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探索发现中国远征军纪录片(探索发现中国远征军纪录片松山)速看

2023-09-20Aix XinLe

写本篇博客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英雄的远征军将士们,而是想通过自己对远征军的一步步认识,来普及远征军的故事,万一有人和一样处还在懵懂中呢?

探索发现中国远征军纪录片(探索发现中国远征军纪录片松山)速看

 

       自从2020年11月去了云南腾冲,自从初步了解了中国远征军的故事,自从回沪后制作了关于中国远征军的《悲壮的色彩》视频,让我有兴趣对这个话题继续探究于是在完成视频发布后开始补课,想了解更多中国远征军的历史。

我看了45集电视剧连续剧《中国远征军》,看了凤凰卫视制作的10集纪录片《喋血远征》——中国远征军,看了中央电视台制作的12集纪录片《探索发现》——中国远征军,让我这个不懂战争和军事的人,也稍微了解了关于中国远征军的历史。

写本篇博客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英雄的远征军将士们,而是想通过自己对远征军的一步步认识,来普及远征军的故事,万一有人和一样处还在懵懂中呢?       必须声明,以下都是不懂军事的我粗浅理解,也许不一定准确至少我是带着问题去了解的。

本文所有照片均来自网络

一、中国远征军的历史定义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国政府为支援英军在缅甸(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而派遣的出国作战部队亦称“中国赴缅远征军”、“中国援缅远征军”它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二、组建中国远征军的意义      抗战爆发后,由于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急需大量物资和外援,遂于1938年初修筑滇缅公路滇西20万民众在抗日救国信念鼓舞下,自带口粮和工具,风餐露宿,劈石凿岩,历时10个月,在高山峡谷激流险滩上,沿滇西、缅北990公里的山野,用双手和血汗修筑了滇缅公路。

期间因爆破、坠岩、坠江、土石重压、恶性痢疾而死去的民众不计其数1938年底通车,从此,滇缅公路成为中国抗战的输血管  但抗战开始后,日本图谋以武力强迫中断“第三国”的援华活动1939年冬,日军占我南宁,断我通往越南海防的国际交通线。

1940年春,日军对滇越铁路狂轰烂炸,6月迫使法国接受停止中越运货的要求,9月日本入侵越南,并与泰国订友好条约,滇越线全面中断 中国远征军就是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打通滇缅公路这条唯一的国际援华通道 三、为什么要打到缅甸去?。

      缅甸是东南亚半岛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西部英属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中国西藏和云南接壤缅甸对于盟国中的中英双方来说都有重要战略意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矛头直指缅甸。

  为了保卫缅甸,中英早在1941年初就酝酿成立军事同盟中国积极准备并提出中国军队及早进入缅甸布防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在重庆签署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

缅甸所处的战略位置,需要中国军人前移战场,就如抗美援朝四、中国远征军战况如何?  中国远征军曾经两次入缅作战第一次入缅作战是1942年,第二次是1944年        第一次入缅作战分别经历了同古保卫战、 仁安羌大捷、 缅北大撤退。

       1、同古保卫战  1942年1月日军攻占仰光,1942年3月19日,在200师师长戴安澜领导下,发动了缅甸同古战役,蒋介石的计划是以200师不惜代价死守同古争取时间,掩护远征军主力向同古一带集结。

而主力第5军迟迟未集结,200师只能同兵力、装备都占优势,同拥有制空权的日军苦战12天,造成很大牺牲但 官兵歼敌5000余人,掩护了英军撤退,为远征军的后续部队赢得了时间,最后全师安全转移,没有落下一个伤病员。

同古保卫战是缅甸防御战期间作战规模最大、坚守时间最长、歼灭敌人最多的一场战斗 2、仁安羌大捷      仁安羌大捷是中国远征军出国之后,第一次进攻日军而取得的重大胜利,这是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解救英缅第1师和英军第7装甲旅7000余人以及500多美国传教士和记者,同时还挽救了东面的英印第17师免遭仁安羌日军的围歼,之后英军更是将在仁安羌的脱险称之为“亚洲的敦克尔奇迹”。

       仁安羌大捷是由孙立人率领的新38师出战的,但真正指挥并打赢这场战争的新38师113团团长刘放吾却被人们长期遗忘刘放吾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就连对自己的家人绝口不提当年的英勇事迹,但是他一直保留着仁安羌之战时,英军军长斯利姆写给他的亲笔手令和在该战中缴获的日军军旗。

