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法讲座(谈一下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法的现状)干货分享
3月29日19时30分,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中心主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主任易继明教授受邀为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作题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的讲座。
西法大知识产权长安论坛3月29日19时30分,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中心主任、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研究基地主任易继明教授受邀为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作题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现状与未来》的讲座。
本次讲座由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西北政法大学教授孙昊亮致辞,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杨巧教授主持,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李艳副教授、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孙栋副教授、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鲁甜副教授参与与谈,百余名高校师生、实务工作者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杨巧教授介绍了易继明教授在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并对易继明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孙昊亮副校长对北京大学法学院支持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的发展、对易继明教授带来此次讲座表示感谢,并诚挚邀请易继明教授到西北政法大学莅临指导,共同促进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
主题讲座环节易继明教授主要从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其观念、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及成就、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外部挑战、加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思考和建议这四个方面深入分析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并指出关注知识产权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易继明教授梳理知识产权的概念及其观念,对知识产权名称的来源作出介绍,分析《民法典》第123条第二款中的知识产权权利客体,指出“以规范目的”为标准可将知识产权分为三方面权利,第一是与保护“文化创作”有关的权利,第二是与保护“技术创新”有关的权利,第三是与保障“正当交易秩序”有关的权利。
其次,易继明教授从三个方面梳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及成就着重介绍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兴起与发展、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情况以及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成效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的三个阶段中,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主要取得了四个方面的进展,分别是中国特色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基本形成、高效协同的执法保护机制初步建成、衔接配套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多层次多领域国际合作网络不断扩大。
再次,易继明教授深入探讨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外部挑战,指出问题与挑战存在的五方面原因,第一,法律和法规还不够完备;第二,保护体制和机制尚未充分形成合力;第三,应对新技术、新业态手段还不够多;第四,应对国际斗争的观念和能力还不适应发展需要;第五,知识产权基础理论不足和人才队伍缺乏。
最后,易继明教授提出对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七点建议第一,实施引领未来发展的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第二,构建适应发展、体系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第三,推进双轨并行、协同治理的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体系;第四,形成支撑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第五,构建开放包容、平衡有效的知识产权国际合作格局;第六,划定红线、统筹应对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的知识产权斗争;第七,夯实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基础。
交流环节杨巧教授再次对易继明教授表示感谢,本次讲座令人受益匪浅,易继明教授提出的问题及建议对教师的教学研究以及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研究有很大启发。
随后,各位与谈老师就讲座内容表达看法与易继明教授沟通交流。在场的各位同学积极进行提问,易继明教授一一回应并亲切解答各位同学的问题。22时许,讲座圆满结束。
西法大知识产权长安论坛文案|许晓琪 刘燕行排版|乔 昕审核|鲁 甜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