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学科网答案(初中历史课标考试题及答案)快来看
本期推送试题与九年级下册内容有关。欢迎大家参与留言讨论,批评指正!
原题再现(2019-2020学年宝安区九年级历史第二次调研测试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
本期推送试题与九年级下册内容有关。欢迎大家参与留言讨论,批评指正!
原题再现(2019-2020学年宝安区九年级历史第二次调研测试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划分为四节内容(见下表)进行讲述下列选项所述史事中,能够在第三节当中看到的是。
A.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C.德国发动侵苏战争 D.攻占柏林和德国投降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B
参考答案与解析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历史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基础性特点”,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能够“了解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传承人类文明、提高人文素养”。
在新版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通过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历史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2011年版课标的内容要求中对于“二战”这一大概念的要求为:“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纳粹德国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日本、意大利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 2022年版课标的内容要求中对于“二战”这一大概念的要求为:“通过了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意大利法西斯和纳粹德国的对外扩张,知道德国、意大利、日本侵略集团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和主要战场,知道《联合国家宣言》和开罗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表面上看,新课标似乎增加了一些内容但如果结合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来看,新课标里增加的相关内容在教材上基本上都有所介绍 本题命题素材选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的《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一书,本书是高等教育阶段常用的历史教材,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试题虽是根据2011年版课程标准进行命制,但同样与2022年版课程标准相契合基于课标要求,命题人通过创设匹配历史书籍的内容与目录(节选)的情境,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历史信息,并对历史信息进行分析且将其放入准确的时空维度的能力。
解题关键是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主要历史事件及其历史意义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本题突出考查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素养 A选项“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指“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一事,而该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A选项应放在第二节“战争的扩大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中,故排除A选项B选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指“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人民英勇抗敌,于次年2月大败德军”一事,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B选项契合第三节“战争的根本转折”标题,故选出最佳答案BC选项“德国发动侵苏战争”指“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一事德国向苏联宣战之后,由于莫斯科之战的失利,德国的闪击战计划破产,陷入到持久的两线作战中。
而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也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C选项应放在第二节“战争的扩大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中,故排除C选项D选项“攻占柏林和德国投降”指“1945年盟军攻占柏林,德国于1945年5月8日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一事,1945年的德国无条件投降后,“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而此时仅剩的一个法西斯国家日本已是强弩之末,摆脱不了覆亡的命运。
D选项应放在第四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故排除D选项 2022年版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历史不是简单地接受和记忆现成的答案,而是通过自己对相关史事的了解,以及运用有价值、可信的史料来判明历史事实,形成历史认识”,针对世界现代史部分的教学,新版课标也给出了相应的教学提示,其中就包括:“要开发和利用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多种素材,如档案文献、书籍、地图、图片、影视作品等;可浏览图书馆、博物馆等相关网页,获取更丰富的历史信息”。
对于初中历史教师而言,应加强自身及学生的课外阅读,将课外阅读的内容与课内所学主干知识相联系,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升学生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参考资料:[1] 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 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 吴于廑、齐世荣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242-273页
2022
关注我们 终身学习本期作者:刘海欣终 审:林 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