二十多年后,身在异国他乡的刘放吾看到了描述“二战”时的电影《最长的一日》后,眼含热泪久久不肯起身,当儿子问及他缘由的时候,他才将压抑在心中的那段战争情节,缓缓解开,就这样,一名抗日老兵刘放吾在仁安羌大捷中的作战细节,才逐渐为人们所熟悉。

       直到1992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美国访问时造访刘将军,此事迹才公诸于世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在芝加哥卡尔登饭店,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握着刘放吾的手说:“感谢你们当年救了7000多英国人性命。

算算看,7000英军、500多美国传教士及记者,他们现在该有第三代、第四代了,我今天代表英国政府和人民对你表示深深的感谢与敬佩,希望将来有时间听你讲述是如何打赢这场战役的” 3、缅北大撤退       仁安羌战役后,孙立人原想继续攻击,但日军第33师团集结,英缅军第一师北撤无力再战,20日盟军全线向印度撤退,远征军随即全军陷入日军包围。

同时,远征军东线防御被日军56师团全面突破,暂编55师被日军击溃1942年4月29日腊戍失守,5月1日曼德勒失守,5月8日密支那失守中国远征军后路被日军截断,只得分路突围由于能走的道路均被日军把守部队无奈进入野人山的荒野、森林、泥泽里。

气候湿热,饥饿难忍、疾病、霍乱蔓延,部队伤亡惨重给远征军造成了比在战场上的损失还要大几倍的损失    这里必须特指:200师师长戴安澜是按照上级杜聿明军长指令往北撤,尽管戴安澜也觉得这不是最好的撤军线路,但执行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他自己也在5月18日,穿越西保、摩谷公路的封锁线时,遭受日军伏击,被两颗机枪子弹击中胸部和腹部26日晚,在缅北茅邦村戴安澜因伤重殉国而孙立人师长率领的新38师没有听从上级指令,直接往东撤,去了印度,保存了兵力。

  第二次入缅作战——缅北滇西战役1944年9月16日,蒋介石在国民参政会即席演讲中提出“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口号随后,国民党中央决定广泛发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征集知识青年十万人,编组远征军,。

送到印度蓝姆伽,和中国远征军孙立人的新38师一起,在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的指导下,在蓝姆伽训练营受训并进行整编,并于1943年8月改编为中国驻印军,利用美援物资配备全副美式装备,战斗力大为提高。

   最终,中国远征军经历了滇西缅北战役、 光复腾冲、 松山战役 、龙陵战役、 胡康河谷战役、 孟拱河谷战役 、密支那战役,与中国驻印军在缅甸胜利会师历时一年半,盟军以阵亡31445人、负伤35948人的代价,毙伤日军两万五千余人。

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滇缅公路       这些战役在纪录片和影视剧里都有展示,只是第一次远征是以大撤退的失败而告终,第二次才把日军赶出了国门    五、中国远征军经历了哪些惨烈的战争?      但凡知道一点远征军历史的,都说,当年远征军战斗很惨烈。

但究竟惨烈到什么程度?      1、高黎贡山之战       首先高黎贡山地势险峻巨大的山体在怒江西岸拔地而起,这是中国地理教科书上称呼的横断山区核心部分,最高海拔五千多米,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海拔最高的战场。

有过高原体验的人都知道,常人在高原行走都会气喘,何况需要肉搏战斗 由于日军事先已经占据了重要关口,居高临下,敌军用机关枪向下扫射,一个人可以打我无数人而我们中国军人只能在陡峭的山坡上仰攻(70-80度角),也就是中国军人需要往上射击,或者被下面的人推挡着身体射击。

经过历经十多天的血战厮杀198师592团上校团长覃子斌和数百名官兵阵亡那时正是雨季,血水混合着雨水,沿着山沟,顺着溪流,流到山脚,当地人称呼为旺子战斗期间,血色旺子每天都在不停的流淌着,那是何等的惊心动魄与惨烈!。

   最终,惊天地泣鬼神的198师,攻破了敌军堡垒,翻过了高黎贡山。美军观察家感叹,高黎贡山可能是世界战争史上海拔最高、战情最惨烈的战场。而中国远征军是一支举世无双的军队!    2、腾冲战役

       1944年5月11日,霍揆彰指挥的第20集团军五个师横渡怒江、攻克高黎贡山后,7月初,终于可以走向最后一个目标腾冲城但是在腾冲城下中国军队遇到了极大的阻碍,腾冲城墙无论怎样攻打,无论炮火有多猛烈,它依然屹立不倒,大批中国士兵倒在了腾冲城下。

