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知识库(中药方剂查询)快来看
中医、中药、方剂、腧穴、古籍搜索浏览利器,中医人的掌上知识库!上工治未病是中医药的优势, 未病可概括为 3个方面:健康, 亚健康, 已病防变。
欢迎关注,阅读,收藏并转发!
中医、中药、方剂、腧穴、古籍搜索浏览利器,中医人的掌上知识库!上工治未病是中医药的优势, 未病可概括为 3个方面:健康, 亚健康, 已病防变 亚健康状态属未病的范畴且居核心位置, 亚健康有诸多表现,但最主要最常见的表现为。
疲劳 ,寻找合适的抗疲劳防治亚健康的方药称为中医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通过临床的经验积累,从气、血、津、液以及五脏调理的角度整理出了对应的推荐亚健康调理养生好方供大家参考今天先从气入手,分主、次推荐好方调气首选方剂:
1.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来源】出自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卷中,【组成】黄芪 甘草(炙)各1.5克 人参(去芦)0.9克 当归身0.6克(酒焙干或晒干) 橘皮(不去白)0.6~0.9克 升麻0.6~0.9克 柴胡0.6~0.9克 白术0.9克
【用法】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稍热服【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
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者【加减】病甚劳役、热甚者,黄芪加至3克,咳嗽者,去人参;腹中痛者,加白芍药1.5克、炙甘草1.5克;若恶热喜寒而腹痛者;再加黄芩0.6~0.9克;恶寒冷痛,加桂心0.3~0.9克;头痛,加蔓荆子0.6~0.9克;痛甚者加川芎0.6克;顶痛、脑痛,加藁本0.9~1.5克。
【方论】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臣;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为佐;升麻、柴胡协同参、芪升举清阳为使综合全方,一则补气健脾,使后天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自可痊愈;一则升提中气,恢复中焦升降之功能,使下脱、下垂之证自复其位。
2.人参补气汤 《兰室秘藏》【组成】丁香末2分,生甘草梢3分,炙甘草3分,生地黄5分,白芍药5分,熟地黄2分,人参7分,防风7分,羌活7分,黄柏7分,知母7分,当归身7分,升麻7分,柴胡1钱,黄耆1钱5分,全蝎1个,五味子20个。
【主治】四肢懒倦,自汗无力【用法用量】上锉如麻豆大,都作1服水2盏,煎至1盏,去滓,空心稍热服【附注】人参补虚汤(《普济方》卷二二八)3. 白术散《普济方》 【别名】:白术汤、四味白术汤【组成】:白术1两,人参半两,丁香2钱半,甘草1钱。
【主治】:妊娠恶阻,吐清水,甚则10余日粥浆不入,恶阻,脉虚弦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5片,煎至7分,温服【制备方法】:上为末【各家论述】:《医略六书》:妊娠胃气暴虚,寒伏中脘,故呕吐清涎。
是恶阻,因于胃虚挟寒焉人参扶元以补胃之虚,白术健脾以壮胃之弱,丁香温中散寒滞,甘草缓中和胃气,稍佐生姜以止呕也为末姜煎,使虚回寒散,则胃气调和而恶阻无不退矣4.人参补虚汤 《普济方》【组成】:丁香末2分,生甘草梢3分,炙甘草3分,生地黄5分,白芍药5分,熟地黄2分,人参7分,防风7分,羌活7分,黄柏7分,知母7分,当归身7分,升麻7分,柴胡1钱,黄耆1钱5分,全蝎1个,五味子20个。
【主治】:四肢懒倦,自汗无力【用法用量】:上锉如麻豆大,都作1服水2盏,煎至1盏,去滓,空心稍热服2.5 附注人参补虚汤(《普济方》卷二二八)5.山芋丸 《普济方》【处方】 山芋 天雄(炮裂,去皮、脐)硫黄(研)白茯苓(去黑皮)五味子 磁石(煅醋淬二七遍)熟干地黄(焙)各30克。
【制法】 上药七味,捣研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效与作用】 治厥逆头痛,及齿痛骨寒。【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调气次选方剂:
深师黄芪汤《外台秘要》【处方】 黄芪 茯神 天花粉 炙甘草 麦门冬各三两 干地黄五两上六味,切,以水八斗,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主治】消渴气津两伤,倦怠无力,口渴多饮【方论选萃】此方即《备急千金要方》茯神汤方后,又方。
方中黄芪大补元气,升举清阳,茯苓和中宁神,化气行水,二味相配,复脾土干旋升降,散精归肺之用;麦冬养阴生津,地黄滋阴养血,二药相伍,上润心肺,下滋肝肾;天花粉甘寒,清胃热而润肺燥,五味子酸温,敛肺液而纳肾气,二者相合,则上中燥热可除,下焦摄纳有权;甘草甘守津还,与五味合化,酸甘化阴,则源泉不绝。
合而成方,以为益气升清,养阴生津之用 人参散《太平圣惠方》 《太平圣惠方》卷三:人参散【处方】 人参30克(去芦头)枳壳22克(麸炒微黄,去瓤)五味子22克 桂心22克 柏子仁30克 山茱萸22克 甘菊花22克 茯神22克 枸杞子22克 熟干地黄30克
【制法】 上药研为细散【功效与作用】 治胆气虚冷,经常恐惧,不能独卧,心慌心悸,如人将捕,头目不利,胸中满闷【用法用量】 每服3克,以温酒调下,不计时候服【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三千金大养脾圆《太平惠民
和剂局方》【处方】 枳壳、神僸、陈皮(去白)、麦蘖(炒)、茴香、白姜(炮)、缩砂(去皮)、肉豆蔻、三棱(炮)、茯苓(去皮)、良姜、薏苡仁、益智(去壳)、胡椒、木香、白扁豆(炒)、丁香、白术、红豆、藿香(去梗)、山药、苦梗(炒)、人参、甘草(炙)、蓬莪茂(炮),上各等分。
【炮制】 为末,炼蜜为圆,如弹子大【功效与作用】 治脾胃虚弱,停寒留饮,膈气噎塞,反胃吐食,心胸痞满,胁肋虚胀,胸腹刺痛,牵引背膂,食少多伤,言微气短,口苦舌涩,恶心呕哕,喜唾咽酸,久病泄泻,肠胃虚滑;或大病气不复常,饮食无味,形容憔悴,酒后多痰,并宜服之。
常服养益脾胃,大进饮食【用法用量】 每服一粒,细嚼,白汤送下,温酒亦得,空心,食前【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除湿益气丸 《内外伤辨惑论》 【处方】】枳实(麸炒黄色)1两,神曲(炒黄色)1两,黄芩(生用)1两,白术1两,萝卜子(炒熟去秽气)5钱,红花3分。
【制法】 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绿豆大。【功效与作用】 伤湿面,心腹满闷,肢体沉重。【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白汤送下,量所伤多少服之。欢迎关注中医骨科笔记公众号~:
请关注后点击楼下传送门,那里有你想要的所有的内容:传送门:中医骨科笔记总目录<=====这个是可以点击的福利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