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颗探索探月卫星:我国首颗探索探月卫星叫什么
北航助力!
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讲话指出“空间技术深刻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同时浩瀚的天空还有许多未知的奥秘有待探索,必须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
空间应用全面发展。”近日#这颗太阳探测卫星等你来命名#登上微博热搜总阅读量达1.9亿
这颗征名的卫星是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它将于2022年10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择机发射开启对太阳这颗与人类存续息息相关却依然未被人类完全理解的炙热恒星探索之旅7月11日至7月24日
全球开启为卫星征名的活动(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参与)
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空天战略需求北航在2016年成立了空间与环境学院太阳物理和空间天气是该系目前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也是我国在该研究领域的一支主力军空间与环境学院空间科学团队成员参与了ASO-S科学目标和有效载荷方案的论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环境学院空间科学团队在曹晋滨院长的带领下,深耕在太阳磁场的特征和产生机制、空间天气物理过程等研究领域,并取得了重要成果空间与环境学院空间科学团队还参与了我国正在规划中的未来探日计划——太阳极轨探测和环日全景探测计划科学目标和探测方案论证。
我国正在规划中的未来探日计划—太阳极轨探测
我国正在规划中的未来探日计划—环日全景探测计划北航空间与环境学院和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成立了学校共建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空间与环境学院师生到国家天文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参观学习
作为中国科学卫星系列“大家族”中的新成员什么是“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一起了解——“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dvanced Space-based Solar Observatory):重量888KG,运行在720KM的太阳同步轨道,
它是一个搭有三台有效载荷的空间望远镜,分别是:全日面矢量磁像仪、莱曼阿尔法太阳望远镜和太阳硬X射线成像仪设计寿命大于4年,研制时间超过5年,它是中国太阳物理学家自主提出的中国第一颗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
我们肉眼只能看到大约5500度的太阳表面而空间望远镜能赐予我们一双火眼金睛,不仅能让我们看得更清楚,还能通过不同波段的观测,看到不同层次太阳的样子和它们时刻的变化2021年开始逐日的“羲和”号能看到温度达2万度多姿多彩的色球层,而要看到温度为百万度的日冕是什么样子,“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就可以实现,。
同时ASO-S还能看到太阳表面磁场的分布以及色球和过渡区的特征。
对太阳的空间探测不仅可以从根本上理解太阳活动的起源帮助实现数值空间天气的预报更好地为航空航天服务太阳自身还是磁流体力学等物理学领域的天然实验室另外,太阳作为一颗普通的恒星对其物理特征的认识可以帮助认识宇宙中的其它天体
2021年10月14日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今年10月即将发射的我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利用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的契机
将展开对“一磁两暴”的研究揭示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起源、相互作用和彼此关联为灾害性空间天气预报提供支持
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效果图
透过你的眼睛看到的是那个一成不变、持续给我们提供着光和热的太阳实际上从内到外它的物理特征有着巨大的不同且时时刻刻不同位置都在发生着变化
同一时刻在不同波段(对应不同高度)拍摄到的太阳图片叠加图片来源NASA/SDO空间望远镜网站太阳核心区域的氢聚变是太阳能够持续提供光和热的能量来源,太阳对流层是太阳内部以对流的方式向外持续传输能量的区域。
由于太阳对流层是由较差旋转的、湍动对流的等离子体组成,这里会持续产生约11年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即太阳周)
太阳内部和外层大气的结构以及大气中的太阳活动现象。图片来源:https://soho.nascom.nasa.gov/gallery/bestofsoho.html
上图:太阳表面大尺度磁场随时间周期性的演化(即太阳周);下图:黑子数和极区磁场随太阳周的演化图片来源:Wilcox Solar Observatory和SILSO数据这些磁场(即前文“一磁”)进而能遍布太阳表面和行星际空间,我们所熟知的黑子就是太阳强磁场的区域。
磁场的存在使得处于等离子体态的太阳大气千变万化,还使得黑子上方的太阳大气常会产生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即前文“两暴”)等剧烈爆发现象,对应短时间里太阳高能波段的电磁辐射增强和高能粒子抛射,进而实现能量的剧烈释放。
太阳黑子的精细结构以及与地球尺度比对的图片。图片致谢:Randy Russell
日冕物质抛射图片来源NASA/SDO空间望远镜网站 太阳爆发带来的高能粒子和高能电磁辐射会给地球的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带来显著影响,进而影响卫星、通讯等现代化设施的运行和安全,人们把这种由太阳活动引起的短时间尺度的变化,称之为空间天气。
太阳爆发的频次和强度会随太阳周的演化而变化,在长时间尺度上对地球的气候等造成影响
由太阳爆发活动带来的空间天气效应。图片来源:NASA(备注:文中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来自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学目标相关内容节选自2020年12月31日科学家团队撰写的科普文章《太阳,我们来了》)
建校70年来一代代北航人始终与祖国的航天事业同向同行无论是“祝融”还是“天和”北航在我国空间技术领域持续贡献着力量筑造中国人的空天梦想随着一流理科建设的持续投入我校在空间科学领域实力也在逐渐增强书写“空天报国”的北航担当
出品 | 航小萱®工作室素材来源|空间与环境学院 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审核|曹晋滨编辑 | 胡译文那么,问题来了发挥你的想象力为中国首颗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取个名字吧!
点分享
点个赞
点在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