陋,是“黄祸”的拟人化形象*“黄祸”主要观点即黄种人是白种人的威胁

在书中,两人的冲突主要是王安石变法王安石不顾百姓,坚持变法,造成了对人民利益的极大损害;而苏轼则看清了事实,力荐勿纳新法(这基本是事实)这一举动激怒了王安石,于是苏轼一再被贬,先是杭州,然后是密州,尤嫌不够,再贬徐州,最后调任湖州。

有趣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贬谪没有使苏轼写出陋室铭,却令他结识了不少和尚与妓女,为他今后与宗教和女人的不解之缘奠定了一个浅但必须的基础;甚至,他在任上还算有些政绩此外,那首有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就是写于留任密州期间。

在书外,我了解了一些资料后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点:乌台诗案的解决众所周知,元丰二年(在王安石变法、苏轼被贬后),四十三岁、身在湖州的苏轼摊上了大事:他以一个著名公知的身份,向皇上写了一封洋溢着情感、发了些牢骚的表文,这件事使得势力正如日中天的新党揪住了他的小辫子,费尽心机试图致他于死地。

这件事闹得实在太大,以至于苏轼本人也以为自己将被处以死刑在我查询到的资料中,多数都赞成这样一个观点:乌台诗案的解决应当归功于王安石苏轼之所以免于一死,除了书中提到的无心插柳的示忠信,更多的是在朝元老的劝谏,和已经退休却犹有权势的王安石。

的上书,王安石写道:“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这封信被普遍认为对乌台诗案中苏轼得到的从轻发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使苏轼仅仅是被贬黄州但在《苏东坡传》中,这一点被略去不提了所以说,在书中,林语堂对于苏轼的偏心还是造成了一定的不客观。

其实/也许,王安石与苏轼的关系并不只是正邪两立,水火不容,站在善恶的两端;看起来,大概王安石与苏轼之间拥有一种微妙的感情:七分是政治引起的对立,剩下三分却是朋友间的相吸。

还有——基友这本书的英文名很微妙:The Gay Genius  仿佛在暗示什么要是说只是林语堂无心之举,gay在这里的意思仅仅是“快乐的”“放任的”,我才不信呢Gay的双关语义广为人知,别说英语国家的人民大众,就算是在我国也很少有人不知道,所以以林语堂的英文功底?开玩笑。

在我国最大也最无聊的问答网站知乎上,有一句经典的名言: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这话还是很有意义的,能够防止提问者信口开河,将一些低质量问题扫地出门所以至少为了表示我并非信口胡诌,我来引用几句:“在苏家,和东坡一齐长大一齐读书而将来也与他关系最密切的,就是他弟弟辙,字子由。

他们兄弟之间的友爱与以后顺逆枯荣过程中深厚的手足之情,是苏东坡这个诗人毕生歌咏的题材兄弟二人忧伤时互相慰藉,患难时相扶持,彼此相会于梦寐之间,写诗互相寄赠以通音信甚至在中国伦理道德之邦,兄弟间似此有爱之美,也绝不寻常。

”“子由出城到离北岸三十里处迎接,兄弟二人在雪地途中亲热相处了好几天”(苏轼缠绵病榻之际说)“我得由男方迢迢万里,生还中土,十分高兴心里难过的是,归来之后,始终没看见子由在雷州海边分手后,就一直没得再见一面。

”当然,当然,以上还是纯属捕风捉影,绝无真凭实据显示林语堂先生的本意是说苏轼是一个同性恋诗人书中没有将他与王尔德相比,也没什么其他的地方极为明白地写苏轼的性取向,苏轼与苏辙的关系极好倒是很清楚他们一起玩、一起考、一起做官、互相写信致意,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先前提到的《水调歌头》,苏轼在这首中秋第一词的词前小序中写道,“。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兄弟之情一望即知。

▲苏辙画像苏辙 苏轼之弟,唐宋八大家之一那这里就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为什么林语堂要将原著起名为The Gay Genius ?是哗众取宠,博得关注吗?有人这样认为他可能的确是想逆流而上,不惧政治正确地玩弄一把新潮文字;也或者真的是想暗示什么;或者,仅仅是想做个标题党,吸引读者的眼球吧。

还有——把妹苏轼之所以和其他的诗人给人感觉不同,是因为他的丰富与世俗他既忧国忧民,又心系家人;虽才高八斗,却不恃才放旷;能与帝王同台,但才不会“天子呼来不上船”;在文人墨客中声名极高,又与黎民百姓打成一片。

他不是单面的、线状或点状的,他有人的七情六欲,有所有普通人拥有的需求——包括谈恋爱的需求苏轼当然谈恋爱,风流韵事可不算少,当然也没有柳永那么多而且比他的朋友们(如黄庭坚或者被苏轼调侃“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张先),这里所说的“风流韵事”简直不要太纯洁。

苏轼只是热衷于各种酒筵征逐,喜爱和歌伎们逢场作戏,“十分随和而已”他没有迷恋上哪个歌伎,也没有金屋藏娇有两个女人和他关系十分密切:一个是才女琴操,听从了他的规劝,赎身之后出家为尼,还有一个是朝云,她后来(大大方方地)成了他的妾。

