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以色列的历史与圣经:以色列的历史与圣经有关吗

2024-08-12Aix XinLe

三位都是杰出的旧约学者,此书是他们呕心沥血写成,三位学者学养精湛,论证谨慎持重,分析有条不紊。本书以圣经文本为基础,构建从亚伯拉罕至波斯时期的以

以色列的历史与圣经:以色列的历史与圣经有关吗

 

吕小飞

《圣经以色列史》的作者是普罗文(IAIN PROVAN)、郎(V.PHLIPS)、朗文(TREMPER),三位都是杰出的旧约学者,此书是他们呕心沥血写成,三位学者学养精湛,论证谨慎持重,分析有条不紊本书以圣经文本为基础,构建从亚伯拉罕至波斯时期的以色列史。

作者不但重视圣经文本,也注重与持不同立场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旧约学者之间的对话《圣经以色列史》这本书由天道书于2010年10月出版,2015年12月第二次印刷这本书是研究圣经特别是旧约圣经非常重要的参考书。

一、定居迦南以前1、族长时期 最早在圣经以外资料提到“以色列”这个名字的是来源史主前十三世纪后半叶在埃及出现的“米聂他”石碑因为这个时候以色列进入迦南,才成为一个在巴勒斯坦举足轻重的民族而有关定居迦南之前的以色列人历史资料,几乎没有,只有从摩西五经中去了解。

本书从族长时期记载以色列历史,族长时期对应的经文范围是:创世记11章10节至36章43节以色列的第一个族长为亚伯拉罕,族长故事开始于神对亚伯拉罕对应许:“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

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 为你祝福的,我必赐福与他;那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12:1-3),耶和华神有了这样的应许,于是亚伯拉遵守神对命令从迦勒底对吾耳迁移到迦南地,族长叙事主要是以神学为写作目的,启示神的性情和对人对关系。

那么族长历史是从何时开始?圣经对记载历史又是从何时开始?有没有经文文献作为族长时期对历史背景?只是单单以圣经的文本记载,族长时期为公元前2100-1500年之间,即主前20世纪前半叶而对经文外文献的了解主要集中在两块泥板上:努斯(Nuzi)泥板和马里泥板,这两份泥板的内容记载了当时社会对地产、收养和婚姻、交往方面的社会习俗与族长时代的习俗有很大的关联性,这两块泥板被认为是公元前15世纪下半叶的作品,所以族长时期也被认为公元前十五世纪左右。

而经文资料又把约瑟时代定位为公元前二十世纪,列祖时代怎么可能会比约瑟时代晚呢?2、约瑟故事 按照旧约的传统,族长只有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三位约瑟不是族长,但是约瑟叙事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将族长叙事与出埃及叙事联系起来,所以约瑟也是一个重要人物。

约瑟叙事有完整对开始和结束,从37章1节开始,于创世记50章摩西的死为结束约瑟叙事的神学目的是神的眷顾,神的眷顾保护了承受应许的人就像在创世记最后摩西对他的哥哥们所说的:“不要害怕,我岂能代替 神呢?从前你们的意思是要害我,但 神的意思原是好的,要保全许多人的性命,成就今日的光景。

”(创50:19-20),这就是约瑟叙事的神学目的那么约瑟故事发生在埃及的哪个王朝呢?其实并没有准确的历史资料记载,不过有经外资料显示,公元前20世纪的风俗习惯与约瑟时代的背景非常相似,约瑟叙事大概符合埃及处境,但是要教条地指出约瑟叙事吻合哪个王朝,这就不太可能了,因为圣经文本和经文外的资料实在太少了。

3、出埃及叙事 出埃及的记载以摩西诞生的故事开始,那时以色列在埃及人的统治下有四百年,摩西叙事的神学目的仍然是神的眷顾,神要特别照顾和保护这个特别的婴孩,他将要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压迫摩西被埃及对女儿收养,长大后由于干预一个埃及人和一个希伯来人的纠纷打死埃及人后逃亡米甸,也随之进入西奈山区,西奈在后来的出埃及和旷野漂流叙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神委托他拯救以色列民,他反对,神再三向他保证,并且兴起亚伦帮助他。

摩西、亚伦去对法老说:“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这样说:‘容我的百姓去,在旷野向我守节’” 法老王傲慢地说:“耶和华是谁,使我听他的话,容以色列人去呢?我不认识耶和华,也不容以色列人去”因为法老王有自己的神邸,所以不认识耶和华。

