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科学教育的重要性案例)越早知道越好
助力青少年思想健康成长、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高质量发展
点击上方蓝字 可以订阅哦!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通过3至5年努力,实现中小学科学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各方资源有机整合,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明显健全,科学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中小学生科学素质明显提升。
为响应《意见》要求,5月31日,人民数据·人民德育数据中心邀请各方专家,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办“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人——科学育人研讨”主题座谈会,旨在助力青少年思想健康成长、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高质量发展。
全国劳动模范李素丽,妇女发展基金会助理秘书长南静,中国科技协会研究员肖燕,北京市气象局规划处处长徐绍林,北京锦秋学校校长王海玲,好未来教育集团执行总裁位晨,中国中科闻歌产品经理汪诗雨,中国发展改革报社政企智库副主任王阳等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出席本次会议,人民德育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迪出席并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人民德育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迪人民德育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吴迪在发言中谈到,近年来人民德育始终关注家庭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推进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中央媒体资源优势为学校、家庭、社会搭建平台,推动学校经验共享,提升学校教师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专业化水平。
全国劳动模范李素丽在会议中谈到:“家庭教育应该融入德育教育、科学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开放共享产学研播资源,打破信息壁垒,系统化地结合家社校各自的协同功能,为青少年的成长、特别是乡村振兴工作中乡村孩子的科学教育提供助力,在整个过程中公益志愿服务组织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
北京锦秋学校王海玲校长在会议中,北京锦秋学校王海玲校长就《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的出台做了解读,强调了培养学生科学兴趣、推进学校科学教育以及平衡各校科学资源的重要性,并分享了本校与科研院所对接共同促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的相关案例。
北京市气象局规划处处长徐绍林表示,作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社会力量科学教育的一部分,气象能够发挥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的资源优势,盘活共享气象科学研究资源(野外实验基地、重点实验室等)支持中小学科学教育;进一步发挥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在中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作用;灵活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释放新时代家校社协同育才机制潜能。
会上,其他与会专家分别围绕“科技、师资、人才与家庭教育”“家校教育与社会机构联动进行学生实践活动””新时代家庭教育与科技发展如何联动创新”等主题进行了学术研讨。
会议现场来源:人民德育 编辑:张咏琴| 责编: 王晓彤 李兵兵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