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eandq.com
晓安科普

科学松鼠会主页(科学松鼠会百科)一篇读懂

2023-10-29Aix XinLe

从台湾的塑化剂事件到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从茂名PX事件到持续不绝的转基因食品争议,近年来频发的公共事件总与化学、生物、食品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公众怀疑一切却笃信科学的心态无疑是中国科学传播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科学松鼠会主页(科学松鼠会百科)一篇读懂

 

从台湾的塑化剂事件到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从茂名PX事件到持续不绝的转基因食品争议,近年来频发的公共事件总与化学、生物、食品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公众怀疑一切却笃信科学的心态无疑是中国科学传播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工作多年重返校园的孙亚飞,是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纳米新材料方向的一名普通博士生可是在科学松鼠会,知乎和果壳等科学传播的网站上,孙亚飞却活跃异常作为科学松鼠会最早的会员之一,他的第一篇科学传播的文章就发表在松鼠会上;他在知乎上拥有17633名关注者,获得了31615条赞同和9812个感谢,此外,他超过22%的回答被知乎周刊、知乎圆桌和编辑推荐所收录。

然而,同是化工系博士的毕啸天在这所百年老校里却赫赫有名两年前,毕啸天和另外7位化工系的大三学生出于对专业的认知、科学的尊重和谣言的愤怒挺身而出,4月2日至4日间昼夜捍卫百度百科上的PX词条,最终将词条锁定在“低毒”的描述上,这一事件也被中国科协列为2014年度十大科普事件之一。

如今两年过去,已经成为博士的毕啸天还兼任院系的新生辅导员,而他的副业是“写段子”---- 将高深难懂的化学原理以有趣的形式讲给大众听在新浪微博上,他的一篇分析“为什么崂山白花蛇草水等五种饮料是中国最难喝的饮料”的文章获得了高达23725次的转发和6242条评论。

 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下中国大众对科学知识的渴求与认可从台湾的塑化剂事件到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从茂名PX事件到持续不绝的转基因食品争议,近年来频发的公共事件总与化学、生物、食品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公众怀疑一切却笃信科学的心态无疑是中国科学传播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PX事件中清华学生捍卫百度词条孙亚飞和毕啸天便是这波科学热潮下的科学传播者中的学生代表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是各大高等院校的学生,而在微博、知乎、果壳等UGC平台上,他们一呼百应,拥有巨大话语权相比于专家教授,学生们更接地气,了解受众需求,话语相对活泼,明白怎么把说教变得轻松,也有很强的沟通意愿;同时他们也很容易接触到学术圈的权威人士,进而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核对,对信息进行有效地检索和评判;另一方面,对科学的热爱往往是学生们从事科学传播的重要原因,这使得他们往往能超然于科学背后“剪不断,理还乱”的利益纠葛。

在捍卫PX词条的时候,毕啸天的动机很单纯在他眼中,PX是“低毒”还是“剧毒”,只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一帮茂名人上去把PX的百科词条改成剧毒,这纯粹是胡闹,当时我简直是义愤填膺,就果断地上去改回来了”毕啸天表示。

与毕啸天类似,孙亚飞的科学传播处女作也是基于一次“义愤填膺”5年前的孙亚飞还不是学生,只是打算报考清华的博士事有凑巧,台湾塑化剂事件发酵的时候,他正好撰写了一篇有关塑化剂的文章“科学松鼠会和知乎那时候还很小众,”孙亚飞说,“本来没有想到要去传播的,只是因为那时候网上有很多让我们专业人员看起来很不爽的评论,这激发了我想写东西主动传播的想法。

于是我联系了松鼠会,第一篇文章就是关于塑化剂的”在这篇名为“塑化剂的中式战争 ---- 欧美日的经验与启示”的文章中,孙亚飞从台湾的塑化剂风波写起,告诉大众“市场的很多液态食品将有较大的几率含有塑化剂”。

