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科学小实验教案(科学儿童乐园教案)不要告诉别人
活动意图: 本活动是从蒙氏工作中红棒的延伸——红棒十字架引出的。蒙台梭利教具目标单一的特点,使孩子们获得的经验是严谨有序的。利用这一契机来开展
活动意图: 本活动是从蒙氏工作中红棒的延伸——红棒十字架引出的蒙台梭利教具目标单一的特点,使孩子们获得的经验是严谨有序的利用这一契机来开展科学活动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了什么是平衡活动目标: 1、尝试改变两端积木重量,探究平衡方法。
2、发现操作规律,培养科学的精神和态度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红蓝棒“3”四根、红蓝棒“1”四根、记录纸、铅笔、橡皮、大记录板、黑色水笔、积木 经验准备: 进行三次活动:第一次活动引导幼儿在搭建红棒十字架中,初步感受平衡的概念;第二次活动引导幼儿通过改变支点使红蓝棒保持平衡;第三次活动引导幼儿感知在平衡的红蓝棒“4”两端要添加同样块数的积木才能让红蓝棒保持平衡。
通过i次试验,幼儿掌握了试验的基本规则和记录的初步方法 此次活动让幼儿探索如何改变红蓝棒“3”两侧的重量,让红蓝棒达到平衡活动重难点: 使红蓝棒“3”达到平衡的条件:短的一边的积木数要多于长的一边活动过程:
1、回忆并巩固上次实验结果与经验 教师:上次我们做的平衡实验得到什么结果了呢? 幼儿:在红蓝棒“4”的两边,要放一样的积木才能平衡 老师出示红蓝棒“4”,一个小朋友往两边各放两块积木,红蓝棒平衡。
2、介绍本次实验 教师:今天我们换一根红蓝棒3,我们要将支点放在红蓝棒“3”的“2”和“3”之间,你们猜猜会怎么样?(教师边介绍边演示放的位置) 幼儿:那肯定不平衡 教师:我们来试试看啊(把红蓝棒“3”摆在支点上)呀!不平衡!那怎样使红蓝棒“3”达到平衡?。
幼儿:要在短的那边多放积木 幼儿:要在长的那边多放 幼儿:应该是在短的那边多放吧? 教师:为什么你认为是在短的那边多放呢? 幼儿:那我就不知道了 幼儿:我觉得是要在长的那边多放,因为那边长。
幼儿:你没看见那边沉啊?肯定得少放 教师:你们想不想亲自试一试呀? 3、介绍实验规则和记录时的注意事项 教师:到底怎么才能让这个不平衡的红蓝棒达到平衡呢?!.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我们做试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幼儿:积木的两边要对齐 教师:你是说积木的边要和红蓝棒的边对齐吗? 幼儿:对,要不就不准了 幼儿:要放在支点的中间,要不就不稳了 幼儿:要把“2”和“3”的那个线和红蓝棒“1”那儿对齐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这些规则大家都同意吗?积木两端要与红蓝棒的两边对齐,支点(红蓝棒“1”)放在蓝色段内,它右侧的边缘与红蓝棒“3”的“2”和“3”的分界线对齐,而且要放在支点的中间,还要记下真实结果。
幼儿:同意 4、幼儿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边实验边记录结果 第一组:幼儿①把三角积木对着2、3之间的线放好,幼儿②歪着头看了看:“行了”幼儿①拿一块放在长边,幼儿②拿一块放在短边,幼儿①又拿一块放在短边,红蓝棒的短边翘起来了,两边基本平衡了,幼儿②在记录表上记录下结果。
接着幼儿①就在长边放两块积木,幼儿②往右边放两块积木,还是长边低,她们俩说:“怎么回事?”于是又拿一块往长边放,长边更低了幼儿②说:“不对,长边太沉了,得往这边放”说着拿起长边的一块积木放在了短边上,红蓝棒平衡了……。
第二组:幼儿③和④都操作积木,不断地在两边放积木,平衡了再添加积木,没有记录结果教师:“你们发现什么结果了?”幼儿⑧:“短边总是比长边放的多一块”幼儿④:“不是多一块”教师:“到底多几块?”幼儿③:“就是多一块。
”幼儿④说:“不对”教师:“你们为什么会记不住了?”幼儿③:“忘了记录了”教师:“你们发现了一个规律,也挺好的不过还是要将结果记录清楚,才能验证你们的发现呀” 5、分享实验结果,总结规律 老师请每一组幼儿把成功的积木的数量填写在大的记录表板子上。
教师:你们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和你们最开始猜想的一样吗? 幼儿:和我猜想的一样,长的那边积木少我猜想对了 教师:那为什么长的那边积木少呢?如果我再往长的这边多放会怎么看,本来长的这边就沉下去的,你要是再放,不就更沉?。
教师:可为什么长的这边会沉下去呢? 幼儿:因为这边木头多,就重呗 教师:今天我们又发现了平衡的方法,谁来说一说? 幼儿:红蓝棒短的一边放的积木多,长的一边的积木少,红蓝棒“3”就平衡了活动反思:。
活动的生成来源于蒙氏班的教具操作,突破蒙氏教具单一的目标特点,将蒙氏教具固有的操作灵活运用,教师引导幼儿运用红蓝棒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平衡实验”,使它成为幼儿学习和探究的工具这是一个没有采用标准测量工具的平衡活动。
虽然不是那么精确,但从幼儿不断的探索和严肃认真的眼神里,我们看到了幼儿敢于实践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究精神通过实验探索两边各放几块积木,可以使红蓝棒平衡,在操作、记录和经验整合中,他们获得了关于平衡的相关经验。
不足之处: 由于支点的受力面积比较大,积木也不完全等重,所以得出的结论不会完全精确,只能是模糊的描述总结:红蓝棒短的一端添加的积木多,长的一端添加的积木少,才能使红蓝棒“3”达到平衡所以工具的严谨性稍微差了一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