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模板(知识库内容模板)墙裂推荐
自信,行动
零、前言由于自己在 2022 年 7 月份策划一个坚持 10 周创作输出,在思考自己要写个什么专题内容?最终定下来:输出自己是如何构建个人知识库0.1 知识库内容知识库理论内容基本输出完成,接下来我打算组织一场 7 人的付费实战赛:。
用 4 周时间搭建属于你自己的知识库 + 养成定期整理「原石库」的习惯如果你也想要这样的个人知识库费用是 159 元,希望你理性消费,把下面的内容看完,再考虑是否付费0.2 自我介绍查理·芒格保持的主张:观察一个人的过往记录,你就能很好地理解对方。
列一下我为什么能带你一起搭建的几点原因:1.我花了 1 年多搭建了自己的知识库https://panplus.notion.site/SpaceTime-7e221a78cc234f518f732031a9273f52
2.我的一些坚持- 100 周朋友圈杂记
- 25 周公众号周记https://mp.weixin.qq.com/mp/appmsgalbum?__biz=MzA4MzMwNzQxNA==&action=getalbum&album_id=1477840962293956609#wechat_redirect
33 周经济学学习之路
3.我的一些规整能力产品思维:希望这个知识库是可迭代的,而不是每次都要推倒重来;工程思维:希望一切尽可能复用性(所以 Notion 知识库模板里面的数据都有相关性,你到时候看了就知道);认知科学:能教你如何更好地和大脑进行沟通,配合得更好。
0.3 哪类人适合报名1.想要搭建知识库的朋友2.想要坚持做一件事的朋友符合这其中 1 类就适合参与因为知识库的需要坚持去迭代和调整;而坚持做一件事,最终就会把这件事变成一个领域的知识库输出出来,吸引相同兴趣的同路人。
一、一些可能你会关心的问题1.1 你会收获到什么?我不知道你会收获到什么?我有能力打造自己的知识库,也相信自己有能力把自己这一套知识库教你但关键是你想要收获到什么?如果你内心认为付费了就一定能得到跟我一样的知识库,那我建议你打消这种念头。
因为我觉得如果想改变自己,是钱没办法解决的事情但钱是一个催化剂,可以加速到达或者远离所以关键在于你自己,你是否真的很想要有自己的知识库?1.2 时间怎么安排?第 1 周Pan:分享模板每个类型设置的意义
你:把我的知识库模版改造成适合你自己的知识库
第 2-4 周Pan:分享如何和大脑沟通,更好地坚持下去你:开始实践,每周打卡整理自己的原石库和复盘1.3 自己 100% 复制模板来做,不可以嘛?(潜台词:我为什么要付费)说实话,很可以你有这样的决心和行动力,完全不需要付费,甚至你有可能超越我,也鼓励你把你的行动过程记录下来,产生更多正向的外部性,影响别人。
还是上面第 1.1 问题的观点:钱是催化剂,意味着可以快速从过来人获得经验不过我很反对强即时反馈,以为付费购买了就是掌握了同时,我也很支持付费支持别人有正外部性的事情比如教育就是很有正外部性的事情而付费激励那些人,他们可以有更大的动力继续做这些正外部性的事情。
二、一些我想告诉你的2.1 我为什么要做付费?2022 年我给自己的课题是「变现」,因为我坚信自己的内容是有价值的,但如果没有收入,纯靠爱心发电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所以今年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都有意识地往「变现」、「商业」方面去思考。
2.2 为什么是 159 元?这里有 2 个思考,因为现在我还在实验,实验这样的付费咨询服务是否可持续下去?所以我这里没有按自己的时间成本定价,而是按一杯星巴克咖啡 40 元价格定价,1 周 1 杯咖啡,相当于一次线下咖啡店沟通聊天。
我不是对咖啡感兴趣,只是很喜欢咖啡厅营造的社交场景因为在这样的场景天然就没办法有很多人共同交流,由于人数有限制,所以会避免一些无效的社交这也是第三个问题:7 人2.3 为什么是限制 7 人?虽然互联网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优势在于消除了空间感,而消除空间感意味着人数可以不上限。
同时,越多人付费意味着我的收入越多那么,我为什么要限制 7 人?先定性考虑:我为什么要限制人数?限制人数很简单,我认为知识库每个人都可以搭建就跟文字一样,我们虽然不发明文字,但是我们每个人都使用文字来表达。
那我的价值是什么?答案是服务我可以把我的经验用来帮助你建构你的知识体系因为我有着你没有的东西:•1 年多的知识库搭建和应用经验即我可以帮助你省下不少时间来快速搭建知识库•我建构了一个比较「卷」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你会更有动力去做这件事。
而因为「服务」这个定位,让我这个人没办法同时服务无限人数,因为每个人的问题都是个性化如果一个买家用通用化的解决方案去应对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作为客户来说会觉得「emmm,这个回答差点意思...」这也违背了我的产品理念:「。
如果你让你的客户不舒服了,那你就是给竞争对手机会」同时,我也有正职工作,只能在早上或者是睡前抽空解答问题再考虑保障客户满意度,我需要控制「越多人付费就赚越多」的欲望所以「限制人数」这个考虑就很有必要,在不影响自己正常工作生活时间的情况下,又能解答得过来。
那,定量分析:多少人合适?最终我的答案是 77 是我瞎拍的,但我现在《经济学原理》已经看完了,每天有 1.5 小时可以释放出来,用来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应该是绰绰有余三、参与方式3.1 需要明确这 3 个内容。
1.费用是 159 元2.为你的钱负责,考虑清楚「你为什么想要建构知识库?」3.时间暂定为 9 月 17 日(中秋后的周末)-10 月 15 日3.2 加我微信公众号回复【Pan】,好友备注【实战赛 01】
,如果已加我微信的(如果有添加 Pan 微信的直接私聊)终、多说一句这个系列终于完结撒花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