既然法老 “不认识”耶和华,那么神就借着摩西用十灾来让法老王认识耶和华:血灾、蛙灾、虱灾、蝇灾、畜疫之灾、疮灾、雹灾、蝗灾、黑暗之灾、击杀长子之灾看似是针对当时法老王以及百姓的十灾,其实埃及所拜的神,埃及人认为他们掌管这些自然界,但是在耶和华神面前,完全没有功效。

背后的意思乃是告诉法老王,埃及的神无法救他,让他认识耶和华神过红海的叙事又是一个让法老王和以色列民认识耶和华的事件,这个事件对于法老王来说,法老王应该认识到耶和华神的威严和权能,无法与神去抗衡,对于以色列人来说,这一系列的事件让他们明显地经历上帝的同在,建立他们对耶和华神的信心。

埃及十灾和红海事件后来在迦南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迦南地的一些民族听到耶和华神与以色列人同在所行的事情,也感到胆战和害怕,也无疑对以色列民将来进迦南产生有利影响4、旷野漂流叙事 以色列出埃及后第一站到西奈山,圣经经文的记载为《出埃及记》19章1节至民数记10章10节共67章的圣经记述在西奈发生的事情,虽然这里的记述篇幅长,但是时间短,只有一年的时间。

具体西奈山在哪,由于年代久远,考古学也帮不上忙,最早的说法是西奈山位于西奈半岛东南部的慕隆山,但是也有学者主张西奈山位于今天的沙特阿拉伯无论西奈山位于哪个位置,西奈山对以色列民来说,有重要意义,在西奈山下,神和他子民立约,应许他们建立国家,并且赐下律法规范他们的日常生活,让以色列人成为一个以耶和华神为中心,具有凝聚力的群体。

从西奈山起行,来到加低斯巴尼亚,然后再到摩亚平原,由于以色列人发怨言,致使四十天就能够走完的路程走了四十年,最后摩西也没有进入迦南地摩西五经结束于摩西之死,剩下的历史记载就是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定居迦南时期的记载。

二、定居迦南时期 本章主要从探讨以色列出现于迦南地的理论模式、圣经文本阅读、经外文献阅读、遗迹遗物分析等方面来探讨关于迦南时期的问题1、以色列征服迦南地的理论模式 以色列出现于迦南的模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模式是征服模式:以色列人用军事行动征服迦南地,这套理论的提出人是奥尔布赖特以及他的学生。

但是现在很多学者认为这种模式不成立,因为它简单地从字面意思解读约书亚记;第二种模式是和平渗透模式:这种模式认为以色列十二个支派不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乃是一个联盟,以色列进入迦南地并不是突发或军事行动,而是以渐进,整体上和平的状态进行。

这套理论的提出者为阿尔特同盟理论也广受批评,主要是对以色列的支派为近邻同盟的理论论述不符合圣经记载第三个模式是(农民)起义模式:这种模式认为“早期的以色列民”是从迦南地现存居民中产生的,当一群从埃及地逃出来的奴役攻打迦南地,然后点燃了迦南地起义的火,这一群起义的百姓被称为“以色列民”,这种理论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而被认为是从社会学角度考虑的一种“理想模式”。

另外还有一种内源模式被称为“崩溃模式”这里就不详细介绍了无论是征服模式、和平渗透模式、起义模式还是崩溃模式都应该有圣经文本的支持,和圣经文本不符合的,当然我们不能够接受下面我们就要看看阅读圣经文本(主要是约书亚记和士师记)。

2、圣经文本阅读 阅读圣经文本,我们主要从叙事的角度对圣经经外做文学分析就像阿郎索舍克尔所说:“若不考虑叙事者所遵守或运用的文学惯用手法,就不可能明白这些档的性质和历史价值”我们在理解文本的时候,也必须按照文本本身的文学表达才能够正确分辨出其含义。

(1)约书亚记 约书亚记以“摩西死了之后”开始,然后讲到约书亚如何在神的吩咐下带领以色列民过约旦河,进入应许之地,在本书的结尾讲到耶和华神按照他的应许已经把迦南地赐给以色列民,约书亚提醒以色列的首领:“我现在要走世人必走的路,你们是一心一意地知道,耶和华你们 神所应许赐福与你们的话没有一句落空,都应验在你们身上了。