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他提供了欧盟、美国和日本政府对于塑化剂的见解以供读者参考,最后明确自己的立场----绝对不允许向食品中添加塑化剂在进行科学传播的过程中,孙亚飞渐渐对这项事业有了自己的认识“最开始我就是只讲原理,不在乎对方是不是看得懂,是不是可以接受。

后来一个阶段我选择了反过来的,试图轻佻地把科学的东西变成生活的语言但是科学的东西很难用非学术的语言解释清楚的,比如很简单,聚乙烯我要给你解释就没法用非科学的语言去解释我觉得现在自己的回答现在能够被知乎编辑加为精华,主要是我能够对事件给出一个简单的结论。

很多人对学术性的东西不懂,但是能够知道结论是什么,这样就足够了”孙亚飞说

 孙亚飞果壳网个人主页通常来说,学生科学传播者有三种基本的写作方向第一类是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声,“义愤”往往是学生们的直接动力,比如孙亚飞在知乎上针对2016年4月6日发生在漳州古雷的PX工厂爆炸事件“不请自来”地撰写评论;第二类是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解释,这类文章内容有趣、所占比重最大。

例如毕啸天的文章“用科学的脑洞解决一些生活的未解之谜”;第三类文章的题材比较讨巧,是用科学知识去分析我们身边的热门娱乐事件或人物,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会吸引更多的读者孙亚飞曾分析电影《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是用何种材料制作的;毕啸天更是对此乐此不疲,在“深扒娱乐圈是如何用化学装逼”一文中,他指出了李易峰、唐嫣和佟大为在化学实验室拍时尚大片时的错误。

毕啸天认为对于科学传播工作,科学性是核心,可读性是手段,一个有趣的选题和好的切入点是它的基础“要让普通人愿意接受,就不要讲科学中那些太尖端的东西,多讲讲它的重要性、应用、有趣,用段子、漫画、故事等活泼的形式来展现,这样大家就会在笑声中开心地分享你的文章。

”毕啸天说中国目前的科学传播圈层主要从两种渠道进行聚集一是通过前述的网络平台,如知乎、果壳、科学松鼠会等,这一部分人也是中国科学传播的主力军;另一个渠道则是通过线下科普场馆进行聚集,如科技馆、天文馆等这些线下场馆的参观者主要是由父母陪同的中小学生,科学传播者们在这里工作的意义是引导孩子们理解和认识科学的目的和本质,启迪他们的科学思维,激发他们对未知现象进行研究和探索的精神。

高广凤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首届科普硕士,她曾长时间在科技馆实习今年五月份她展出的毕业设计作品主题为太阳能,这一作品最初诞生于科技馆的合作项目,从创意的诞生到作品的完成共花费了她8个月左右的时间 她的太阳能知识普及方式充分结合了科学与美,经她原创设计的“能量豆”卡通形象多次出现在展板、展台和动画片中。

高广凤用水彩画制作成动画,与展台的立体雕塑转盘接入交互装置,观众在旋转转盘的同时可以观看不同的动画片在今年的清华大学首届科普硕士毕业设计作品展中,还有数十件与高广凤的作品类似的科学传播作品,主题涵盖了核能、水能、电能、高分子化学、细胞结构等科学领域。

“要想做科学传播,你可以有多种选择。”高广凤笑着说。

 高广凤——以科普太阳辐射为例的交互动画装置设计 (更多详情点击文末“往期回顾”)孙亚飞相信仅靠学生来做科学传播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科学家扛起大旗”孙亚飞说:“我们这一代生生喜欢出风头,在我们之前的很多老先生,如杨振宁,周公度,他们都是在解放前受到的学术训练,而且受到的教育是很理想主义的,因此虽然我们年龄有代差,但是激发了很多共鸣。

