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基金(科学网基金怎么注册账号)万万没想到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申报公告
经文化和旅游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课题指南》(以下简称“《课题指南》”)现予发布现将申报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申报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艺术学体系,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服务。
二、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问题导向和创新意识,着力推出体现国家水准的研究成果基础研究要密切跟踪国内外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前沿和动态,着力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力求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应用研究要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力求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
三、申请人须具备下列条件: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具有副高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不具有副高级(含)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博士学位的,可以申请青年项目,但必须有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同行专家推荐。
青年项目申请人和课题组成员的年龄均不超过35周岁(1984年4月30日后出生)申请人填报课题组成员或推荐人有关信息资料前,必须征得本人同意,否则视为违规申报申请人可以根据研究的实际需要,吸收境外研究人员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申请。
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具备申报条件的在职博士生(博士后)从所在工作单位申请文化和旅游部机关工作人员不能申请或者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申请四、申请单位须符合以下条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设有科研管理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
以兼职人员身份从所兼职单位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兼职单位须审核兼职人员正式聘用关系的真实性,承担项目管理职责并承担信誉保证五、《课题指南》条目分范围性条目和具体题目两类范围性条目只规定研究范围和方向,申请人要据此自行设计具体题目;依据具体题目申报的课题,应选择不同的研究角度、方法和侧重点,题目的文字表述可做适当修改。
为进一步突出重点,《课题指南》确定了若干优先研究方向(以“*”标注),优先研究方向的申报课题一经获准立项,可根据研究工作的实际需求,适度放宽资助额度只要符合《课题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各学科均鼓励申请人根据研究兴趣和学术积累申报自选课题(包括重点课题)。
自选课题与按《课题指南》申报的课题在评审程序、评审标准、立项指标、资助强度等方面同样对待无论是按《课题指南》拟定的课题还是自选课题,课题名称的表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避免引起歧义或争议六、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实行限额申报,限额指标另行下达。
各省(区、市)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中级管理单位和申请单位要着力提高申报质量,加强对申报项目的审核管理,按照下达的限额申报数审核上报七、本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设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同时设立西部项目,对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研究项目给予一定倾斜。
西部项目不专门申报,从西部地区研究人员申报的项目中评审产生项目资助额度参考标准为:重点项目35万元,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20万元最终确定的资助额度在适当范围内上下浮动,申请人应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完成时限,自批准立项之日起计算,基础理论研究一般为3至5年,应用对策研究一般为2至3年八、为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申请做如下限定:。
(1)课题负责人同年度只能申报一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其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申请;课题组成员同年度最多参与两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申请(2)在研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不能申请新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在。
2019年4月30日之前的可以申请)(3)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同年度不能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其课题组成员也不能作为负责人以内容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
(4)申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负责人同年度不能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5)不得通过变换责任单位回避前述(1)—(4)条款规定,不得将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申报材料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提出申请。
(6)凡在内容上与在研或已结项的各级各类项目有较大关联的申请课题,须在申请时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否则视为重复申请;不得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成果申请多家基金项目结项(7)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须在申请时注明所申请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申请鉴定结项时提交学位论文(出站报告)原件。
(8)不得以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9)凡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名义发表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不得同时标注多家基金项目资助字样九、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实行网上申报。