美军连续出动强大的轰炸机群猛烈轰炸腾冲城,都没有把城墙炸开美军顾问们感叹,中国怎么到处都有这样坚固的长城原来腾冲城墙全部都是由火山岩石修筑而成,这种岩石不但紧固光滑,还非常有弹性,炸弹仍到城墙上的话就会被坚实的城砖把它弹到数十米以外,几百磅的炸弹即便爆炸,对城墙也基本没有杀伤力。

经过摸索后,美国飞行员终于找到解决方法,他们觉得将炸弹四周装上钢筋,利用炸弹下落的重力就可以让钢筋插进城墙,把城墙炸开但试投之后发现炸弹依旧会被这些特殊的岩石弹开后来他们考虑,从力学原理上讲,只有45度角才是最佳角度,金属刺才有可能刺入城墙内将炸弹固定下来。

但要想让炸弹以45度角投下,意味着飞机要超低空飞行,这大大增加了飞行员的风险,但美国飞行员准备冒死一搏       8月4日下午,八架美军轰炸机在腾冲城上低空盘旋,美军观察员们紧张注视着这前所未有的特别轰炸,最终炸弹稳稳地扎在了城墙上,但是没有马上引爆,几个日军还走出掩体上前观看,这时城墙上的炸弹被炸开了,随后更多的美军轰炸机前来轰炸,投下了更多的特殊炸弹。

终于腾冲城部分城墙被炸开,中国远征军迅速从城墙缺口处向城内突破,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最终经过激烈搏斗,腾冲城内日军被全部歼灭由此我们也不免感叹古代人修建城墙的技术如此之高超,着实令人敬佩     3、松山战役。

   松山属高黎贡山山脉,是滇缅公路易守难攻的咽喉要塞,被美国军事家称为"东方直布罗陀"当年,日军战略专家预见到松山可作为支撑滇西和缅北防御体系重要的支撑点,遂派出工兵联队,从中缅印等地强征民夫1670。

余名,昼夜施工,在松山修建防御要塞从1942年底至1944年5月,日军在远征军反攻前夕,把山腹挖出一个空间,在里面盖上三层楼露出地面的只是上面一层,他们将这一层用三层装了土的汽油桶围起来,最里面是木头,外面是汽油桶,油桶中间都填了钢板,外面再整体用土掩护起来。

日本南方总军司令官寺内寿一曾亲临视察,观看了重炮轰击和飞机轰炸试验,把500多磅的炸弹扔到堡垒上,在建筑中的人连震动都感受不到。其强固程度,相当于钢筋水泥之永久工事。

 松山战役打了3个多月日军像鼹鼠一样躲在地下四处游窜反抗,远征军战士浴血奋战喊杀震天响松山战场打成了血肉磨坊!最终远征军对子高地北侧阵地实施"坑道爆破"即开挖两条150米长的爆破通道,直达松山主峰的敌人碉堡底下,工兵填塞。

3吨的TNT炸药,才把山上的日军碉堡炸开,日军瞬间葬身,松山战役主动权就此扭转松山战役先后投入10个团2万人,中方共伤亡7763人,毙杀日军1250人,敌我伤亡比1:6.2此次战役也成为山地丛林攻坚战的典范,被写入美国军校教材。

 六、驼峰航线 1941年底,随着日军攻陷缅甸,“滇缅公路”被切断,美国援华物资的营运受到阻隔,中美两国才又联合开辟出第三条运输途径——“驼峰”航线 “驼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一个形似骆驼背脊凹处的一个山口,它的海拔高度高于当时。

美国主要装备机型最大爬行高度,这里是中国至印度航线的必经之处“驼峰航线”全长500英里,地势海拔均在4500~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是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悲壮空运。

“驼峰航线”途径高山雪峰、峡谷冰川和热带丛林、寒带原始森林、以及日军占领区加之这一地区气候十分恶劣,强气流、低气压和冰雹、霜冻,使飞机在飞行中随时面临坠毁和撞山的危险,在长达3年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双方总共参加人数有84000多人,共运送了85万吨的战略物资、战斗人员33477人。

单是美军一个拥有629架运输机的第10航空联队,就损失了563架飞机而在这条航线上,美军共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优秀飞行员近3000人,损失率超过80%而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竟然先后损失飞机48架,牺牲飞行员168人,损失率超过50%。

