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物图片及介绍(历史文物图片及介绍陶器)学会了吗
高 47 厘米,口径 32.7厘米,底径 20.1 厘米,1980 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阎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头条创作挑战赛#陶器是泥与火的结晶,是黏土成型晾干后,经800℃~1000℃的高温烧制而成的器物制作和使用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古代陶器可分红陶、彩陶、灰陶、黑陶、白陶、印纹陶、彩绘陶等不同类型,其中彩陶、黑陶、白陶影响比较大,陶塑、陶俑也非常重要。
一、彩陶彩陶是新石器时代中期的绘有彩色花纹的陶器它以赤铁矿粉和氧化锰为颜料,在红陶陶坯表面上彩绘各种图案,入窑经900℃~1050℃火烧后,在橙红的底色上,呈现出黑、红、白等颜色的图案代表文物有:船形彩陶壶(仰韶文化)
高15.6厘米,长24.8厘米,1958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遗址,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壶形状像船,头尾尖尖,顶部有杯状壶口,短颈,平肩,两肩上各有半环耳可以系绳船腹处有用黑彩绘制的网状纹饰,像张渔网,应与当时人的渔猎生活有关。
人面鱼纹彩陶盆(仰韶文化)
高16.5 厘米,口径39.8厘米,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器身为赭红陶衣,器内壁以黑彩绘出对称的人面纹和鱼纹各两幅,构成奇特的人鱼合体,体现了半坡人对鱼的崇拜之情,又似有某种原始巫术的意味,引人遐思。
鹳鱼石斧图彩绘陶缸(仰韶文化)
高 47 厘米,口径 32.7厘米,底径 20.1 厘米,1980 年出土于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阎村,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陶器在中国美术史上被认为是中国绘画萌芽期的代表作陶缸表面绘有白鹳,口衔一鱼,旁有巨斧,上刻有符号。
有人因此认为,陶缸表面的绘画记录的是以鹳和鱼为图腾的两个部落之间的战争舞蹈纹彩陶盆(马家窑文化 )
高 14.1厘米,口径28厘米,1973年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此陶器上绘有牵手舞者 15 人,5 人一组,每个人都绘出了发辫,显然是描绘氏族群舞的剪影式图画的陶器,是马家窑文化彩陶中的杰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