请申请人登录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申报管理系统(系统路径为:文化和旅游部网站主页→在线办事→办事大厅→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申报管理系统(2019)),按照有关说明注册账号并提交申报材料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申请人要如实填写申报材料,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不得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
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等行为的,一经发现查实,取消5年内申报资格,如获立项即予撤项并通报批评为保证申报评审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评审会议召开前申报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走访、咨询学科评审组专家或邀请学科评审组专家进行申报辅导。
凡行贿评审专家者,一经查实将予通报批评,如获立项即予撤项,5年内不得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凡在项目申报和评审中发现严重违规违纪行为的,除按规定进行处理外,均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十一、所有申报项目将通过资格审查、同行专家通讯初评和复评等程序。
资格审查和评审工作严格按照《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及本公告的规定进行同行专家通讯初评采用“活页”匿名方式,“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4000字,不得出现申请人、课题组成员姓名及所在单位名称等有关信息,否则取消参评资格。
项目评审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保证质量,宁缺毋滥评审结果报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后公示十二、如课题获准立项,申请人填写立项通知书回执后,申报系统形成的《申报书》即成为有约束力的资助合同文本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
最终成果实行匿名通讯鉴定除特殊情况外,计划出版的成果须先鉴定、后出版,擅自出版者视为自行终止资助协议十三、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实行3级申报制度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作为初级管理单位,要做好申报组织及申报材料的审核把关工作,根据本公告及有关规定严格审核《申报书》的所有栏目内容,特别是严格审核申报资格、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和必备条件等,通过申报系统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
各省(区、市)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文化和旅游厅(局)艺术科研管理部门作为中级管理单位,受理本行政辖区内的课题申报中级管理单位要加强组织和指导,认真审核,严格把关,努力提高申报质量要认真负责地做好账号管理、项目审核提交、名单报送等工作,确保网上申报按期完成。
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承担申报材料的受理工作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不直接受理申报十四、课题申报相关文件材料,包括《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课题指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历年立项课题汇编》等,可在文化和旅游部网站或申报系统主页上查询、下载。
十五、申请人及所在单位网上集中申报和审核提交时间为2019年4月10日—30日,逾期系统关闭不予受理申报及审核申报单位完成本级资格审查及项目提交后,要同时将系统生成的本单位项目汇总表打印盖章后报送至各省(区、市)中级管理单位;中级管理单位网上审核提交时间为。
5月1日—8日,中级管理单位完成本级资格审查及项目提交后,要同时将系统生成的本地区项目汇总表打印盖章后报送至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中心请严格按照以上时间要求进行申报、审核,因错过受理时间、未按要求操作系统造成的责任由相关人员自行承担。
邮寄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中国艺术科技研究所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中心邮政编码:100007咨询电话:010-87930753 孙李蕊,姚宇航010-87930751 张方天邮 箱:
qgyskxghb@163.com特此公告附件: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课题指南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9年1月16日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课题指南艺术基础理论。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重要论述研究*2.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研究*3.艺术学理论学科视野中的艺术史体系构建研究*4.中国传统艺术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5.艺术学理论现状与发展研究6.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观念研究
7.中国传统艺术观念与体系研究8.中国现代艺术观念与体系研究9.文化自信与新时代文艺研究10.中外艺术比较研究11.中外民间艺术比较研究12.外来艺术样式中国化研究13.中国艺术史(含断代、专题、区域)研究
14.中国艺术批评史(含断代、专题)研究15.流行艺术研究16.外国艺术理论研究*17.艺术的跨学科研究18.当代中国艺术的伦理问题研究*19.艺术与科技的关系研究20.新媒介与文艺创作及批评研究*戏剧(含戏曲、话剧、歌剧、音乐剧、曲艺、木偶、皮影)
1.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研究*2.中国戏剧艺术家研究3.戏剧作家作品研究4.戏剧舞台美术研究5.戏剧表演艺术研究*6.戏剧导演艺术研究7.戏曲(曲艺)音乐研究8.戏曲文献文物研究9.各剧种史论研究10.地方戏曲与地域文化研究*
11.中国歌剧研究12.音乐剧研究13.中国话剧史论研究14.中国戏剧批评史论研究15.戏剧创作、传播研究*16.戏剧受众与文化影响研究17.戏剧产业与市场研究18.戏剧管理研究19.地方曲种研究20.曲艺文献研究
21.曲艺演唱与伴奏研究22.曲艺创作与表演研究23.曲艺发展与传播研究*24.木偶戏、皮影戏史论研究25.木偶戏、皮影戏传承与创新研究26.中国儿童戏剧史27.中国儿童戏剧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28.新媒体技术与戏剧艺术创新发展研究
29.景观剧研究30.“一带一路”国家戏剧研究*31.戏曲表演场所的文化空间研究*32.中国戏剧域外传播研究33.欧美戏剧研究电影、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艺术1.新时代中国影视创作理论与美学研究*2.“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外影视合作与交流研究
