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网站(初中历史课标考试题及答案)这样也行?
★ 本期推送试题与八年级下册内容有关欢迎大家参与留言讨论,批评指正!原题重现(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宝安区八年级历史期末调研测试卷)5.分析右图,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图
★ 本期推送试题与八年级下册内容有关欢迎大家参与留言讨论,批评指正!原题重现(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宝安区八年级历史期末调研测试卷)5.分析右图,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图中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一五计划”的实施C.“大跃进”运动的发动D.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B参考答案与解析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推动深化育人方式和考试命题方式的改革,要求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优化试题呈现方式,加强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
依政策明方向,如何真正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加强和改进教学和命题工作,试题研究是重要的一环本次试题解析将通过解读立意、解构设计、解析答法三方面进行分析,以实现凝练提升,考教衔接,指导教学 一、解读立意。
历史学科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之间紧密相连,是一个具备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网络本期所选试题,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以必备知识“一五计划”为载体,考查学生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等历史主干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思维等历史关键能力,凸显。
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历史核心素养,彰显初中历史学科基础性、综合性的特点 二、解构设计笔者认为,一道优秀试题就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命题时应力图实现让学生看题时间少,想题时间多,“想”就是思维过程,思维过程就是体现考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过程。
本题借助图表《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推断数据变化的原因,从而解释历史,不仅涵育重证据的历史意识,也做到了对学生思维穿透力及深刻性的考查,短小精悍,小口切入,小中见大,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一定好转,但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三、解析答法基于命题的立意和考查的目标,答出此题或此类题,需要学生有透过表面现象,从本质上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慧眼,和尽快排除干扰项的分辨力,这有赖于一线教师们在历史教学中实施强化历史思维能力的策略。
答题时,学生审读情境,提取“1952-1957”“钢”、“原油”等有效信息,结合所有选项中的历史事件的相关史实,即可选出答案B 教学时,教师加强历史思维训练,需要做到以课标为本,将核心素养与教学活动真正联系起来,从而有效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具体的策略研究成果近年来四大学科期刊已有多篇论文进行探讨,硕果累累,不一一展开,愿与大家一同多阅读、多实践、多创新,一路同行,你我共勉。
★参考资料:[1]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2
关注我们 终身学习本期作者:黄凤琴终 审:林 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