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结构图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电子版试卷资料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汇编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微课+课件教案▼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1 同底数幂的乘法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3 同底数幂的除法4 整式的乘法5 平方差公式6 完全平方公式7 整式的除法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3 平行线的性质4 用尺规作角第三章 三角形1 认识三角形2 图形的全等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4 用尺规作三角形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第四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1 轴对称现象2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第六章 概率初步
1 感受可能性2 频率的稳定性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整式的运算
一、单项式、单项式的次数: 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二、多项式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这个。
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三、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四、整式的加减法: 整式加减法的一般步骤: (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五、幂的运算性质:
1、同底数幂的乘法:
2、幂的乘方:
3、积的乘方:
4、同底数幂的除法:
六、零指数幂和负整数指数幂: 1、零指数幂:
2、负整数指数幂:
七、整式的乘除法: 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 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p是正整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4、单项式除以单项式: 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5、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八、整式乘法公式:1、平方差公式:
2、完全平方公式:
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
一、余角和补角: 1、余角: 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直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 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补角: 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
二、对顶角: 我们把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直线AB,CD与EF相交(或者说两条直线AB,CD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构成八个角。
其中∠1与∠5这两个角分别在AB,CD的上方,并且在EF的同侧,像这样位置相同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3与∠5这两个角都在AB,CD之间,并且在EF的异侧,像这样位置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3与∠6在直线AB,CD之间,并侧在EF的同侧,像这样位置的两个角叫做
同旁内角。
四、平行线的判定: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
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补充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2)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定义 五、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六、尺规作图: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第三章 生活中的数据 一、科学记数法: 一般地,一个绝对值较小的数可以表示成。
的形式,其中1≤|a|<10,n是负整数 二、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1、近似数: 利用四舍五入法取一个数的近似数时,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2、有效数字: 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第四章 概率
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人们通常用1(或100)来表示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0来表示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游戏是否公平: 游戏对双方公平是指双方获胜的可能性相同 三、摸到红球的概率: 1、概率的意义 。
P(摸到红球)=摸到红球可能出现的结果数/摸出一球可能出现的结果数 2、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率: (1)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事件)=1; (2)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P(不可能事件)=0;
(3)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 ,那么0
第五章三角形
一、三角形及其有关概念 1、三角形: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简称三角形的角2、三角形的表示: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3)作用: 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4、三角形的内角的关系: (1)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5、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6、三角形的分类:(1)三角形按边分类: 不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2)三角形按角分类: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7、角形的三种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定义: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2)三角形的中线: 定义: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性质: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3)三角形的高线:
定义: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性质: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在它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是它的斜边的中点;。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的交点在它的外部;
8、三角形的面积:
二、全等图形: 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图形 性质: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三、全等三角形 1、全等三角形及有关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两个三角形全等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
2、全等三角形的表示: 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如△ABC≌△DEF,读作“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DEF” 注:记两个全等三角形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边边边: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2)角边角: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
(3)角角边: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4)边角边: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第六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1、变量、自变量、因变量: (1)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量叫做变量 (2)如果一个变量y随另一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则把x叫做自变量,y叫做因变量 (3)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确定: ①自变量是先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后发生变化的量。
②自变量是主动发生变化的量,因变量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量③利用具体情境来体会两者的依存关系 2、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1)关系式法 (2)列表法 (3)图像法 三种变量之间关系的表达方法与特点:。
第七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一、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轴对称: 对于两个图形,如果沿一条直线对折后,它们能够完全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轴 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3、性质: (1)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二、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三、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定义: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四、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也称“三线合一”), 。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也相等 。
五、等边三角形: 1、等边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 (2)等边三角形的各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 3、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
(1)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获取电子版按下面方法扫码回复▼免费领取方式
识别二维码关注:班班通教学系统关注后在公众号最下面发送消息【332】这3个数字即可领取全套资料
▼打不开百度网盘链接的地区可长按扫码直接下载▼
电脑端下载网址http://jazpan.com/box/618.html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电子版试卷资料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