       简单说,由于飞机本身爬行高度低于喜马拉雅山脉,只能在险峻山脉中穿梭飞行,危险性就非常大在1000天里,坠毁1500架飞机,平均每天坠机1.5架有这么一种说法,新飞行员根本不用航行图,只要看着飞机残骸飞行就可以。

   七、飞虎队(美国志愿航空队)

       1941年,美国陈纳德将军组建“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又称飞虎队,他们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当时,去中国参战的美国飞行员,要先解除美国军队的现役军人身份,然后与中央飞机制造厂签署一份时效长达一年的合约。

这些来中国帮助抗击日军的美国人,开始是被金钱待遇吸引而来按照当时中央飞机制造厂提供的“飞虎队”待遇,飞行员的薪水为每月600美元,凡是在空战中击落一架日军飞机,还能拿到500美元奖金       在1941年的12月20日,十架日本的飞机进入了昆明,而飞虎队跟他们的第一场战斗就赢了,飞虎队击落了六架日本的飞机。

后来飞虎队在云南这片土地上做了很多成绩,参加了保卫缅甸公路、阻止日军进入怒江等        “飞虎队”为中国抗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应该永远记住他们抗战胜利后,还有飞虎队的飞行员来到中国生活   八、野人山。

 我们常会听到野人山的名字,它位于缅甸最北方,是密支那以北一片未被开发的原始森林       中国远征军在第一次入缅作战时,由于英军的不守信用,弃城逃跑,导致中国远征军陷入日军的包围,损失惨重大部队撤退时,由于日军率先占领了中国军队回撤的城镇及公路,中国远征军无法从公路回撤,又由于中国军队高级将领的指挥失误,没有选择安全的撤退到印度的路线,而选择危险的原始森林撤退路线,进入野人山林,给远征军造成了比在战场上损失还要大几倍的损失。

  远征军第一次入缅甸作战死了6万人,其中约5万人为非战斗死亡,即在撤退中饿死、病死3万人后来走出野人山的军人回忆道,一路上,很多人患了伤寒或被瘴气毒死,更有伤病员不想拖累战友而自杀  九、为什么中国远征军有很多败仗?。

   人们不禁疑惑,中国远征军在攻打高黎贡山和腾冲城,为什么会付出如此大的代价?这源于一件意外事件的发生在远征军启动反攻腾冲一年前,国军派出的侦查机因遇大雾,误降在日军占领的腾冲附近,机上一位少尉身上携带的远征军作战计划和密码本被日军获得。

此后,日军从截获的远征军电报中便可轻易了解远征军的作战计划,提前进行作战安排、工事修建和兵力部署就是这个意外事件,让远征军在战场上付出了巨大且惨痛的代价十、为什么缅甸人不帮中国远征军?19世纪,英国占领缅甸后,把缅甸作为印度的一个省,从此缅甸百姓便受到英、印的双重剥削。

缅甸人痛恨英国人,这种情绪也连累了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缅甸人本来就认为中国人和印度人一起帮着英国人垄断了缅甸经济,而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日更是被当地人视为帮英国维持殖民统治当时作为德钦党主要领导者的昂山更是认为:“谁反对我们的敌人,谁就是我们的朋友!”。

这种弥漫在缅甸人中间的民族情绪,给了日后日军收买缅甸人心以可乘之机因此中国远征军所到之处很难得到当地百姓的理解和支持缅甸人帮日本人侦察和传送军事情报,这给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缅甸独立义勇军后来还直接参与攻击盟军防线。

这些都对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产生了作用十一、记忆深刻的几位将军         中国远征军的主要将领有:史迪威、戴安澜、孙立人、杜聿明、卫立煌等但最能感动到我的有以下几位:   1、戴安澜将军

       远征军第200师师长1942年,戴安澜奉命率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经历了大战同古、收复棠吉等战役1942年5月18日,戴将军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辞世前,他在留给妻子的遗书中写道:为国战。

死,事极光荣5月26日下午5时40分,戴将军在缅甸北部茅邦村殉国原来他的部下想抬着他的遗体回国,但后来因为尸体腐烂,只能火化后捧着师长的骨灰回来有一位当地百姓把自己的棺材拿来放戴安澜的骨灰盒       1942年7月31日,在广西全州,上万人为壮烈殉国的抗日英雄戴安澜举行隆重的安葬悼念仪式。

        中国共产党高度颂扬戴安澜将军的英雄气概和壮烈事迹      1956年9月21日,被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为革命烈士10月3日,毛泽东主席向戴安澜的遗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2009年9月10日,戴安澜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孙立人将军

