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学科园地(中学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深度揭秘
核心素养聚焦核心素养 提高备考效率
目前,云南中考越来越多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命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优化历史课堂?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如何做
核心素养聚焦核心素养 提高备考效率
目前,云南中考越来越多的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命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进一步优化历史课堂?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如何做到“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等问题业已成为一线教师普遍思考的问题在课堂中落地科核心素养,将有助于备考效率的提高。
唯物史观
对于中学生而言,应了解唯物史观如下基本理论和观点:(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科技进步和思想解放的关系(2)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改革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民主、法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
(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和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5)国家交流合作、民族交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6)人类社会形态经历了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
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对中学生的要求:(1)
绘制年代尺、换算时间,掌握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与时代特征。(2)会读地图(地点,区域,环境)。(3)时空定位。(4)理解变化纵横比较。
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具体要求:(1)区分不同类型史料,并从史料中获取信息从载体上看可分为实物资料、文献资料、音像资料、口述资料从留传方式看,有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
从作者意图看,分为有意史料和无意史料(2)区分不同类型史料,从史料中获取信息。(3)认识史料的价值及作用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4)利用不同类型史料进行互证,形成解释。
历史解释
对中学生的要求:(1)能够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2)弄清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理解和明白历史叙述中的历史环境、历史观点、历史立场、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3)能从历史现象中发现问题或提炼观点(4)能对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分析和评价。
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指的是学习和探究历史时应该具有的一种社会责任和人文追求,学生要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国情,并对国家和民族形成一种认同感,主动地了解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探究该传统文化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
基本要求:(1)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2)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养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3)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4)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5)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扫码关注我们关注|本土攻略教学平台为您提供更多教育咨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