”他觉得反而是这些与他年龄相差不大的学者不愿意站出来发言,“70年代出生的学者比较偏向于写论文,做学术研究”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金兼斌教授指出,科研工作者参与科学传播的意愿比较低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认为这件事情做了也没用,公众理解不了,干脆不做了;二是现行考核机制中没有鼓励,教授们缺乏动力。

”对此,饶毅、鲁白、谢宇三位清华北大的教授试图做出一些改变,去年他们共同创办了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目前虽然团队人员不到20人,单篇文章的阅读量却早已突破三十万“知识分子给了教授们一个展现才华、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

”鲁白说,“同时我们的团队可以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比如帮助拓展业余爱好,教授他们如何使用新媒体等等有了这些先例之后,愿意发声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毕业展结束之后,高广凤每天在学校做的最多的便是填写各种表格,她将会在暑假与几位著名画家共同开班为热爱美术的学生进行培训。

孙亚飞目前正在厦门忙于科研项目,闲暇时与出版社合作编译了一本化学科普书毕啸天曾经幻想过成为一名科学家,目前他感觉自己还在摸索,不知道是否适合从事科研工作“当个段子手总体来说比较开心轻松,但是这毕竟只是个爱好,不能当饭吃。

我还是比较希望一直能有动力、有精力写段子,有意思又有意义,大家看得开心,我也有成就感,不过谁知道以后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呢”毕啸天说目前中国高校中有数以万计的博士以及博士后,孙亚飞相信他们可以在科学传播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年轻人好表现,我们要好好利用”孙亚飞说毕啸天也提到了这一点,不过他认为学生做科学传播也是有弊端的“我们懂的真的不够,和专家们比起来只懂个皮毛比如PX事件,如果你跟我谈“毒性”,那我用我大四学的化工系统安全课知识就足够秒杀你了。

如果你跟我谈PX项目的安全性,抱歉,这个你还是跟我们系的金涌院士谈吧”科学传播在中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学生科学传播者的出现似乎在为原始的科学传播方式注入新的能量有人说教授们老了,接受不习惯新的传播方式,因而我们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也有人说都是如今的媒体断章取义地理解教授们的评论,吓得教授们再也不愿意接受采访了。

无论如何,学生的加入让教授、科学、媒体之间的“任督二脉”似乎打通了,这也许正是促进中国科学传播发展的正解之一(完)作者:王彩臻  葛孟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往期回顾  让科普变得好玩好看|听清华美院的科普硕士说 

你首先得是美的|听清华美院的科普硕士说

点击上方“公众号”可以订阅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科学科学松鼠会主页(科学松鼠会百科)一篇读懂

2023-10-29Aix XinLe112

科学松鼠会主页(科学松鼠会百科)一篇读懂从台湾的塑化剂事件到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事件,从茂名PX事件到持续不绝的转基因食品争议,近年来频发的公共事件总与化学、生物、食品和环境科学等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公众怀疑一切却笃信科学的心态无疑是中国科学传播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科学中国科学期刊(中国科学期刊是核心期刊吗)太疯狂了

2023-10-29Aix XinLe17

中国科学期刊(中国科学期刊是核心期刊吗)太疯狂了近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发布的201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结果显示,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性学会主办的《中国性科学》期刊继续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科学中国科学期刊(中国科学期刊怎么样)快来看

2023-10-29Aix XinLe173

中国科学期刊(中国科学期刊怎么样)快来看第十六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专家主旨报告观点凝练。…

历史历史学考研用处大吗(历史学考研容易的院校)怎么可以错过

2023-10-29Aix XinLe173

历史学考研用处大吗(历史学考研容易的院校)怎么可以错过各省最好考的历史学高校有哪些??…

历史历史学考研用处大吗(历史学考研容易的院校)干货满满

2023-10-29Aix XinLe175

历史学考研用处大吗(历史学考研容易的院校)干货满满2022年中国古代史考研就业前景如何?2021年考研已经结束,2022年考研即将开始,2022年考研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今天,高顿研究网小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