  远征军新38师师长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入美国维吉尼亚军事学院,民国陆军二级上将,一生传奇,战功赫赫在孟关杰布山隘战役毙敌2000余,孟拱河谷战役击毙日军12000余后接任新一军军长,共击毙日军3.3万余人,是歼敌最多的将领。

有"丛林之狐"、"东方隆美尔"的美称同时也被称为“战神”       他带领远征军打赢了入缅第一战——仁安羌之战,当年曾受到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授勋。    3、史迪威将军

       史迪威是美国四星上将,西点军校毕业曾任美国驻华大使馆武官,会说中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派驻中国战区任参谋长和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他是一位正直、坦率的美国军人,在华期间对中国抗日事业有过很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人民真正的朋友。

1944年,中国军队在滇西和缅北大反攻胜利后,修通了一条从印度东北部到中国云南昆明的公路,这条路后来被蒋介石命名为史迪威公路正是通过这条路,在枪林弹雨中为中国抗日战场运送了5万多吨急需物资,被称为“抗日生命线

” 十二、远征军老兵们最后的结局?       解放战争后,国民党丢失了政权很多远征军害怕政治原因而不敢回国也有人在等待国际局势和国内局势的变化,以“复兴”国民党政权可是最终却被台湾所抛弃也有的为毒枭贩毒保驾护航。

    其中有一位刘大江选择留在缅甸的理由是不想回去打内战,他说“中国人打中国人,死了没价值”后来,他和北京来的两个流亡学生一起,在仰光的广东观音庙旁办起了华夏小学       还有一位李光钿,在缅甸靠卖苦力生活。

起初李光钿还不敢公开自己是远征军老兵的身份,直到后来逐渐稳定了,才有人知道他的身份2005年抗日胜利60周年时,中国驻缅甸大使给他颁发了纪念章如今李光钿在缅甸生活已经有70多年了,但他仍是缅甸的“黑户”,有人劝他加入缅甸国籍,但他拒绝了,他始终不忘自己是中国人,就连他的孩子,也都没有加入缅甸籍。

  十三、为什么中国远征军很少为人所知? 说起“中国远征军”,不少人仍然会闪过一片空白尽管他们在1942年至1944年间,曾经在抗日战场上奋勇杀敌,然而,有几十年的时间,他们在历史里没有任何人记得,没有任何人提起。

因为他们曾经有一个这样的身份:国民党军人       直到2005年4月,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来到大陆,国共两党再次握手,达成了中国的抗日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抗日的共识远征军历史才重回人们的视野。

还曾经多次把中国远征军遗骸接回国2015年,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时,大阅兵邀请了部分国民党老兵受阅        所以,目前所有的关于中国远征军的影视剧和纪录片都是在2005年以后开始创作拍摄的       80年前

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为了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和滇缅公路,协助盟军作战,中国远征军踏出国门远赴缅甸抗击日本军队经过3年的浴血奋战,最终以伤亡近20万人的代价,赢得了自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征战的胜利。

      谨以此文,纪念为中国抗日作出重大贡献的中国远征军!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蓬蓬博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探索探索发现中国远征军纪录片(探索发现中国远征军纪录片松山)速看

2023-09-20Aix XinLe177

探索发现中国远征军纪录片(探索发现中国远征军纪录片松山)速看写本篇博客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英雄的远征军将士们,而是想通过自己对远征军的一步步认识,来普及远征军的故事,万一有人和一样处还在懵懂中呢?…

科学真正的科学知识具有(科学知识具有()特点)深度揭秘

2023-09-20Aix XinLe20

真正的科学知识具有(科学知识具有()特点)深度揭秘指向科学本质的初中化学试题命制和教学建议——以2022年浙江省丽水科学卷第28题为例…

历史中国历史故事100篇(中国历史故事100篇孟母三迁)燃爆了

2023-09-20Aix XinLe34

中国历史故事100篇(中国历史故事100篇孟母三迁)燃爆了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科学真正的科学知识具有(科学知识具有()特点)没想到

2023-09-20Aix XinLe73

真正的科学知识具有(科学知识具有()特点)没想到#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中学22年上-24.辨析题: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成正比。参考解析:表述错误。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

科学真正的科学知识具有(科学知识具有历史性)硬核推荐

2023-09-20Aix XinLe45

真正的科学知识具有(科学知识具有历史性)硬核推荐
1.( )是中国科学家精神之源,科技创新靠一代又一代人接力传承,科学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科技事业持续发展的基础A.实践精神B.育人精神C.职业精神D.时代精神【答案】B点击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