苏轼也当然是有妻子的,只是比起他的一些八卦,没那么有名罢了他前前后后有三个妻子,还有好几个妾三个妻子都姓王:王弗、王润之、王朝云三位夫人都非常理解他,也都是才貌双全,不过三人都红颜薄命,早早逝去书中提到王朝云与苏轼的一件著名的轶事:。

一日苏东坡退朝,饭罢,用手扶肚子慢慢踱步问侍人:“这里头装的都是什么?”一人说,“是文章”,另一人说,“是见识”但这些恭维的话苏东坡都不以为然直至王朝云时,她说:“学士一肚子都是不合时宜”苏东坡才捧腹大笑。

由此一例,两人间默契情谊可见一斑。

▲王朝云与苏轼画作但如书中所说,在中国,有关苏东坡的情感生活更广为流传的“是一个很美妙的传说”,那就是那位“相传虽不甚美却很有才华的妹妹”,苏小妹不过按书中的话说,“这纯粹是无稽之谈”没有任何历史根据,也没有任何书信往来中可以显露出一点蛛丝马迹,更别提族谱等等。

林语堂这样为这段趣谈收尾:“这个故事后来越传越广越逼真,成了茶余饭后最好的趣谈此等民间故事之受一般人欢迎,正是以表示苏东坡的人品多么投好中国人的癖好”了结了这段话,他却又抛出一个猛料:苏东坡的堂妹据林语堂说,苏东坡的堂妹是他的初恋情人,而苏东坡心底爱的人一直是她,毕生对其念念不忘

祖父过世后,全家上下回来奔丧,这造就了他们的初见但由于他们相同的姓氏,苏轼和这位我们不知名讳的苏氏只可相恋,无法联姻与结合后来,堂妹嫁给了一个名叫柳仲远的青年,再以后,苏轼写了两首诗给她,这两首诗“颇不易解,除非当做给堂妹的情书才讲得通”。

“晚年苏轼流放在外之时,听到堂妹逝世的消息,写信给儿子说“心如刀割”在他流放归来途经靖江之时,堂妹的坟就在靖江,他此时虽然身染重病,还是挣扎着来到坟上,向堂妹及其丈夫致祭第二天,有几个朋友去看他,发现他躺在床上,面向里面墙壁,正在抽搐着哭泣。

。”所以在此也许可以说,苏轼其人,用情上复杂却动人。他风流又专一,可爱又可敬。

还有——诗和远方苏东坡的人生中有那样多的东西,那样多的事与人他的头衔众多,诗词也众多,且读着它们,总会被一种真诚却壮阔的情感所打动林语堂在书中写道:“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家,是新派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动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的成瘾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可是这些也许还不足以勾绘出苏东坡的全貌,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这段话说的很妙,因为它说出了苏东坡的才情,也更说出了他的丰富有关苏东坡的轶事、趣闻,可能说上三天也说不完;要是翻遍字典举形容词来描写他,那可能每遇上一个褒义词,都会觉得和苏东坡有上三四分相似。

他像一个智慧的朋友,让你敬佩又感亲切,有一身的博学,又偶尔会小小的促狭,平添上几分可爱他身处于一个不完美的时代,政敌排挤他,爱情拒绝他,当权者一蟹不如一蟹地更迭,但他毫不抱怨自己的不幸从始至终,他只是坚持着自我的信条,心怀天下,以实际助渡苍生。

他是一个真正的生活家,从不因地域或小人改变自身热爱一切所得的快乐苏东坡并非完人,但又近乎地拥有完美的一生他的人生中,风风雨雨不计其数,不顺利事常有但他以旷达的神智和洒脱的态度,将所有那些不如意的坎坷蹉跎,都活成了光风霁月,朗日晴天。

谢谢阅读:)

▼听说帅的人都转发了而有知识水平的人还点了赞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趣闻万万没想到苏东坡传中趣闻轶事有哪些(苏东坡传中的趣闻轶事概括5

2023-09-10Aix XinLe141

万万没想到苏东坡传中趣闻轶事有哪些(苏东坡传中的趣闻轶事概括50字)[东坡肉, +∞)…

探索探索发现古墓2004(探索发现古墓2005)居然可以这样

2023-09-10Aix XinLe108

探索发现古墓2004(探索发现古墓2005)居然可以这样这种特殊的墓葬礼仪和器皿,体现了早期秦朝文化的基本特点,它是东方殷商、东夷、西周和西戎文化交互融合的结果,从而显示出三代时期关中地区和中原地区“…

科普韩国网络实名制(韩国网络实名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怎么可以错过

2023-09-10Aix XinLe104

韩国网络实名制(韩国网络实名制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怎么可以错过韩国是世界上首个实施网络实名制的国家,从2005年开始,到2012年为止,七年的网络实名制建设最后却因违宪判决戛然而止。韩国网络实名制失败的原因,对我国即将开始的网络实名制建设有着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科学科学网 自然基金(中国自然科学网)居然可以这样

2023-09-10Aix XinLe86

科学网 自然基金(中国自然科学网)居然可以这样科研渠道、科研技巧科研观点、科技热点科技政策、科技人物请关注我们→本文转自国家自然科学积极官网国科金发计〔2…

探索探索发现古墓2004(探索发现古墓2010)快来看

2023-09-10Aix XinLe158

探索发现古墓2004(探索发现古墓2010)快来看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千年古墓竟被盗墓贼杨彬六进六出,27吨的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