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外影视译制与国际传播研究4.影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研究*5.电影学、广播电视学的学科现状与前沿问题研究6.中国电影、电视剧创作现状与传播方式研究7.中国影视动画创作及理论研究8.外国电影、电视剧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
9.中国电影专业史、专题史研究10.中国电影艺术家研究11.中国类型电影、电视剧研究*12.电影、电视技术与艺术互动研究13.电影、广播、电视艺术批评研究14.“互联网+”发展模式对电影创作及产业的影响研究
15.中国影视产业历史与现状研究16.中国影视、动漫、新媒体艺术与产业国际影响力研究17.网络电影、网络剧与网络综艺现状及发展研究*18.影视观众感知心理研究19.中外电影院线建设与影院运营模式比较研究
20.中外电影市场的大数据研究21.中国纪录片现状与发展研究22.大数据时代影视创作理论与批评研究23.当代中国娱乐节目的文化价值导向及传播研究24.媒介融合环境下的广播艺术发展研究25.中国艺术电影创作与市场发展研究
26.中国影视人才培养现状及发展研究27.移动短视频现状与发展研究*28.残障群体媒介权利研究*29.媒体融合发展战略研究*30.VR、AR、MR对影视创作及产业的影响研究31.人工智能在影视产业的应用研究
32.网络文化的传播机制与舆情治理33.中国新媒体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34.中国儿童影视研究音乐1.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研究*2.红色音乐文化研究*3.丝绸之路外文音乐文献整理与研究4.音乐学的学科现状与前沿问题研究
5.中外音乐文化比较研究6.中外音乐表演理论与实践研究7.中华音乐文化海外传播、传承研究8.音乐批评的理论研究9.中国音乐断代史专题史研究10.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11.中国音乐史学史研究12.中国音乐学术史研究
13.中国音乐美学史研究14.中国音乐口述史研究15.中国古代音乐文献研究16.区域音乐研究17.民族声乐研究18.民族器乐研究19.音乐基础技术理论研究20.现当代作曲技术理论研究21.中国当代歌剧音乐创作研究
22.中国当代流行音乐创作的民族化研究23.20世纪中国音乐家研究24.中国当代音乐作品与作曲家研究25.舞蹈(舞剧)音乐研究26.电影音乐研究27.音乐社会学研究28.音乐生态研究29.音乐传播研究30.音乐科技研究
31.音乐产业研究32.西方音乐研究33.音乐的功能性研究34.世界民族音乐研究舞蹈1.舞蹈基础理论研究*2.舞蹈应用理论研究*3.舞蹈史学研究4.“一带一路”舞蹈文化研究5.国家级非遗名录舞蹈研究6.中国民族舞蹈、区域舞蹈研究
7.中国舞蹈创作与表演研究*8.中国当代舞剧研究*9.新舞蹈群体和舞蹈人才研究10.舞蹈著作权研究11.群众舞蹈创作与活动研究12.外国舞蹈文化研究13.中外舞蹈交流研究14.舞蹈文化跨学科研究15.舞蹈创作中的多媒体技术研究
16.中国杂技基础理论研究*17.中国杂技艺术史研究18.当代杂技创作研究19.中外杂技交流研究美术1.美术交流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研究*2.当代美术研究3.革命题材美术作品研究*4.世界视野中的中国美术研究
5.中国区域性民族性民间美术研究6.中国现实主义美术研究7.中国美术史断代、专题研究8.中国美术史学史研究9.中国古代书论画论研究10.中国传统色彩研究11.中国近现代绘画研究12.中国雕塑史断代、专题研究
13.中国古代建筑研究14.现当代书法研究15.现代摄影艺术研究16.绘本创作研究17.中外美术交流与比较研究18.外国美术研究19.中国当代美术批评理论研究20.西方现代美术批评理论研究21.美术馆研究
22.博物馆、美术馆和图书馆资源建设研究23.中国民营美术馆现状调查与研究24.中国当代艺术海外传播研究25.中国艺术品流散海外情况的调查与研究26.中外艺术品市场政策法规比较研究27.中外艺术基金会以及艺术品收藏机制研究
28.美术策展人才培养机制研究*设计艺术1.中国艺术设计产业发展研究*2.设计推动新农村建设策略与方法研究*3.基于新技术的文化产品设计研究*4.基于传统技艺的创新设计研究*5.中国设计思想及设计理论研究
6.中国传统纹样的当代运用研究7.中国传统营造的文化价值研究8.中国传统服装服饰研究9.中国当代工业设计理念与方法研究10.城市公共环境景观设计研究11.室内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12.中外工艺美术史及专题研究
13.中国艺术设计史及专题研究14.中国设计哲学、伦理学理论研究15.工艺美术批评理论研究16.艺术设计批评理论研究17.中国民间工艺研究18.设计政策研究*19.中国服务设计创新发展策略研究20.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媒体艺术设计研究
21.中国互联网信息平台创新设计研究22.中外设计交流研究23.城市更新策略背景下工业遗产建筑再设计研究24.中国传统工艺研究 25.交互设计应用研究26.中国陶瓷艺术话语体系研究27.中国家具设计研究
28.设计奖项及设计展览的策划和组织研究29.中国动漫产品的游戏产品设计研究30.弱势人群设计研究31.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综合1.推进文化和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2.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研究*
3.文化和旅游的区域协同发展研究*4.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机制和路径研究*5.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策略研究6.特色文化带文化资源富集型城市发展战略研究7.国有艺术院团管理运营机制研究8.国有文化企业社会效益评价考核体系研究
9.促进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10.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体制机制研究*11.文化市场管理理论和政策研究1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13.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文化和旅游建设研究1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15.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16.文化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17.艺术产品的产权交易研究18.中国大众文化消费研究*19.民营艺术表演团体现状调查与研究*20.“互联网+”传统文化产业链创新模式研究
21.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22.网络文化对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23.优秀艺术作品海内外传播平台建设研究24.对外文化交流项目绩效评估研究25.对外文化贸易研究2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海外经验和经典案例研究
27.世界各国文化法律、文化政策比较研究28.世界文化思潮及文化热点问题研究精彩推荐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2019年度工作会议暨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教育部社科司征集2020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选题
2018年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公布习近平总书记贺信在史学界引发强烈反响2018中国国家安全十大事件调查结果发布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责任编辑:张卓晶 排版编辑:张卓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