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pdf)一篇读懂
《历史学是什么》:畅销10年,风靡中国,销量突破100万册!学界权威,心血之作,名家智慧,深入浅出。听名师之言,再论人生所向!
【历史教研】 公众号致力于为广大历史教师搭建一个网络资源平台,定期推送一些免费期刊论文、中外史籍、教学资料、教学软件等干货 公众号最新开通【文献传递】功能,大家只需在公号内输入您所需要的论文名称、作者、期刊及您的个人。
QQ邮箱号,并点击发送小编将尽全力为您服务,满足您的需求历史教研公众号,目前有全国近20000人次关注欢迎志同道合者共享您收藏的教学资源,或者分享您的教学所得推荐理由本书的内容大多取自往哲时贤的著述和经验,在作者个人相当于一份读书笔记,对读者则或许能起一点资料汇编的作用,借陈寅恪的话说,“殊不足言著述也”。
这大抵也接近史学方法的本义:它是一种修养、经验和技艺的综合体,如果脱离治学经验和典范之作来讨论方法,就容易沦为空谈 书中引述了大量他人的言论,涵盖古今中外各位论者的思想背景和言说语境各不相同,将他们的言论条贯于一个系统当中,不仅显得牵强而芜杂,而且可能导致曲解和附会。
目录简介导言第一章 历史学的特征 一 专业化之路 二 文史的合与分 三 科学主义的得失 四 社会科学的影响 五 独特的人文学第二章 历史知识的性质 一 个别与一般 二 治史的选择性 三 知识的相对性 四 客观性问题
五 史学的真实第三章 研究中的立场 一 治史的任务 二 人文关怀 三 现在与过去 四 偏私与公正 五 民族与国际第四章 研究者的学养 一 知识积累 二 理论修养 三 专业训练 四 文化底蕴 五 历史的想像力
第五章 治学的路径 一 求知与求用 二 博通与专精 三 史德与自律 四 学问的境界 五 读书与治学第六章 继承与创新 一 学术史的梳理 二 第二手文献的利用 三 问题与方法 四 材料与解释 五 由“述”而“作”
第七章 史料与史学 一 史料的概念 二 史料的类型 三 史料的地位 四 史料的解读 五 史料的运用第八章 解释的建构 一 解释的含义 二 解释的地位 三 解释的模式 四 理解与评价 五 事实关联第九章 叙事与分析
一 历史叙事 二 因果分析 三 比较方法 四 定量分析 五 心理分析与假设第十章 选题与研究 一 课题的类型 二 问题与选题 三 课题的确定 四 资料的收集 五 资料的梳理第十一章 体例与规范 一 体裁的演变
二 文体的特征 三 引文的处理 四 标注的方式 五 图表、译名与书目第十二章 写作与表述 一 写作的意义 二 论著的构成 三 成文的步骤 四 表述的方式 五 文章的修养索引参考书目后记作者简介李剑鸣,1960年6月生,湖南常德人,历史学博士。
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兼任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著有《大转折的年代》(1992年)、《文化的边疆》(1994年)、《美国的奠基时代》(2001年)等。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sXdwyJA06Gy2yYoZ6wrhg 提取码:yodl 复制这段内容后打开百度网盘手机App,操作更方便哦如何免费下载公众号中共享书籍呢?
(声明:号内所有资源均来自互联网,仅供历史教学研究使用,不可它用,否则责任自负。链接地址仅存1天,即将失效。转发朋友圈让更多朋友关注。点击下方原文阅读,下载留存。链接若失效,请联系小编苏格拉获取!)
第一步:扫描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加关注;第二步:点击推送图文下方会有蓝色字体“阅读原文”;第三步:输入提取码:yodl ,即可保存或下载相关期刊书籍。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