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赛:太空探索与艺术创想大赛
“航天代表着未来,文化拥有力量。”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在航天日·太空探索与艺术创想大赛邀请赛颁奖现场这样表示,“我们航天事业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国传统文化。”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ISEAIA .
“航天代表着未来,文化拥有力量。”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在航天日·太空探索与艺术创想大赛邀请赛颁奖现场这样表示:“我们航天事业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国传统文化。”
▲ 单霁翔先生在航天日活动当天上台发言4月24日,在江苏南京2021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现场,首届“太空探索与艺术创想大赛”邀请赛举行颁奖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首届“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姜杰女士,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宣传办公室主任刘军先生,南京市副市长沈剑荣为平面、摄影、服饰设计三个单元获奖者颁发证书。
▲ 平面、摄影、服饰设计三个单元获奖者上台领取证书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为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星空刺绣作者陈英华颁发“中国航天艺术特别奖”。
▲ 单霁翔先生为陈英华女士颁发“中国航天艺术特别奖”为进一步促进科学与艺术融合发展,传播新时代航天文化,激发创新创造热情,以“中国航天日”为契机,国家航天局新闻宣传办公室联合中国航天基金会,举办首届“太空探索与艺术创想大赛”(简称ISEAIA :International Space Exploration & Art of Imagination Award 2021),大赛以“航天+艺术”的跨界形式,搭建起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国际创新交流合作平台。
赛事将分为邀请赛和正式赛两部分,前期定向邀请赛已有十余国家近500位艺术家、设计师参加。
▲ ISEAIA大赛邀请赛部分作品在“中国航天日”科普展中展出2021太空探索与艺术创想大赛,涉及平面、摄影、服饰设计、产品设计、新媒体艺术等多个竞赛单元,面向全球征集作品大赛评委会按照国际标准设立评审主席团,不同赛事单元划分初评、终评专业评委。
评审主席团由航天科技工作者、艺术工作者组成目前,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等航天专家以及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法国视觉艺术与音乐艺术协会主席马克·昂德雷等文化艺术领域专家已受邀担任评审主席团评委
▲ 马克·昂德雷为ISEAIA大赛送来寄语在单霁翔看来,无论是嫦娥、北斗、天问、天宫,还是航天日活动现场诞生的火星车名称 “祝融”,都是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汲取的营养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我们的航天事业,所以有了我们今天的航天精神。
颁奖活动现场,谈及如何理解航天文化艺术,单霁翔道出自己的理解:“5300年前,一批良渚人到瑶山祭坛仰望星空,立下宏愿,建设了自己的国家201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成为了世界遗产。
无论是周公测影,还是郭守敬建观星台,无论我们南京建立第一个明代都城,还是后来建紫禁城,都是仰望星空问天,来建造自己家园”
▲单霁翔先生接受采访单霁翔说:“今天我们的航天技术,也激励我们中国人更加奋发努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同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关注我们的航天事业,关注我们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正青春的航天工程。
所以我呼吁,更多的人参与我们的大赛活动,共圆我们的航天梦,共圆我们的艺术梦,共圆中国梦!”太空探索与艺术创想大赛每年举办一次,大赛由空间探索(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共设立“太空建筑设计、平面、服饰设计、产品设计、新媒体艺术、音乐、摄影、影视、文学”等类别赛事单元。
目前,大赛已正式拉开帷幕进入到全面征集作品阶段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