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10 探索发现(CCTV10 探索发现结束 2008)干货分享
百年前的欧洲西线战场上,有十四万中国华工,谱写着各自的传奇故事。
戳上面的
探索发现栏目关注我们哦!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十四万中国劳工被英法两国招募并送往炮火硝烟的西线战场。与战争的残酷相反,欧洲西线战场上,也孕育出了一段段美好的爱情故事。
张长松和路易斯的爱情故事,要从一张招募广告开始。
1916年,索姆河战役使得欧洲战场的形势愈发严峻,因此协约国开始在中国招募华工1917年,协约国招募华工的消息已传遍了大街小巷,街上张贴的年收入2000法郎的诱人广告,也打动了家境困难、年仅20岁的张长松。
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也为了开阔眼界,他毅然决然地签下了劳工合同,登上了开往法国的轮船。
历经了52天的海上漂泊后,张长松于1917年8月从法国马赛港上岸随后,被分配到战时的物资转运站和集散地当搬运工,直到战争结束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历时4 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然而,在西方人享受和平之时,中国劳工却被留在欧洲进行清理战场、填平坑壕、拆卸枪炮的弹筒、排除未爆炸的炮弹等危险的工作。
1920年,张长松被派到一个军工厂做锻工此时的他已经会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因此,他也成为了中国华工与法方的联络人一天,一位华工因为被法方会计少算了薪水,请求张长松帮忙解决张长松了解了情况后,直奔会计室在与法国会计交涉争执无法得到解决时,张长松竟然一把抓住会计,拖着他去找总经理讨要说法。
这个勇敢甚至有些莽撞的中国人引起了在场法国人的注意,也捕获了一位年轻女清洁工的芳心她,就是年仅16岁的路易斯 两个年轻人很快就坠入了爱河像张长松这样的跨国浪漫爱情故事,在当时其实十分普遍,也一度成为了中法两国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
法国女人更喜欢中国人坚毅、质朴和自制的东方生活方式而一些法国男人则也因此将华工视为情敌他们聚众抗议当地华工,说:“如果战争继续下去,法国就没有男人了最终只会使中国人和印度人娶走我们的妻子、女儿,甚至瓜分我们在前线为之献身的法国领土。
”然而,现实却让张长松进退两难眼看自己的劳工合同就要到期了,张长松也想回到家乡,去看望他家中的母亲而回去,就意味着他再也见不到深爱的路易斯拿着从1918年保留至今的家书,张长松陷入了久久的沉默
最终,张长松决定留在法国,与路易斯结婚但是根据1801年修订的法国法律规定:本国女子如果嫁与外国人,将会自动丧失法国国籍这一切都没有影响两位坚定走在一起的年轻人,他们在中国驻法大使馆办理了结婚证书
结婚四年后,刻薄的法律终于修改了关于法国女子与外籍男子的婚姻条款,张长松与路易丝也终于恢复了法国国籍,他们在市政厅再次举行结婚仪式然而张长松知道,出生于正统天主教家庭的路易斯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在教堂举办婚礼。
1926年,为了实现妻子的愿望,将近30岁的张长松和妻子在教堂里举办了他们人生中的第三次婚礼。三次婚礼,为这对夫妻长达五年的婚礼马拉松画上了个完美的圆。
由于法国政府的干涉与各种条件的制约,大部分华工被陆续遣返回国,这使得这些法式浪漫爱情故事很少能有完美的结局据统计,留在法国生活的华工,仅有约3000名而一些被迫回国的华工,直到临终之前还始终惦记着他们远在海的另一半的法国女友。
一战后,中国华工在欧洲西线战场作出的鲜血和牺牲被协约国无视,这段历史也被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2008年9月17日至19日,由山东威海市档案馆,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美国卡拉玛祖学院,比利时鲁汶大学联合举办的《一战华工国际学术会议》在威海举行。
张长松的五儿子捷哈和他的夫人玛丽应邀出席,第一次与国内的华工后裔相见,心情非常激动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捷哈的心里无比欣慰:父亲终于能够回家看看,这是他父亲最后的愿望。
百年前的欧洲西线战场上,有十四万中国华工,谱写着各自的传奇故事。四集纪录片《潜龙之殇:一战中的华工军团》在揭开历史的同时,为你讲述一战那些为家、为国流血牺牲的普通中国人不懈地追求尊严和梦想的故事。
四集纪录片《潜龙之殇:一战中的华工军团》2016年8月13日-8月16日22:06锁定CCTV-10《探索·发现》即将播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