”(书23:14)所以约书亚记的主题应是神应许的实现从约书亚记后面几章另外一个主题展现出来:神的百姓要向神敬拜和事奉“事奉”这个词在二十四章出现不下十六次,把事奉这个主题推向了高潮综合起来看,约书亚记的主题是:“耶和华神实现了对以色列人的应许,以色列人有责任忠心事奉他。

按照这个主题,库雷瓦认为约书亚记的结构为一、过约旦河(1:1-5:12);二、取迦南地(5:13-12:24);三、分迦南地(13:1-21:45);四、事奉耶和华(22:1-24:33)前三段为神的应许:“过、取 、分”最后一段为以色列当尽的本分:事奉耶和华。

(2)士师记 士师记开始提到约书亚之死,约书亚死后,以色列的政治和总结开始衰落,以色列开始向迦南人妥协,然后以色列人与迦南人通婚,并且事奉迦南地的神信仰的败落带来政治的衰败,政治的衰败带来社会的混乱,所以士师记结尾说:“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士21:25)士师记的引言带出两个主题:政治妥协与宗教腐败在这个主题下,士师记的结构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引言:以色列的政治和宗教情况:政治妥协与宗教腐败(出1:3:6);第二士师的拯救(3:7-16:31);第三、结尾:(17:1-21:25以色列的政治和宗教情况:政治混乱与宗教腐败。

综合约书亚记和士师记可以看到,约书亚记的焦点是,耶和华忠心守约,把应许之地赐给以色列士师记的焦点是以色列没有听从约书亚留下来的吩咐,忠心专一事奉耶和华,反而去拜偶像,带来政治的妥协和宗教的混乱和社会的败坏。

从约书亚记到士师记,圣经用粗略的笔划勾勒出以色列人在迦南的一系列活动3、阅读经外文献这段时间的经外资料主要有米聂他石碑和亚玛拿书信,物证包括主要遗址的考古发现和区域性表面勘测的结果米聂他石碑是埃及米聂他王炫耀他战争的胜利的记载,其中提到以色列的名字,亚玛拿书信是亚门和特四世所写,有提到“哈皮鲁”的名字,“哈皮鲁”被认为是以色列。

考古证据以圣经的记载为线索进行,阅读圣经文本可以知道,以色列进入迦南地所造成的毁坏并不是很大,在约书亚记中记在,只有四个城市被烧毁:“耶利哥、艾城、夏琐和拉亿”考古学家通过考古挖掘的结果不同的考古学家得出的结论莫衷一是,没有一个共同认可的结果,考古所挖掘出来的遗址既不能证明也不能够否认圣经对以色列在迦南早期历史的记载,考古学的本质是片面的,并且在不断改变的过程中,考古的意义不一定明显,阅读“遗物”,都需要诠释,但是一些关键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为如何衡量证据,每个人看法都不一样。

总的来说,我们对这段时期的历史研究还要回到圣经文本,从整体叙事的角度来研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历史以色列的历史与圣经:以色列的历史与圣经有关吗

2024-08-12Aix XinLe189

以色列的历史与圣经:以色列的历史与圣经有关吗三位都是杰出的旧约学者,此书是他们呕心沥血写成,三位学者学养精湛,论证谨慎持重,分析有条不紊。本书以圣经文本为基础,构建从亚伯拉罕至波斯时期的以…

历史高中历史和政治哪个难:高中历史和政治哪个难一点

2024-08-12Aix XinLe59

高中历史和政治哪个难:高中历史和政治哪个难一点函数比起初中的简直天壤之别,物理化学的概念都理解不了,课后练习一筹莫展——高中数理化难度之大,高一新生已然完全领教了;…

历史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2024-08-11Aix XinLe0

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他缓缓开口:“说秦始皇没做过一件好事,太武断了,”与会者面面相觑,不明白为何主席突然提起这位两千多年前的暴君。…

历史扬州历史名人:扬州历史名人典故

2024-08-11Aix XinLe49

扬州历史名人:扬州历史名人典故是世界遗产城市、世界美食之都、世界运河之都、东亚文化之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

知识深圳泥石流(深圳泥石流事故蓝天救援)

2024-08-11Aix XinLe128

深圳泥石流(深圳泥石流事故蓝天救援)2024年8月3日凌晨,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泥石流肆虐四川甘孜康定市姑咱镇区域,特别是日地村,瞬间将宁静的村庄推向了灾难的深渊。雅康高速的桥梁垮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